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訣別書〉:以血淚寫成的遺書,家國與私情之連繫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與妻訣別書〉:以血淚寫成的遺書,家國與私情之連繫

〈與妻訣別書〉:以血淚寫成的遺書,家國與私情之連繫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覺民說,天災、盜賊、奸官虐民等皆可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他視未改革的社會,遍地危機,只見悲劇。因此為了愛情,更要挺身而出,捨生取義。

文:戈登探長(德尼思化創辦人,希望讓文藝更加貼地)

時代動亂,戰火連天,無數生離死別。殘酷是試金石,成就流傳後世的故事,也像​​筲箕,篩走所有雜質,留下純淨。連逝者如斯夫都逝不了,一再的吟遊歌誦。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捨汝而死也,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深情得無情。不是情信,實乃遺書,妻子是首位讀者,她什麼都不知道,身懷六甲,劈頭一句卻是摯愛之人已經成為陰間鬼魂。

這鬼到底是誰?林覺民生於晚清末世,知識青年留學日本,畢生致力救國,革命事務乃終極理想,深信改變之可能。如此男子,本來很少重視兒女私情。

512px-Lin_Juemin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林覺民

而林覺民和其妻陳意映,並非自由戀愛,但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阻兩人情投意合,專一忠誠,比之當世更是可貴。林覺民,字意洞,正是和意映心心相契。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最讓我們感動者,並非林覺民烈士之名,而是他對妻子的情。相比寫給父親〈稟父書〉不足四十字:「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於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與妻訣別書〉千言如萬語,使人眼紅。

汝其勿悲!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這是已死之人,向摯愛祈求諒解之書,字字句句,回憶、細數夫妻的相處往事。林覺民曾希望妻子先他而去,念其身子瘦弱難耐,皆因不忍她悲痛。如今,他竟要先死。

1024px-Huanghuagang_Mausoleum_of_72_Mart
Photo Credit: Pedist, CC BY-SA 3.0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挽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初婚甜蜜,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夫妻並肩挽手,低低切切,無法再重度了。林覺民於婚後留學日本,曾許諾不再分離,可是到生前最後告別,仍未敢道出真相。

談及家國救亡,常會豈能顧及兒女私情。但〈與妻訣別書〉之感動,在於連繫兩者,真是祈求天地放過一雙戀人,後天下之樂而樂。若世界並不和平,又怎能保存珍貴之情?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則較死為苦也。

林覺民說,天災、盜賊、奸官虐民等皆可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他視未改革的社會,遍地危機,只見悲劇。因此為了愛情,更要挺身而出,捨生取義。

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這宏願無從反駁,乃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林覺民發自內心,深情源於相信妻子。相信妻子,他的摯愛必定能體貼其苦衷,愛情的投射如鏡,或許更令他堅持起行。但這種盲目,正是令深情,變得無情。

與妻訣別書_廣州近代史博物館_20120922
Photo Credit: 乌拉跨氪, Public Domain
林覺民《與妻訣別書》複製品,展示於廣州近代史博物館。

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尤其,陳意映讀信時,幾欲殉情相伴。因有五歲兒子,身懷六甲,才終止此願。林覺民從未向她說,不敢言畢生志向,她這位傳統婦女,大抵難以理解這理想。

誠如林覺民昔年,談及誰應先死所言,「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這句應驗了。陳意映兩年後鬱鬱而終,實其心早死,若泉下真能相遇,或許也如他希望世界是有鬼魂的,終於能夠長相廝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請看作者Medium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