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古厝_百度百科

闽南古厝

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
收藏
0有用+1
0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着、豁达的性格。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魂灵,传承关于家的荣耀。
中文名
闽南古厝
内部布局
光厅暗屋
开    间
三间张和五间张
榉    头
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

闽南古厝的特点

播报
编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闽南民居从建筑形式的角度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古厝样式

播报
编辑
1、闽南古厝的内部布局:
“光厅暗屋”为闽南古厝的布局特点。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闽南古厝最基本的构成单位。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古厝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
2、闽南古厝的开间:
根据开间大小,民间普遍称呼这种合院建筑为三间张和五间张,其按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五进”五种。其中二进的大厝为小三开间或小五开间,三进或三进以上的称大三间张或大五间张。而“一进”民间俗称“一落”,如“三进”为“三落”。在建筑单体名称上,以三落为例,通常第一进称“下落”(前落),第二进称“顶落”(上落),第三进称“后落”。
3、闽南古厝的榉头:
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榉头”。“榉头”朝天井一面常敞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凉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之所。前落与后落以两“榉头”相连,两落往来甚为方便。
4、闽南古厝的埕:
首落前即屋身正前,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埕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场地,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
5、闽南古厝的天井及护厝:
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
厢房之外,两侧或一侧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如属单护厝,另一侧也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道,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用房,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
闽南民居外墙大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勒脚(包括角碑石础),闽南民居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大部分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马踏祥云,狮子戏球,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2、墙身(包括山墙、腰线、窗)。墙身最具特色,山墙也是泥塑作浅浮雕呈对称式,腰线有红砖、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种类繁多,有砖构窗、石构窗、瓷构窗、木构窗等。砖构窗、瓷构窗特点在于本身独立形成一个整体图案。石构窗的窗柱常以一种圆雕形式出现,雕有动物花卉,如果是镂花窗,常见戏曲人物。
3、檐边,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绘,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节。
独具特色的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变化的砖石墙面
1、闽南民居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即“出砖入石”,它就是砖与石两种不同材料的混砌,其造成一种装饰美感在于石的表面与砖的表面产生质地的对比,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这之间产生点、线、面的组合,那么这种点、线、面组合,某种程度上产生一种整体面积上的韵律。
2、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在色彩形成既和谐又对比的效果,对比存在于明度上,和谐却体现在它的白石并不是纯白的,而是带点灰色的白,白灰色作为“面”本身能起一种缓冲的作用,在对比中表达和谐,在和谐中表达冲突,这种矛盾的解决也是砖石墙的特点之一;在谈到色彩时,红砖白石形成红白相间的墙面视觉效果,而且这种凹凸是建立在光线的基础上并形成一种微妙的韵律,整栋民居在绿荫之中极为突出。我们认为,青石、红砖加上一些装饰的边线图案,在阳光照射下,这些色彩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响亮又有调和,具有一种亲和力。
3、闽南民居大多采用清水墙勾缝的形式,其规则的砖缝与不规则的石头之间又形成一种对比,这是“线”“面”之间的对比关系,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在墙面上也有些闽南民居采用“规则”红砖与“规则”条石并按照一定排列样式混砌。
4、花样墙面的应用极大的丰富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并花砖墙等。
在山墙部分中,用泥塑材料的纹花起一种丰富视觉的效果,近现代民居也有用一些彩色瓷片,纹样有火纹、云纹等,两边对称适合,并以花灯、花篮摆在中间,这些纹样装饰大体构成一种如意葫芦形,当然,在这个表现区域中,曾出现一些古典人物和一些象征物品。色彩上,蓝白相间,为了与墙面的协调用一些紫、红诸如此类同类色穿插其间。在整体型制上常用近似青铜器饕餮的纹样,上面的中心图像应为辟邪形象演变而来,这符合民俗习惯。然后整体通过一些诸如绶带飘动流转把所有图形统一起来,从山墙的装饰来看,云、水、火龙、凤的象征自然是一种传统上的隐语,这种隐语表现在花篮、花灯,如灯就是添“丁”的谐音,作为民居,对子孙后代的衍生不息是极为重视的。
二、讲究细节的可视性和图象故事的可读性
谈到墙面,我们不得不谈到它的一些细部特色,而这些细部特色也是服从于整体,但丰富的细节,并没有从视觉整体上影响我们的视线。闽南民居外墙封墙砖除上规格砖,也有模制砖,这些模制砖砖都有翻制的图案,在整堵墙上它利用形式美的规律进行排列,用现代构成语言来说是一种四方连续纹样的应用,就单个砖来说是单独适合纹样,同时在墙上四周加一框线,这框线本身就是连续纹样,俗称花边,花边有时采用另外一种材料,如瓷砖等,以“提”亮整个墙面。在墙窗之下还有一条青石装饰腰线,这也是工匠们做文章的地方。细节之美并不只存在墙中间,例如在壁柱上,也用红砖花砌柱身,也一些图形纹饰。
闽南民居封墙处理手法,是很有闽南传统特色,它讲究虚实平衡,讲究位置经营,却很有现代构成的意味,如在规则中体现不规则,不规则中又隐含逻辑条理,通过一些重复来体现节奏韵律。构成上有对称式、有窗景式,一些装饰条线通过卷浪式、回转,使人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感受以此来突破石砖的硬度和冷峻,用人物形象故事来冲淡墙面单调的平面,使僵硬的外砖石墙,升华为具有人文色彩的建筑艺术品。
三、独特设计体现的实用性和美感
实用的排水系统及富有美感的屋脊:
闽南古厝的排水系统:在古厝的四周和内部,通常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古厝内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排水池,而古厝的埕的排水系统更加完备。在古厝的四周,一般都有较深的排水沟。一旦下大雨,内外共同协作,便不会出现水涝的问题。而且这种功能又使古厝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冬暖夏凉的功能,堪称中国古民居的奇迹。而且古厝的屋顶和房瓦也都符合排水的需要。以下以图片来具体说明。
闽南古厝的屋脊:闽南古厝的屋顶正脊或者为马鞍脊,或者为燕尾脊,都是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燕尾脊更正式,两端探出高昂翘起,尖细,有轻灵飞动之势。如果是五开间房屋,屋顶再多出两条燕尾,仿佛一大一小两双翅膀在飞翔。在中国各地,民居很少使用燕尾檐。为了防御台风,房屋通常建得低矮沉着,但檐角高翘,带来一种向上飞起的动感。从色彩看,底部是白石壁脚,上面是红砖红瓦,红白对比,明艳动人。细部装饰精雕细刻,万紫千红,绚烂至极。

建筑材料

播报
编辑
因地制宜多种材料的创造性混合应用是最大的特征
就单一较少装饰的砖墙面,工匠们也找出许多方法来丰富砖墙。材料上的混合使用,极大程度地丰富墙面的材质,而这种材质的面积、位置、比例及砌法和图案,无不体现出一种美感,这种特色和江南一带水乡的白墙黑瓦形成了鲜明的地域上的对比。但无论如何变化,以红砖作为基调主色,是闽南的显著特点。比如出砖入石,它也有演变为“出砖入砖”,审美元素不变,只有材料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增强了统一性,当然对材料的选择更多应该是经济上的考虑而不是审美上的考虑,但它仍然不自主地应用审美原则。从整体上看,乱石墙和整石墙中结合红砖,这种砖石结构的混用,在墙面上就呈现了一种变化的多样,但这种多样化同时也体现一种共性——闽南民居建筑样式。
从闽南民居砖石墙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文脉,对红色的喜爱,对雕饰纹样细节的刻意追求,对吉祥象征物的从容表现,从而在民居外观上体现居住者经济和文化上的身份和地位。红砖所呈现的红色毕竟是一种宫廷色、喜庆色,由此可见皇宫式的居住观念,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使闽南人尽可能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在一些细部上如图象和纹样也尽可能借鉴皇室的偏爱,当然,龙与凤的具体形象虽不明显地出现,但却在纹样及图象构成上以一种潜在的结构表现出来。
我们认为这种文脉有着潜藏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识,虽然不能说是历代工匠自觉创造的,但却是工匠们无意识或潜意识对文化传承的一种认识和再创造,同时这种无形的文脉也表达一定的社会意识(如象征、隐喻等),他们把握审美规则并使之成为一种地域性的特殊含义和表现手法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简单的砖石墙表面,闽南的文化观念被凝固,它从侧面反映着闽南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随着生活环境及材料的改变,将从另为一方面也影响改变文化观和物质观,虽说精神层面的东西和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是互补的、相互促成的,但一方面的条件改变了,另一方面必然引起变化,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变化,如果这种审美潜规则依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及我们的建筑,那么研究它的重要性就必然会凸现。
砖作为建筑用材由来已久,开始时它大多是出现在墓室中,这种说法之依据是,在汉代,砖雕、砖画已有相当的水平,可它多数作为王公贵族墓室的装饰深埋于地下。虽然“明代制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砖雕艺术已很娴熟”。在民用建材普遍推广砖材这种趋势下,砖作为建筑材料开始广泛应用,于是,从地下走到地上,从贵族到平民,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审美观念和样式的变革。另外由于闽南作为石材产地,花岗石在建筑上也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最终这两种材料在历史长河中终于走到一起,加上广大工匠们独具慧眼的创造精神,促使闽南民居在墙面形式方面有别于其他地区民居的墙面。中国各地的民居建筑,用的都是青砖青瓦,只有闽南民居使用红砖红瓦,他们称为“红料”。这很奇怪。一般认为,青砖青瓦的质量更好。闽南的红瓦分两种,板瓦和筒瓦。
闽南砖墙是属于实砌砖墙,但上面所说的石建筑的同时存在,于是闽南民居中其墙面的最大特色是在于它能如此协调地混合着砖和石,并在混合中隐藏着艺术化的本义。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时,特别是砖石墙里面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虽然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民居有海洋文化的痕迹,特别闽南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交流繁多,多文化之间影响痕迹明显,但就从民居而言,这种海外宗教及装饰的影响,更多局限于寺庙等带有宗教色彩的地方。我们认为闽南民居虽有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是本土文化,特别是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和气候的特点及血统等诸多因素,使其崇仰中原文化的痕迹表露无遗,这从一些纹样、一些隐喻符号以及一些建筑样式上得以证明。当然,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建筑也同样存在,诸如土楼、圆楼、吊脚楼、手巾寮等。但这不影响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墙的类型化的形式。

外墙雕刻

播报
编辑
闽南古厝的外墙:
闽南古厝墙的构造和装饰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其次是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在色彩形成既和谐又对比的效果,第三,闽南古厝大多采用清水墙勾缝的形式,在墙面上有些闽南古厝采用“规则”红砖与“规则”条石并按照一定排列样式混砌,以造成另外一种形式感,通过讲究构成元素,讲究一种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视觉效果的应用以及窗的缕花柱的点缀配合,其形成的表面空间使这种美妙韵律在一墙之间,就是一幅动人的艺术作品和浮雕作品。第四,花样墙面的应用极大的丰富单调的墙面。
闽南民居砖石墙很注意各种不同类型因素的综合应用,就单个砖(清水砖)而言,它烧制时的黑色条线,可工匠们把它们作几何式排列,就产生另外一种效果,从视觉所见的屋檐上的蓝白花纹,窗洞的窗柱雕花,边线角隅图案的运用,都有其特的特到之处,比如边线的运用,除泥塑外,经济稍好的,就利用青石影雕,内容是梅兰竹菊等,也有文字的运用。

地区分布

播报
编辑
闽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辖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晋江、石狮、南靖、平和、云霄、诏安、东山、漳浦、龙海、华安、长泰等地。各地古厝总体相似,但部分细节不尽相同。

文化传承

播报
编辑
图案内容及所附载的象征隐喻表现出汉文化的传承
我们可以从闽南建筑中找到许多中国传统图案的原型,如云卷纹、花草纹、花形纹及拼花等,举例说,汉代漆器上有一种云气纹是正如意样子,而闽南山墙把它反过来以适合于屋顶山墙的三角形,同时也喻意“云如意头”。它通过8象形“吉”,8吉,当然,这是由太极图形衍变而来,在这个骨格中发展为“喜相逢”的图案,以表达喜庆的意味。雷圭元先生认为方冏与圆冏为历代图案创造中的基础骨格,而且冏形有合乎“光明”的意境(雷圭元,1977)。闽南民居的砖石墙图案传承了这类基本骨格,并予以发挥。冏形骨线中的云、火、水、龙、凤在这些图案若隐若现,特别冏形图案中的火的纹样,与主题花波浪式翻滚的互补地印证了一种艺术化水火相融的和谐境界。主题花纹连续重复更是增添形式美感,反映出一种摄人的复数美。
闽南墙饰细部形象方面有楼台人物、巾帼人物、吉寿文字、海棠花、相思树等,这些图象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象征和隐喻意义,如六角龟喻长寿,八角喻吉祥,圆形喻圆满,钱纹喻财富,莲花喻清白,石榴喻硕果累累,蝙蝠喻福寿,蝴蝶喻美好,这都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比如说,有鱼的形象暗含着年年有余,大象从另一个角度使人联想威武勇猛。通过图案或纹样的双关是闽南砖石墙的特色之一。

建筑代表

播报
编辑
1、老范志大厝:
老范志大厝位于泉州市南俊巷东侧,前为九一街,后为桂坛巷。桂坛巷因有一座桂坛宫而得名;另一说法是该巷位于清源书院南畔,在早期的科举时代,中举登科折桂,书院乃举子云集之处,借喻举子登坛折桂之意,故巷取“桂坛”为名。
老范志大厝厝主吴亦飞,乾隆年间晋江人,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取义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忧后乐”为志而起店名曰“范志”。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竟成巨富,遂营建大厝。
整座大厝由三座五进三开间的大庭院组成,格局几乎完全相同。各院落之间以防火墙相隔,侧面墙设门,与各院落相连通。大庭院两侧均建有护厝两排,组成一栋规模宏大,且富有层次和建筑结构特色的大型宅院。据居住在这里的吴老先生介绍,大厝东西向63米,南北向105米,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房屋100多间。由于建筑师傅的讹传,人称范志大厝99间。
2、泉港山腰庄氏宗祠:
家庙仍为三开间,深三进,由门厅、中厅、大厅组成,中隔二天井,加上庭院呈六个层次,深达52.8米;各层次在同一基线上前后落差达1.6米,使整座祠宇显得气势恢宏。屋顶铺盖橙色琉璃瓦,屋脊燕尾高翘。大厅屋脊中央塑有一座五层小塔,两边雕有二条飞龙;塔两旁屋脊前沿左雕龙右雕凤,意谓“龙凤呈祥”。中厅屋脊、下厅廊顶分别饰以双龙戏珠、葫芦飘带、鲤鱼跃龙门、飞凤麒麟、八仙过海等雕塑。祠宇内部以10对杉木柱、7对石柱、11对砖柱支撑。其中10对木柱皆红漆,上镌金字楹联。上方雕梁画栋,彩饰祥鸟瑞兽。铺筑于顶厅厅沿的巨型“石今石”,长5.75米、宽0.74米,厚0.4米,乃泉港区的大型石今石构件。不知先祖们取之何方,又如何运抵此处,虽有传说种种,但无从查考。家庙大门上方嵌着红底金字“庄氏家庙”匾额,大门外两侧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二虎逞威”等图形的石鼓。其后左右壁垛上嵌入“双龙游戏”、“麒麟奔跃”的石浮雕。大门外左右厢房正面,距地1.44米的壁垛上砌有石窗棂一对,八角框内镂雕四条腾舞的游龙;外四角有北宋宰相司马光“破缸救人”等八幅历史典故的浮雕。整个窗棂呈方形各边长1.5米。
3、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4、泉港山腰小三房古厝:
小三房古民居群由大小不一的九座古大厝组成,总占地约6700平方米。其中最能体现建筑艺术水平、最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是下厝(东、西两座)和中厝三座大厝,此三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皆是悬山式屋脊,前面有砖埕,并护以杂石围墙,雍容大方。下厝系山腰庄氏第十五世祖庄大东历经三年建成,由东、西两座仿皇宫式的三进五间张的大厝构成,俗称“四马拖车”,左右辅以护厝,西面的护厝之侧又附有武馆和文馆。东、西两座大厝共占地1414.84平方米,总计有房子65间。两大厝由下厅、中厅、后厅三部分组成,进大门,下天井,上厅堂,入后厅,皆以辉绿岩长石板为台阶,天井中掘有集水井,地下铺设排水沟,两侧置着摆放花卉的石案。古厝的通风采光主要依赖天井、门窗以及房檐的天窗和空气阁,使如此之大的古厝常年清新明亮,即使是累日阴雨亦不迂浊晦暗。
中厝系庄大东堂兄弟庄大勋同期建造的一座两进五间张大厝,右边单护厝,总占地627.45平方米。屋后建两间并列的文武馆,占地300平方米,武馆之前又有宽敞的练武埕。
下厝和中厝外墙墙基、墙裙以花岗岩砌筑,其上用红砖砌筑,大厝内部以几十根巨木作柱,支撑起宽广的房顶。木柱之下的柱础皆以辉绿岩雕琢而成,有方形、圆形和多边形。
木柱之上是叠梁式托梁,梁上是椽子檩条屋架、双层瓦屋面,上有瓦筒压顶,檐前有陶制封檐和滴水。由于中厝和下厝始建时正好临海,这种精巧坚实的房檐结构可有效地抵御沿海风暴。
梁、柱、墙板上有漆画和木雕,大门门廊两侧镶嵌有精致的砖雕,门前墙裙的基石有石雕,屋檐与砖墙的交衔处有泥塑雕。雕塑的内容有花鸟虫草、山水人物,皆凹凸有致,疏朗得体,布局巧妙。
据说下厝的东西两大厝房檐原本相连,廊上建有小阁楼,名为“娘子织布楼”,“文革”后期毁殆。在下厝西大厝的埕地上有庄大东所挖的一口水井及一个直径为1米的石制洗衣臼,沿用至今。
5、泉港土坑古厝群:
土坑古厝群整体规划颇具慧识卓见,排列井然有序,布局精巧,绝大部分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民居分8排,每排屋建造相距30—50米,便于交通活动。刘氏古民居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座座屋脊高翘,壮观辉煌。门窗有圆、方、拱、菱等形式。它们皆是砖石、木材结构,石材、衫木都是从外地采购。大部分古民居能保存至今,建筑十分坚固。土坑村刘氏古民居是群体建筑,它代表了当时一个地方建筑的最高水平。
李功藏故居池塘湖大厝
6、泉州南安观山村李功藏故居池塘湖大厝和池塘湖番仔楼:
位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南安市观山村池塘湖大厝和池塘湖番仔楼,是南安著名印尼商界领袖、爱国华侨李功藏(1860-1928年,讳耀垣,字稳成,一字功藏,紫亭其别号)于清光绪年间回郷艰难缔造,素有“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的美誉声播于闽南地区和南洋等地。
池塘湖大厝
池塘湖大厝,是印尼爱国华侨、清诰授中宪大夫李功藏年十余随父廷芬公漂洋过海、南徒骏业,化居(做生意)之息恒数倍,资本益厚,于清光绪庚寅年(1890年)衣锦还乡建造传统的为二进五开间双护厝的皇宫起大厝,但是在拼花、雕饰等细节方面或多或少融入了南洋元素。建筑之时,访精工,聘良匠,艰难缔造而成。落成之时,安金刻柳,画栋雕粱,檐牙高啄,燕脊飞天。竣工于清光绪乙未年,历时五年,占地一亩多。大厝屋脊高翘,大厝外墙青草石和白石再加红砖垒砌,让人惊叹的是那些精美的石雕、木雕。厝内花罩、飞罩、花窗、浮雕饰物等工艺运用普遍,许多石构件、木构件都实属难得一见。凡是海里游的,山上跑的,龙凤鱼虾,花草鱼鸟,这里都能找到,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刻工精细,刀法流畅。大厝厅堂名家诗文书于屛,"观察""选魁""选元"匾额悬于堂,木斧木刀列于侧,人文华彩、肃穆庄严。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锦屋华堂兮,蔚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池塘湖大厝是泉州府通淮关岳庙关圣夫子当时前去献建的风水宝地。
李功藏故居池塘湖番仔楼
池塘湖番仔楼,始建于清光绪己亥年(1899年),李功藏回郷建中西合璧的池塘湖番仔楼,建筑所用图纸均由享誉海内外中原地区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和著名印尼荷裔建造师联合设计,所聘工匠先养三年进行考查,所选材料务求精良,“每一块墙砖、柱石,都是手工打磨而成的,屋内的地板砖则是千里迢迢从南洋运来的”;这些材料全部用船运到南安仑仓珠渊港渡口,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只好同人工搬回,值得一提的是,每根石柱有千多斤,需要十四个人用肩头抬,沿着 崎岖不平的陡峭的山路,从山脚抬到山顶,走十余公里,经过俩天的努力才能把石柱抬到建筑工地。原来这个地方是滑坡地,为了使楼房坚固,特从坡底下开始筑挡土墙,挡土墙共分四层,为了挡土墙的坚实不变,砌体后面填用的土是经过筛选后再用的,然后打实,由此经过百余年的风风雨雨的洗礼,砰前墙依然笔直如新。
李功藏故居番仔楼
番仔楼四四方方,上下俩层,共有五十六个拱,线条硬朗。可细看它那些西式拱形廊柱,用料却是闽南的红砖,屋里铺着南洋特色瓷砖,走廊过道则是花岗大石条打造。为了使拱牢固坚实,当时没有水泥,就用石灰和红糖加工成粘合剂,然后砌拱。师傅精心琢磨,细心铺设地板,百余年来走廊四周,任凭雨水浇淋,总是滴心不穿。还有那个屋顶,有些像宋式的歇山顶,屋坡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气魄。池塘湖番仔楼全部工程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历时十年,耗资10万两白银,池塘湖番仔楼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李功藏建厝时,之所以定下了“外西内中”的建筑风格,是与他在印尼做生意的经历分不开的。建造此楼,故名“番仔楼”。任历史风雷涌动,任世事沧桑变迁,番仔楼同样散发着特有的魅力,是闽南的一颗建筑瑰宝。
李功藏先后还在泉州府金鱼巷建造皇宫式李府大厝,并从金鱼巷两三户人家手中买下仍有不少后人居住的老宅地块。并在厦门鼓浪屿购置别墅。
自古声播于闽南等地的闽南话俗语“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说的便是李功藏的输财急公的个人功绩和所修建的池塘湖大厝和中西合璧的池塘湖番仔楼,去到观山,没有到这两座古厝参观,你真的枉此一游。

流传历史

播报
编辑
在闽南的方言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敞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闽南人多越洋经商,背井离乡,但无论漂泊多远,归乡之后,必定要盖一座红砖厝,兴尽财力,修起了恰如其分的隆重。“厝”是闽南人文的中心精神。一座红砖厝经家族数代传承,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以夸张又凝重的金色,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与敬畏,以寄托对家业繁荣、国业兴旺的淳朴祈盼。这种具有神秘意味的色彩表达,也是红砖文化的精神所在。只有家族男丁才有权参与的祭拜仪式,在金色描彩的烘托下,有了沉实而隆重的意义。
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模式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的体制的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魂灵,传承关于家的荣耀。红砖厝在其坚固的砖石结构下,也有细腻深邃的内在,垂柱横梁、透雕描金、工艺繁复。它们仍是生动的存在。我们也不难从中窥见大厝拥有何等令人发舌的昨天。
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初叶,闽南人家的男丁越洋背井,妇孺幼小成为红砖厝当时的生活主角。红砖厝,作为凝聚精神力量的星座、象征物,长久矗立,越显重要。闽南红砖,在实间的流转中,奇迹般的保留它们的鲜亮色彩。闽南人对于生活充满着永不衰竭的热情,闽南人以红色为尊、为大、为喜、为吉。红色,也是流转于红砖厝内的生活主旋律。闽南人拥有坚强而善良的秉赋,为收获而不知疲惫的奔忙,并用团圆的隆重来作为一年的落幕,热烈呈现一个家族与其成员所应拥有的骄傲与风采。
如果说,人是家的灵魂,家,则是人的精神归依。红砖厝,如一位历经沧商,沉稳豁达的智者,传承关于团圆和谐的意志与力量,坚固着经历着颠沛流离的闽南人对家园故里强烈的归属意识,历尽岁月洗礼,伴随闽南人文脉络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文物研究

播报
编辑
闽南古厝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在闽南古厝的传承中,“红砖文化”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红砖文化”不止是闽南古厝建筑特色的发展与成就的概括,更多的是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睿智、温良、自省、拼搏的特质以及务实、进取、勇敢、奋斗的作风的概括。“红砖文化”是与闽南人民的精神世界相连接的文化,是闽南人民繁衍壮大,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不仅是闽南人的瑰宝,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参考资料

播报
编辑
《闽南建筑》——曹春平
作 者:曹春平,庄景辉 等主编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ISBN:9787211056781
《泉州古厝》
作 者:许在全 著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2-01
ISBN:9787211050420
3、《闽南文化述论》——林枫
作 者:林枫,范正义 著
出版时间:2008-12-1 [1]
ISBN:97875004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