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氣撐萬華》外人錯認「又老又窮」 一場疫情卻讓全台灣看見艋舺力量-風傳媒

義氣撐萬華》外人錯認「又老又窮」 一場疫情卻讓全台灣看見艋舺力量

2021-07-19 08:40

? 人氣

在地店家捐贈弱勢者誠意:我自己都不吃的,才不會給人家!

萬華對弱勢者的溫柔不只是對街友,在南萬華30年老店「家香味食堂」的接班人米蘭達看來,在地團體「台灣社區實踐協會」陪伴的貧困家庭孩子並不只是「弱勢」,而是哪天可能曾經跟她擦肩而過的、就在同個區域生活的小朋友──這些孩子的家長原先可能就以基層勞力工作為主、兼兩份工才能勉強每月收支打平,疫情期間不只受衝擊減班、收入銳減,更頭痛的是學校停課時期「午餐怎麼辦」,這時米蘭達身為社區裡的長輩,她願意一周捐一次餐點,以自身烹飪專業餵飽孩子、也透過好吃的食物帶給家長心靈療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嚴峻的時刻,我們希望他吃飯的當下是開心的,不用想到『唉下一餐怎麼辦』──這飯盒是我們滿滿的心意、給他們滿滿鼓勵,我下班收工如果吃到很好吃的東西,也會有今天疲勞都消除了的感覺啊!」米蘭達帥氣地說。

2021078-萬華疫情專題-萬華在地店家:家鄉味食堂。(柯承惠攝)
家香味食堂接班人米蘭達:「在這嚴峻的時刻,我們希望他吃飯的當下是開心的,不用想到『唉下一餐怎麼辦』。」(柯承惠攝)

選擇捐餐點的萬華店家,大多想讓受贈者吃到最自豪的手藝,這陣線也包括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對面騎樓擺攤的40年老店蔴油李──店主老三原先就有支援新和國小夜間自習班的弱勢孩子餐食,聽聞疫情有弱勢家庭受衝擊更是一秒決定支持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不僅如此,老三覺得用塑膠袋包不好看、怕漏出來,從未做過真空包料理的她就這樣再三研究,意外做出跟在店面吃一樣的美味,也意外走出一條另類商機、至少開始賣真空包以後房租水電成本尚可打平。

20210709-萬華疫情專題配圖,蔴油李。(顏麟宇攝)
「當然不能隨便,我自己都不吃的才不會給人家!」這是老三的堅持。(顏麟宇攝)

「當然不能隨便,我自己都不吃的才不會給人家!」這是老三的堅持,在她眼中貧困孩子也不是單方面受到幫助,是孩子們助她撐過因疫情無預警停業、最難熬的時刻:「我真的要感謝他們,他受益我也受益……」

備受污名萬華茶室 背後是老人「只想有陪伴」最基本心願

或許萬華真是「又老又窮」,但「又老又窮」其實是值得驕傲的,萬華是對老人、窮人無比友善的台北最後一塊淨土──不只堪稱「台北社福團體密度最高」,號稱「萬華四小窮」之人生百味、芒草心慈善協會、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夢想城鄉等團體平時就極力協助經濟弱勢者,店家也願相挺,甚至在疫情期間備受污名的萬華茶室,也曾是孤獨老人的寬慰。

20210513-萬華茶室13日起停業三日。(顏麟宇攝)
「又老又窮」其實是值得驕傲的,萬華是對老人、窮人無比友善的台北最後一塊淨土──疫情期間備受污名的萬華茶室,也曾是孤獨老人的寬慰。(顏麟宇攝)

「人都老了,你要我去咖啡廳坐、喝咖啡看人家年輕人,我也覺得不好意思啦。」這是萬華在地清茶館年近60老闆娘阿水(化名)的心聲。外面的人以為萬華茶室是「阿公玩很大」,實則不然,這裡就是可以讓老人家坐下喝茶打發時間一整天的地方,小姐與老闆的噓寒問暖、甚至替無人陪伴的老人家做飯送便當、陪去看醫生,都撐起了長照產業空缺的一塊,彼此有個伴。

萬華這座被視為「又老又窮」的老城,就是老得有人情味、窮得有韌性,疫情前是如此,疫情時分更發揮互助團結精神,即便已背負「破口」污名,也要一起撐過寒冬。從茶室、小吃店、社福團體、夜市,萬華人始終團結一致,這裡平時就很美,看看兩個月以來發生的故事,更能看見人性之美。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