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換兩董、4 總!大同為何還能轉虧為盈、營收連 5 季成長?|經理人
feature picture
大同公司 維基百科

狂換兩董、4 總!大同為何還能轉虧為盈、營收連 5 季成長?

2022-09-26 商業周刊 林洧楨

2 年來,大同公司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來來去去令人眼花撩亂的人事亂象即將終結。預計 10 月起,大同大股東們即將粉墨登場親上火線掌舵,進入 4 大股東全權經營與負責的時代。

這 4 大股東是,台商鄭文逸、大同董事長王光祥、精英前董事長蔣東濬與西門町地王吳振隆,除了王光祥,最新一棒是,吳振隆即將出任大同副董事長一職。

加上,9 月 1 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王金來剛臨危授命接下大同總經理,百年大同的新一波人事革新仍在火速推動中。與過去最大不同就是大同將由大股東實際操盤經營,不再尋找外部大咖委由他們救大同。

2 年換掉 2 董 4 總,大股東與外部大咖矛盾不斷

算一算,從 2020 年底,以鄭文逸、王光祥為首組成的新經營團隊,取得大同經營權至今,不到 2 年時間,就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

這當中,僅有鴻海機電整合組件事業群前負責人鍾依文,卸下大同總座,轉進大同子公司精英電腦當董事長,續留拚搏,其餘無論是擔任董座的中鋼前董事長林文淵、朋程董事長盧明光,或是擔任總座的大同大學助理教授湯政仁、研華董事何春盛、永豐餘投控前總經理蔡維力,全都離開大同。

大同人才耗損率之高,遠超乎想像,但更想不到的是,這家本就是送入加護病房急救的危機企業,遇上此動盪的人事更迭衝擊下,營運還能起死回生?

延伸閱讀:你家老闆也喊累、不想上班了?CEO 離職潮背後原因與企業應對建議

攤開財報,大同經營團隊不僅從 2021 年第 2 季就讓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而且保持連續 5 季都賺錢,甚至過去被大同離職董總認為是不可能任務的華映破產聲請案,都在 8 月底獲法院裁定宣告破產,讓大同迎來擺脫「最大拖油瓶」的營運利多。

根據王金來估算,這能帶來約 76 億元的利益回沖,能幫助大同合併報表的負債率從 77%降到 49%,最快今年底除列華映後,大同財務體質就能變健康。

為何激烈的人事動盪沒有拖垮大同,反而讓他們有機會扭轉劣勢?

自己的錢,自己救,大同進入 4 大股東集權時代。

「大同是頭家人(台語,指老闆)的生意,靠專業經理人沒辦法做到好,因為太多要老闆出面協調,所以大同要好,就要靠大股東齊心。」一位熟知大同大股東布局的知情人士說。

老企業經營複雜難解,股東怕錢泡湯,拚絕地突圍

意思是說,老大同又大又敏感,藏有很多複雜難解的經營問題,專業經理人無法解決,必須是出資的大老闆親上火線才有辦法克服。而大同 4 大股東,每一位對大同的投資規模都是數十億元以上,相較於專業經理人或大同人,他們或許缺乏專業或感情,但這群人在乎自己投資的每一塊錢,為了不讓投資泡湯,就算野蠻、無情,也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拚絕地突圍。

因此近半年來大同的新人事布局,就是全面回歸 4 大股東,讓自家人馬上陣。說穿了,大同專業經理人換來換去,無非就是大股東為了自己的錢,所謂的百年文化、專業經理人感受等都只是其次。外來戰將也看得明白,因此紛紛求去,不敢久留,而且越換越快,也越沒人敢來,導致現在的大同就是股權說話,集權中央,誰能貫徹 4 大股東意志,夠聽話,才能留下來。

像是這回出線的王金來,過去從擔任大同獨董時,就一直是幫鄭文逸、王光祥等大股東舉薦鍾依文、何春盛等人才的關鍵媒人,甚至也是大股東與專業經理人間重要的意見溝通管道,被認為是能清楚落實大股東政令的執行者,所以成為總座接班人。

傳防台鋼、大同黨,促成重用自家人馬的轉變

為何大同會有從忙著找外援到重用自家人馬的重大轉變?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延伸閱讀:台灣 6 成公司是家族企業!常見的家族內鬥、市場派奪權,有解嗎?

參與決策的大同股東透露,早期的林文淵會火速被撤換,是因為大股東發現他背後的台鋼集團等勢力,已經鎖定大同,為了保住難得戰果,只能陣前換將。

至於後期的盧明光、何春盛,是大同大學校友出身的大同人,與非大同人的大股東群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同股東指出,曾傳出他們瞞著大股東們,私下宴請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戴正吳等大同校友,還有不少校友進場買股,有集結成「大同黨」奪權的隱憂,引發 4 大股東焦慮。

因此去年底,在盧明光幫助大同,成功穩住銀行追債壓力的階段任務完成後,才會決定由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王光祥接掌大同董座,就近看管經營權,確保大同戰果不會旁落到其他勢力手中。

對此,何春盛否認大同人餐敘傳言並回應,大同是公開上市公司,人人都可以買大同股票,戴正吳是愛大同的大同校友,他要不要買股票,決非盧明光或自己能左右。面對大同紛擾不斷,已經離開的他強調,「我不想再介入這個(大同)事情。」他說。

最大經營矛盾就是華映破產案,被大股東視為改革大同的優先任務,但在幾任的專業經理人手中,卻成次要任務。知情的大同股東透露說,大股東為此找來的顧問團隊,還一度因大同專業經理人不願意埋單而停擺,最後大股東自掏腰包,每月砸下數十萬元聘用該顧問團隊繼續追盯,並設法讓該案過關。

在大股東眼裡,華映的嚴重虧損是拖垮大同財政的最大原因。而破產判定,是大同能否擺脫華映,讓營運起死回生的一大關鍵,也因為大股東不放棄,才在 8 月底迎來該案獲准的利多,幫大同負債減壓。

終於讓華映破產了,困局解開了,也代表大同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相對舒緩的經營壓力,讓大股東們更有信心,是時候浮上檯面自己掌舵來度過難關,因此促成人才由外變內的顯著變化。

「大同並沒有虛耗,雖然這幾年跌跌撞撞,但也把問題都衝撞出來,反而更知道如何解決,這不是壞事。」一位大同子公司董事說。

救大同新招:母憑子貴,精英、福華、大世科成關鍵

但單讓華映這個賠錢貨解套,還不足挽救整個大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轉型母憑子貴的產業控股公司。

不同於傳統大同人救大同,把心力都放在整頓母公司,對大股東而言,改善大同營運太複雜又曠日廢時,先搶救子公司,讓母公司成為跨產業的控股公司,再認列獲利來加快翻身速度,更快更有效。而被列為最優先的 3 家重點子公司就是,精英電腦、福華電子、大世科。

精英電腦,是僅次於華碩、技嘉的全台第 3 大主機板製造廠,但過去專注工業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製造,當同業轉向顯示卡挖礦商機時,沒跟上腳步,慢慢的落隊、不賺錢。

但精英 2020 年營收還有 260 億元,而且沒有虧損,大股東們才找來擅長電腦業務開發的鍾依文。他接掌精英後,對內先推動「石頭擠出水」的撙節改革,對外則調整產品結構,吸引老客戶回流。有效開源節流下, 該公司交出今年上半年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 5 倍的成績,是 3 家重點子公司中最突出。

不僅如此,過去 1 年多,大同董事會更數度加碼買進精英股權,除了要拉高認列獲利外,也想在華映除列後,申請將精英納入合併財報。

至於福華電子,是大同旗下、生產背光模組、藍牙滑鼠的電子零組件廠。雖然它的年營收不到 10 億元,但隨著產線陸續遷往中國蘇州廠,旗下還有廣達 9,000 坪的三峽廠土地, 市值逾 19 億元,無論出售套現或自行開發,都有利可圖。

因此大同幕僚透露,大同的大股東們正醞釀改組董事會,換掉大同林家支持的陳慈德,改由 4 大股東力挺的王李榮接班,近一步掌控土地使用的決策權。

最後是大世科,這是專攻政府與企業數位轉型商機的智慧化系統整合商,也是大同旗下少數穩定獲利的企業。大股東們給大世科董事長沈柏延的新任務,就是轉型成為大同集團內外資源整合的關鍵出海口,希望它跑更快、更賺錢。

「大同治理曾經被認為是下九流,也就是比第 9 級還要下 1 級,經過 1 年 8 個月的努力,現在提升到第 4 級,今年會再升為第 2 級,明年將成為一流水準的公司。」王光祥說。

未來藏 2 大隱憂,外來人才斷炊、母公司仍虧

4 大股東粉墨登場、集權中央的大同,不再找專業經理人分權、產生矛盾。但大同仍有兩大挑戰,一是快速的人事更迭,已經讓外界人才望而卻步,這是王金來必須跳下場扛大任的主因,一旦再有危機,將沒有外來大咖人才願意進場救援。

二是從財報能看出,大同今年上半年的好成績,主要認列子公司獲利與不動產重估增值助攻,才補上上半年淨利虧損逾 1 億元的缺口,顯見母公司的經營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才算是力挽狂瀾救了大同。

延伸閱讀/
得罪賣家也要漲 2%手續費!蝦皮急從台灣「提款」幕後
人民幣大逃殺|中國「破 7 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