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一百多年後,同理心在許多人心中依然缺席 - 第 1 頁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書評】《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一百多年後,同理心在許多人心中依然缺席

【書評】《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一百多年後,同理心在許多人心中依然缺席
Photo Credit: 維基百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個事件中,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壞人,只是每個人都失去了一些同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與立場去行事,從而造成了一個悲劇。

文:李靜旻(設有FB粉專「阿旻旻閱讀趣」)

新冠肺炎在一些國家推動疫苗施打後,原似稍窺曙光,近期卻似乎因為有些地方太快鬆綁而又略顯升溫。疫情對各層面無法盡數的衝擊,混雜許多光明面與醜惡處,在在讓人對生命與人性多了諸多不同理解與思考。

對於疾病管控、醫學倫理、病人權利、個人與集體利益的權衡等等,盡顯拿捏分寸之難度。常常在看相關疫情記者會、閱讀新聞報導、抑或聽取評論巷談等時,對於什麼該公開與何者該管制等,各方皆以不同立場而有不同意見。是非對錯很難有一定的答案,但缺乏同理與盲目的恐懼卻是最可怕的敵人。

從傷寒瑪麗到新冠肺炎,人性依舊

在前一陣子,看了《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一書,先不談從當時到今日,醫學與相關對於人權的重視、病人隱私權的維護等進步了多少,以古鑑今,或許還是看到人性依舊。

getImage
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慚愧的說,以前知道「傷寒瑪麗」,只是健康教育課本上的一個名詞,從來沒有想太多,不會有任何情緒投射,更不曾試圖去了解背後那被影響到支離破碎的人生。對我來說,這就是個醫學名詞,一個無涉情感、無須任何追究深談的知識詞彙。

但在疫情期間,開始去同理被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接觸者、普羅大眾等時,心裡總有些過不去的矛盾與糾結。而這本書正好適時的讓我代入情緒反應,讓我在經過100多年後,去試圖同理以前從來不曾理解過的傷寒瑪麗。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的作者蒐集了諸多資料,去爬梳瑪麗.馬龍被指控散播傷寒病菌的事件始末以及一生。

瑪麗是隻身赴美的愛爾蘭移民,為了生計,作過許多粗活,經過一番努力,爬到廚師的位置。她認真勤奮、工作賣力、態度良好、嚴守本分,又有一手好廚藝,而且身體健康、強壯魁梧,不曾請過一天病假;性格英勇堅強、剛毅無畏,喜歡孩子、孩子也喜歡她。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她都是個挑不出毛病的好公民。

然而,因為她所幫傭的雇主一家發生感染傷寒的狀況,從此引發一連串的調查,進而發現瑪麗是美國首例健康帶原者。結果,對於人類有莫大貢獻的瑪麗,代價是被判終身拘禁,在一座孤島上的小屋住了將近26年後病逝,得年69歲。

從作者的記述中才發現,瑪麗在還未被確定是傷寒帶原者、沒有任何犯罪的情況下,就被警察強行拘禁逮捕。在沒有獲得法院命令及本人同意下,被採集尿液、血液與糞便樣本。

在沒有進行病人隱私的保護下,就被嗜血的新聞以聳動、偏離事實且駭人聽聞的標題與內容,報導被拘禁一事,並公開其照片與全名。

在沒有任何聽證會或陪審團審判的情況下,紐約衛生局便宜行事,逕自決定將瑪麗囚禁於孤島,以避免再傳染其他人。

在沒有經過本人同意,頻繁抽檢瑪麗的檢體樣本,並對她進行醫學試驗,在她身上使用實驗性藥物。

「傷寒瑪麗」的知名度,隨著「發現」瑪麗的流行病學專家與相關醫師被廣邀演講與發表論文,在醫學界揚名立萬遍及全球,而瑪麗卻孤身在為洗刷自身汙名努力且徒勞。

當其他的健康帶原者可以繼續從事原有工作且受到法律保障,或可以被從寬處置時,瑪麗卻是唯一那個被剝奪一切且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人。紐約衛生局曾經「假釋」瑪麗,讓她在簽下切結書之後還她有限度的自由,卻沒有提供任何職業訓練,讓她在為了維持生計之下,只好重操廚師舊業。結果是又引發傷寒傳播,從而遭受嚴厲譴責批評,並被終身隔離的命運。

當瑪麗從勤奮工作、備受敬重的廚師,轉而成人人喊打的「女巫」時,面對人生的不公與無法洗刷的汙名,她的遺囑是將她生前存下的錢,在償還債務與支付喪葬費用後,遺贈給她的幾位好友、探望過她的神父,以及紐約總教區天主教慈善會。

在這個事件中,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壞人,只是每個人都失去了一些同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與立場去行事,從而造成了一個悲劇。

幫其他人承擔「原罪」,瑪麗賠上一生換得百年汙名

瑪麗從來都不想害人,她只是安分守己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身為健康帶原者也不是她的錯。當她後來被允許可以離開拘禁生活後,卻又繼續從事廚師工作而再度引發傷寒,從而引起人們的強烈批評時。其實捫心自問,在1900年才稍微開始有「健康帶原者」的觀念時,要如何讓一個身強體壯,且又亟需讓自己活下去的人,能不去挑戰那一點點的僥倖?

而且當到了現在,新冠肺炎已是一個實在的疾病衝擊時,還有許多人以陰謀論或騙局視之,我們又有何十足的立場,去批評身處20世紀的瑪麗缺乏醫學知識呢?

發現瑪麗為健康帶原者的流行病專家與其他相關醫生,皆擁有宏大抱負與強烈使命感,希望能拯救當時人民免除傳染病之苦,因此,他們的初衷也不是想要完全剝奪瑪麗的一切。只是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他們忘記了瑪麗是一個「人」,而不是醫學實驗品。

當他們發現眼前有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進行醫學的突破時,貪慕虛榮與對知識探索的急切,讓他們認為瑪麗理當聽任擺佈以對人類做出貢獻,所以她之後的遭遇就是因為不尊重專業而自找的。但其實,他們也從未尊重過瑪麗。所以,當他們因為瑪麗而獲得利益與聲名,也真落實了他們的宏願改善了世界的安全與清潔衛生時,背後始終都虧欠了她。

紐約衛生局為了群體健康,決定犧牲小我(拘禁瑪麗)以成全大我(紐約市民),出發點也不能完全說有錯。但當他們作出這個決定時,只是把瑪麗視作燙手山芋,只想便宜行事,不願承擔責任。因此,他們不會真心從瑪麗的立場出發去思考什麼才是對她、對民眾最好的雙贏策略,只想用最快速、卻也最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