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香港人听不懂普通话?

我们药妆店地处大阪最繁华的商业街,所以来购物的大部分都是各国游客,其中香港人似乎听不太懂普通话。我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香港游客,但是跟他们交流很困难,有…
关注者
81
被浏览
126,305

22 个回答

國語,或以普通話言之,在香港的浮沉興衰可謂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

《南京條約》簽約後香港開埠,當時的香港僅限於香港島一島的範圍。島上居民操廣府話(就是如今被寬泛而言的廣東話)、福建話、疍家話(近似於廣府話,但口音有異)以及客家話(新界原住民的主導語言)皆有。比如說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以及日後旺角的英文名MONG KOK)都是來源於疍家話發音而非廣州話發音。當是時也,普通話的前身----北方官話在香港民間幾無影響力。


日後隨著英屬香港區域的擴張,新界大片客家話人口被囊括入內;而香港的商業發達也吸引了國內江浙滬商民以及操北方官話的人口來港,然而當時的香港華人社會仍以廣府話為主,加之以聚居的客家話和福建話人口。直至日本佔領期間天下大亂,回鄉政策使得香港人口劇減至50萬,國語人口已顯著下降。

戰後香港迎來難民潮,大量的北方華人和更為大量的江浙滬人口遷移來港,國語人口激增;然而在1950年中英達成諒解合力限制邊境後,廣東省外的來港人口劇減,而從廣東偷渡來港的人口與日俱增,此消彼長之下,廣府話成為香港的強勢語言。

期間國語也曾有過光輝歲月,製作精良的國語電影曾經大行其道,相比之下粵語電影因為製作粗糙而被冠以【粵語殘片】的稱號;國語教學的中小學也較有勢力(畢竟當時的國共雙方都是支持香港的國語學校,只不過分左校和台校)。不過畢竟勢單力孤,國語電影式微,國語教學也受到【六七暴動】的牽連而被港英政府打壓至近乎銷聲匿跡,至八十年代末期僅能維持三四間國語教學的學校的水平。

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一日千里的關鍵時期,而國語在其間的存在感並不高;廣州話在這段時間一統香港華語社會,同化了很多客家話福建話上海話使用者;加之政府在1974年將中文提升為和英文一樣的官方語言地位,更是促進了廣州話的傳承發展。

與此同時,國語卻因為政治原因,在香港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能給香港國語教學提供的支持都比較有限;而國語又不像客家話在新界、福建話在北角一樣擁有聚居優勢以求自保,於是國語一代二代逐漸地被廣州話同化合流。無論是地位超然如特首董建華(上海人),還是偏草根歌手林海峰(也是出身上海),都在公眾領域或場合使用廣州話。

轉機出現在80年代末期,因為中英關於香港前途和地位的談判塵埃落定,香港教育部門在1988年開始推行普通話課程,然而最初只是每週1-2節課的類似於選修課的科目。且彼時中港經濟社會水平差異極大,港人回國主要在同聲同氣的廣東從事各項事業,導致大家缺乏學習普通話的動力。

直到迴歸後的1998年,普通話才成為香港小學的核心科目,課時和考核標準都水漲船高,然而受制於師資力量和語言環境的不足,普通話教學的質量飽受詬病;很多學生對中文本身就有排斥心理,對普通話更是抗拒,除了日後準備在事業上應用普通話(如教師、外貿從業者等)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低落;且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港台長期以來是華人世界的文化傳播主導者,而內地的文化產業勃興也僅僅是最近十年才顯出勢頭,這一高一低的差異也可以解釋【普通話無用論】的思潮。

以2011年而言,香港自稱能使用普通話的人士也只有46.5%,其中迴歸後的普通話教學一代佔據相當大比例,而這裏邊又有多少人只是能聽懂大概而不會流利操用呢?這或許可以解釋提問者的答案。因此依我看來,不必太計較【一個國家怎麼要靠外語交流】,語言是實用工具,與其等對方一字一頓地用無比彆扭的普通話和你交談(還不一定說得明白),還不如採用最快捷的英語完成對話。我大學二年級的室友中,一位是香港本地同學,廣州話英文流利,普通話一般般;另一位是ABC,但是主要說英文和台山話,會基本的廣州話。所以我們三個平時都是用英文交談,他倆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用廣州話交流,也沒覺得破壞了中華民族的大和諧嘛~

我们也能说普通话,只是英语比较方便,毕竟学校鼓励我们说英语,像我学校授课使用英语,课本和功课也是用英语写的

说话的时候中英夾杂(广州话+英语),書面偏好英语,已经成为香港人的生活方式

就像我们日常用的是繁体字,但也懂简化字一样道理

但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我并不反对学习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