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銮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谢金銮

清朝官员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谢金銮(1757~1820),字巨廷,又字退谷,晚年改名灏,福建侯官县(今闽侯县)人,他少年孤贫,却事母至孝。乾隆五十三年(1788),乡试中举;嘉庆六年(1801),会试落第,朝廷根据其年龄、能力和才华进行“大挑”,选拔他出任邵武教谕,后历任南靖、安溪、南平等县教谕,著有《教谕语》倡学。
巨廷,退谷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日期
1757年
逝世日期
1820年
主要作品
蛤仔难纪略》《台湾县志》
本    名
谢金銮
字    号
巨廷
籍    贯
闽侯县

爱好读书

播报
编辑
少年时代,他就很喜欢读有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字语录、故事编成的《宋儒言行录》、《五子近思录》等入门德育课本。
他常说:“士以忠孝好学为立志,伦常日用为力行。空言存诚、慎独、主敬、存养,而不读书有体,则失之偏。”意思是说,读书人应以忠孝、好学来确立自己的志向,并在伦理纲常、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空口白话说心存诚信、谨慎独清、主张尊重他人、保持涵养,而又不认真读书,则会失之偏颇。

治理台湾

播报
编辑
嘉庆十年(1805年),调任台湾嘉义县教谕,高山族散处之地蛤仔难(也叫噶玛兰,现宜兰的旧称),是台湾富饶之区,而清廷却未划入版图。
当时蔡牵作乱,不仅在海上劫略,还攻陷凤山,使得南北各地为此实行戒严。嘉义知县曾屈尊向他谘询,以筹备防御之策,谢金銮对他说:“此间士民曾遭林爽文之乱,造栅凿濠,治兵习炮,皆有成法,可召而谋之。”知县根据他的意思办,果然民众自动汇集。他还陪同视察县城四门,谋划指挥,分地把守,深夜漏三更,部署略定。坚持到总兵武隆阿统领军队到达后,蔡牵无奈全部撤离而去。当武隆阿知道他的才干后,亲自到学署看望他,当看见墙壁上的“教士条约”,不由赞叹说,你真是一代通儒,从此更是敬礼有加。
起初,蔡牵准备谋占踞“蛤仔难”为巢穴,而朱濆亦屡屡窥视“苏澳”。“蛤仔难”,又名甲子兰,地处台湾淡水的北东方向,背山面海,土地广漠,溪流交错,地控全局,谢金銮认为若为敌军占有,则祸害很大,且从此地方不得安宁。于是遂步考察进军途径,并掌握形势变化始末
谢金銮认为蛤仔难问题是台湾海防巩固的关键,遂编著《蛤仔难纪略》6篇,纪述详实,说理明晰。其书由梁上国上报朝廷,被清廷接受,嘉庆十七年(1812年)八月,蛤仔难正式设立噶玛兰厅。 [1]

提拔人才

播报
编辑
回闽后,在闽南当过3任学官,又任安徽教谕。他还先后到过南平、彰化、安溪等地任教谕,大力提拔人才。谢金銮“所至以兴学为任,士论归之”,说他所到之处均以振兴教育为已任,因此,儒学士人一说起都表示很佩服。
在安溪任上,因年老体弱,他准备引退,却引起诸生齐声呼吁以挽留。但是,天命所限,没多久就患病在身,只好回到家乡,嘉庆二十五年溘然逝世,时年六十有三。
他以学识和操行著称,一直受人礼遇和尊敬,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他与郑兼才同被公举,闽浙总督赵慎畛上疏请准,得以享祀于“乡贤祠”,其“义烈”为朝廷所表彰,以兹振奋民风民俗。

个人著作

播报
编辑
他所编著的《教谕语录》,风行海内。著述有《大学古本论》、《二勿斋文集》、《春树暮云篇》、《泉漳治法论》传世;并总纂《台湾县志》 [2]
当时泉州漳州两地械斗严重,谢金銮曾作《泉漳治法论》以上呈。

后人评价

播报
编辑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六载:“侯官谢金銮、德化郑兼才皆以学行著,素所敬礼,殁而举祀乡贤。又旌表义烈,以振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