BAZAAR x 李明璁《聯覺的角落》文化微型展!與你相約Simple Kaffa旗艦店享受五感共鳴

【BAZAAR Cafe】BAZAAR x 李明璁《聯覺的角落》文化微型展!與你相約Simple Kaffa旗艦店享受五感共鳴

「妳想到新大道轉角那處新開的咖啡館坐坐。它的店面雖還堆置著施工碎屑,卻已自豪展示出即將完成的風采。這又是家令人目眩神迷的咖啡館。」——波特萊爾,1869。

Product, Font, Illustration, Graphic design, Brand, Logo,
Yin-Chieh Lai for Harper's Bazaar Taiwan

日本知名的法國學專家鹿島茂,在其大作《巴黎時間旅行》中,模擬搭乘時光機回到詩人波特萊爾筆下那個年代的巴黎,帶領讀者進行一趟深入街區的散步與五感的體驗。

十九世紀初葉的巴黎,其實是一個擁擠、混亂而骯髒的城市。雖然驚天動地的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秩序,但人口激增、貧富差距所導致的諸多問題,卻讓巴黎陷入泥淖。直到1852年拿破崙三世稱帝,並於隔年任命新的塞納省省長奧斯曼,所謂的「世界花都」才開始大刀闊斧地被設計與綻放開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Illustration, Architecture, Building, History, City, Street, Art, Sketch,
Getty Images

可以想像,這個城市的改造工程有多麽劇烈,甚可說是粗暴也不為過。但無論如何,以林蔭大道為主意象的景觀建構,的確讓巴黎改頭換面,也讓在此居住或來此遊歷的人,產生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其中,誘人的百貨櫥窗與迷人的咖啡館,就是顯著遺產。

落實生活感

巴黎咖啡館的數量,從1851年約四千家,到1885年擴增十倍至四萬兩千家。這個場所早已不再屬於有錢有閒階級,文豪巴爾札克甚至形容咖啡館是「人民的議會」,在這裡工人階級與各界名人群聚討論時事。

Monochrome, Art, Illustration, Sitting, Visual arts, Conversation, History, Games,
Getty Images

咖啡館緊密地嵌入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甚者,許多人的結婚儀式已經不在教堂、而是在咖啡館裡進行(由老闆擔任證婚人)。大衛·哈維在鉅著《巴黎,現代性之都》中就曾指出:當時巴黎的工人們為了工作雖然經常更換居住地點,卻總是待在同一地區,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去同一間咖啡館了。

Cup, Serveware, Coffee cup, Tableware, Cup, Drinkware, Still life photography, Circle, Saucer,
Getty Images

再把時空拉至二十世紀初、受到巴黎咖啡文化輸入影響甚鉅的日本。對當時東京人來說,咖啡館不只是喝咖啡的飲品消費空間,更是充滿象徵感、情緒性、人與人相遇社交、或個體與自我靈魂對話的場所。

Black-and-white, Outdoor table, Monochrome, Table,
Getty Images

「要去哪兒好呢?ヨーロッパ的咖啡很好喝……」、「是不錯啊,如果是那裡,倒也滿適合談話的。」這段對話出現在大正十一年(1922)的《時事新報》。Café Europe是當時東京銀座最人氣的咖啡館之一,不僅名字直接就叫「歐洲」,老闆Karl Juchheim本人就來自德國。他原本在中國青島的德國海軍基地服役,一戰時遭日軍俘虜。沒想到移至日本定居後,他先在神戶創立著名的JUCHHEIM年輪蛋糕店,然後就在東京開了「歐洲咖啡館」。

Table, Room, Black-and-white, Monochrome,
Getty Images

大正年間,咖啡館在東京數量直線上升。1930年代的全盛時期,在咖啡館從事女侍工作者竟多達六萬人。當然這個風潮,也透過殖民統治,傳到了台灣。

渲染文藝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讀書共和國(@bookrep)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1933年於台南發行的《三六九小報》中,曾有如此描述:「群花招展,肉屏風也。蠻腰巧折,天魔舞也。唱片妙響,流行曲也。心身陶醉,五色酒也。時代人之官能。於是乎享樂之亂舞。聖哉珈琲店,尖端時代之寵兒也。」

這段文字顯示當時的「珈琲店」並不單賣咖啡,也賣酒,而且還有穿著和服的美麗「女給」陪坐。根據廖怡錚《女給時代》所述,女給(じょきゅう)是日文「女給仕」的簡稱,由14至25歲年輕女性,在店內從事客席間的接待、送餐與陪侍。

咖啡除了是接近或取代酒家的風俗情色場所,有些也是風雅藝文沙龍。比如1912年創店、原址位於現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的「カフェ ライオン」(Café Lion),常聚集各路文人雅士。甚至還有贊助者在其庭園搭建祀奉文藝之神的天滿宮,供人參拜。又如1931年在太平町(現在延平北路)開店的「維特咖啡館」,光聽名字(取自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就知其文藝之氣。

然而1930年代台北這股珈琲店熱潮,隨後卻被「喫茶店」取代。喫茶店保留了咖啡、社交與音樂三大特色,卻去除珈琲店裡的「粉味」和高價,對社會大眾敞開大門。從此不只高階人士或尋歡男性,一般學生、會社會員乃至家庭主婦,也都流連忘返於此。同時,喫茶店也主打西式甜點和冰淇淋。比如當時位於榮町(現在衡陽路)的「明治製菓」,就是一棟三層樓,放著音樂、供應咖啡與巧克力糕點的時髦生活大本營。

陳柔縉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的開頭第一篇就寫咖啡店,透過史料回溯,她說明當時台北喫茶店的流行,不僅跟供應飲食的洋味有關,更因為這些店裡的內裝設備:「紅藍相間的霓虹燈、唱機放出輕音樂、西式桌椅、漂亮的壁紙、綠色盆栽,則是一般喫茶店的基本配置。當然,吸管和牆上的心型圖案,都能激盪出喫茶店的氣氛。」

氣氛,的確是咖啡館中,與咖啡本體並列最核心的存在要素。也意味著,人們在咖啡館所想要得到的,永遠不只是一杯香醇,其實更是一種五感聯覺。

交織共鳴感

聯覺(synesthesia),意指五感裡其中一種感官知覺,不由自主地會連帶到另一種感官知覺,於是相互交疊成一種同時共融的新奇感覺。

這也說明為什麼許多從事創作性工作的人,喜歡「泡」在咖啡館。

Product, Font, Design, Graphic design, Illustration, Brand, Logo,
Yin-Chieh Lu for Harper's BAZAAR Taiwan

2019年初夏,我策劃了《聯覺的角落 A Corner of Synesthesia》文化微型展,刻意選在台北最精緻的咖啡館之一「Simple Kaffa」,遙遙呼應著既遠又近、傳承歷史的咖啡氛圍。利用一個安靜角落,我邀請在各領域擁有聯覺敏感的九位職人,分享展示日常中最「有感」(可能是任一感官)的某個生活物件。然後也策劃了兩場沙龍對談,希望能讓咖啡talk的精神再次文藝復興。

相信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相遇,踏出咖啡館的人們,從巴黎、東京到台北,從十九世紀到今日現刻,都持續打開自己迎向世界的五感介面。每一次新的生命趣味,就在這苦甜的一杯、聯覺的角落,熠熠閃現。

《聯覺的角落 A Corner of Synesthesia》文化微型展

策展人:李明璁

時間:6月1日(六)~6月30日(日),09:00~18:00

地點:Simple Kaffa 興波咖啡旗艦店2樓(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27號)

協辦單位:Simple KaffaModo design 艾姆設計

相關文化書單推薦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陳柔縉 著。
博客來
books.com.tw

 

《臺灣摩登咖啡屋:日治臺灣飲食消費文化考》,文可璽 著。
博客來
books.com.tw

 

This content is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a third party, and imported onto this page to help users provide their email addresses.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and similar content at piano.io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