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以前大家國文課可能都讀過〈出師表〉,然而這篇文章除了對後主訓話、倚老賣老之外,細讀起來更是一篇寫給劉備的一篇自白書和對他無限的追思,這段感人的故事請容我們說給你聽……

(責任編輯:林芮緹)

utpala ॐ, CC Licensed

文/大豫言家

編按:此文為作者諸葛亮系列文的其中一篇,其他篇章附於文末。

上回說到劉禪神機妙算制孔明,雖有醜化後主之嫌,但說書人並非空口說白話,這些想像主要是從出師表中文字推理延伸而來。

前後出師表是諸葛亮北伐曹魏兩次上陳後主的文章,後出師表現今認為疑點重重、有待商榷,但前出師表的真實性無庸置疑,其言辭懇切、憂國憂民,故有「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一語。

至於前出師表中有哪些重點?相信很多人只看過「臣亮言」跟「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吧。怕各位看官跟劉禪一樣沒認真看,在此提供懶人包,諸葛亮講這麼多,重點條列如下:

一、倚老賣老,你爸賣夢想的時候你都還沒出生呢!

出師表中一共出現了13次「先帝」,卻只有7次「陛下」,但這明明是寫給「陛下」劉禪的出師表啊!可以多點尊重、包容嗎?

孔明回答說不行,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為一個笨皇帝賣命嗎?「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笨蛋,才不是因為你,是因為你老爸!

蘇軾評出師表說:「簡而盡,直而不肆」我倒覺得超放肆的啊!一般情況下絕對不可能這樣對國君說話,每句開口閉口都是先帝,正面的解釋可以說是緬懷劉備、情意真摯;負面的解讀就是拿劉備出來壓劉禪啊!反正你小子聽老子的就對了。

這也證明了劉備託孤,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並非純屬虛構,劉禪確實事事都讓孔明做主,畢竟他知道他只是個掛名董事長,諸葛亮才是現在握有劉皇叔夢想專賣店最多股權的大股東啊!

二、大腦是個好東西,沒有倒也沒關係

承上所述,諸葛亮這篇用字實在是有點太過直接了,以他的聰明才智、文學造詣,一定可以修飾得更委婉漂亮才對,經過我從小看柯南訓練出來的縝密推理能力,相信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諸葛亮不得不這樣寫,不然劉禪會看不懂。

請看,「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軍事問向寵就對了;「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政事問郭攸之、費禕、董允就對了;至於「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更是一針見血,諸葛亮也算是看著劉禪一路長大,他肯定比你比我都還要了解阿斗,這麼說自然有其原因。

大腦是個好東西,如果每個人都能有一個就好了,但偏偏有人就是沒有,於是諸葛亮逆向思考,他知道教笨蛋思考是更危險的事情,有道是:沒有大腦沒關係,打破沙鍋問到底。

於是他再三提醒,陛下您要做任何決定前,記得先Line我們幾個問一下就對了。

三、如魚得水的內幕!揭密劉備與諸葛亮床笫之事!

終於要說重點了,除了護家萌,相信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劉備平常跟孔明一起吃飯、一起睡覺都聊些什麼呢?出師表上有記載!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讓各位失望了,他們討論的是東漢昏庸的漢桓帝、漢靈帝,漢末因外戚、宦官問題,以及皇帝無能,才導致諸侯割據、民不聊生,而劉備與諸葛亮每次說起無不痛心,可見他們兩個憤青常常議論時事,並超越時代力量,早得到結論:「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唐太宗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造就有名的貞觀之治,如劉備得天下,孔明竭誠輔佐,百姓們是不是能夠早幾百年過好日子呢?

自古知音難尋,劉備跟關羽、張飛當然是戰場上過了命的交情,但真正能夠了解他抱負、能夠心靈相通、相知相惜,想必也只有孔明了。

遙想這兩人曾經同榻而睡、徹夜不眠,共同編織著這個國家未來的藍圖,自從隆中對後,赤壁大勝,佔荊奪蜀,漢中稱王,竟一步步接近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你看!我們就快做到了!我們的仁義果然能夠行遍天下!

看!再看那第一句「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整個就是催淚,我敢說文末「臨表涕泣」`並非虛言,諸葛亮自然是哭著寫下出師表的。

看官們現在知道儘管有許多反對意見,為什麼孔明仍執意北伐了嗎?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沒關係的,你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好好休息了,你安心看著吧。

──哪怕有千萬人阻擋,我們當初說好的約定,就讓我來替你實現。

你以為你在讀出師表嗎?不,原來是致先帝的跳越時空的情書啊。

在說最後一段白帝託孤之前,還是想再替孔明講話,或許他在臨陣作戰比不上其他方面的才能,但這麼一說,你有認真想過孔明到底有多天才嗎?

文學上是書畫散文家,武功上名成八陣圖,發明上有木牛流馬連弩等,北伐雖未能成功,也先後出師奪下數郡,更擊殺曹魏名將張郃、王雙;絕對是千年僅此一人的文武全才,稱霸一、二、三類組各大名校榜首。

三國志陳壽一句「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固然可作參考資料,只是老話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想了解歷史,就要了解其背景與原因,史書記載的未必就是真理,同理,說書人所說的也未必就是真相,總之我們可以多看、多聽、多思考,再得到自己的結論,只聽一家之言是很危險的。

至於我的結論,除了論生前功績,其實死後反而最能夠看清楚一個人的價值,有人曾問歷經過諸葛亮為丞相時的小吏,丞相可以跟誰相比呢?答曰:諸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歿後,不見其比;他在位時,百姓安樂,沒什麼特別的,但死後再也沒見過這樣的人物了。

或許這句話已難考證,但諸葛亮死後,並不是劉禪或其他人主動立祠,正是每年百姓自發地祭孔明、拜孔明,後主逼不得已才建了武侯祠;繼承了劉備的浪漫、劉備的仁義、劉備的愛民,萬古雲霄一羽毛,沒有別人,僅此一位。

諸葛亮當年拿自己跟管仲、樂毅相比,看似驕傲,然則實在太過謙虛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咱們說書也到了尾聲,聽故事的人們大概也只剩下一個疑問,為什麼諸葛亮願意鞠躬盡瘁、犧牲奉獻、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

這樣很遜耶!天才都是不努力不看書就考一百分這樣才帥啊!

身為浪漫派與努力派說書人,我認為原因非常簡單,早從諸葛亮第一次見到劉備就得到答案了,而他最後再次確認了這個答案。

因為有一種知遇之恩,有一種命中註定,叫作劉備諸葛亮。

究竟那一夜,白帝託孤的真相為何,讓我們擦乾眼淚再看最後一段。

 

「他們都走了吧?孤只怕撐不過今夜了,孔明,你坐過來……」

諸葛亮壓抑情緒,依言坐近劉備身側。

「孤有話……不,我有話要說,咱們像從前一般講話就好,老實說,你怪我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劉備伸手抓起他的手,握住,力道卻相當微弱。

「方才那一席話,絕不是要試探你……」

「我明白,我完全明白,你別動,好好歇著。」諸葛亮很清楚劉備想說什麼,果然就像從前一樣,他們兩人無需太多言語就能瞭解對方心意。

「好……你的才能遠勝曹丕十倍,今天之後,軍事大權就交給你了,天下蒼生就交給你了,答應我,好嗎?」

太犯規了,諸葛亮忍不住在心中回嘴,你這麼說,我這輩子還忘得了你嗎?

「臣……我必定竭盡全力、效忠貞之節。」

「那我代替黎民百姓向你道謝了。」劉備低下頭,終於還是哭了出來,他也知道他強加給諸葛亮的是多麼重的擔子。「能夠有你,是大漢的榮幸,也是備的榮幸──這個夢想就託付給你了。」

劉備說著語聲漸弱、手鬆了開來,諸葛亮心頭一揪,連忙撲上前去。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說的話嗎?」劉備眼神中沒有了剛才的光采,像是神智不清,喃喃自語。

「記得,自然記得。」

諸葛亮撫著劉備微弱的脈搏,淚如雨下,他當然記得,就是眼前這個人給了自己夢想,給了自己能夠寫下璀璨一生的舞台。

「我們討論過幾千次、幾百次的未來了,只要是你說的未來,我就相信能夠實現,你、你再說一次給我聽聽?」劉備的聲音細不可聞。

──未來,未來?眼前這個人如果死了,還有什麼未來可言呢?

「那年你才二十多歲,你說荊州可取,於是取之,你說益州可謀,於是謀之,我始終相信你的預言,正如你始終相信我的夢想,於是三分天下……」

劉備既愧疚又悔恨,如果不是夷陵一戰自己燒掉了大半江山,復興漢室或許仍有機會,但他這一放手,諸葛亮將面對何等的難關、何等的煎熬啊!劉備幾乎已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他當然不能說出口。

從以前到現在,論文,劉備比不過簡雍、孫乾、伊籍、法正、諸葛亮;論武,比不上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老實說,如果他不能帶給別人夢想,他根本一無所有,他幾乎什麼也做不到。

於是,他能做的只有這件事,也是最後一件事。

「你看不到未來了嗎?孔明,那你閉上眼睛,換我說給你聽。」

劉備想起了當年討伐黃巾賊時,原本一個個眼中黯淡無光、在日常生活困頓中抬不起頭來的人們,在他號召之下,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大夥看起來都閃耀著光芒,這並不是他的功勞,因為人本來就應該是生而擁有夢想的。

即使這個夢想太過遠大、太過艱難,連劉備自己都難以相信,他還是得說服跟隨他的人相信。

「結束了,終於結束了,你看,四處升起的不是戰火,而是裊裊炊煙,百姓安樂,禮法合宜,你看……你看到了嗎?這畫面,多美。」

劉備的聲音如此微弱,終至消失。

「別忘了,我們的約定,我再問你一次,就像那年初次見面時,讓我再問你最後一次……」

然而,這最後一句「你有夢想嗎?」,劉備沒能夠說完。

223年,蜀漢開國皇帝劉備逝世。

 

接下來,亡國幾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劉備過世的兩年間,南中叛亂,蜀漢經夷陵之戰元氣大傷,北方曹丕稱帝,東面孫權稱王,自命正統的漢朝恐怕轉眼就是滅國之禍,但諸葛亮遣使與東吳修好,225年南征,深入不毛,平定內亂,227年上出師表,準備第一次北伐,隔年奪得武都陰平兩郡,正面交鋒大勝司馬懿,其後繼續多次北伐,壯志未酬,死於軍中。

而蜀漢一直存活到了263年,直到劉禪當年12月向曹魏投降。

繼承諸葛亮兵法與浪漫的姜維,窮途末路之際,仍不曾放棄夢想,最後叛亂失敗戰死。

在劉備、諸葛亮、姜維之後,此一門派正式滅亡,僅存在說書的心中。

然而從223年到263年,三國之中孱弱的蜀漢,從滅亡危機中撐了下來,竟能夠支持整整40年,不得不說是奇蹟。

至於看官們認為是劉禪之功,或是諸葛亮之功,說書人擅長的是說說閒話、嗑瓜子、喝茶,這等國家大事就不多評論了。

各位只要想想,當年尚未替諸葛亮立祠時,每逢年節,大批民眾竟在路旁就地跪拜他、追思他──這個真實的畫面想來就讓人鼻酸。

說書人下台一鞠躬。

最後以茶代酒,敬武侯。

閱讀本系列文其它篇章:

【諸葛亮篇】序章:你的名字
【諸葛亮篇】前篇:大行銷家
【諸葛亮篇】中篇:神機妙算

(本文經原作者大豫言家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延伸閱讀:

劉備根本「8+9」?只懂烙跑大哭,卻靠「拎北只知道義氣」的中二病迷倒眾將
最具爭議性三國男子——劉備到底是心機壞男人,還是重情義好兄弟?
【歷史解密】原本《三國演義》的曹操是帥又聰明的「好英雄」,究竟是誰抹黑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