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倒菜因農藥超標品質差?農民傻眼:搞得像都我們錯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近日銷毀大量蔬菜,倒菜照片流出引發爭議,農委會今天指菜價沒崩盤,丟棄是因農藥超標、品質不好沒人買。不少農民聞言傻眼,現在是因為盛產加上疫情影響,量多但賣不出去才會銷毀,其實菜價起伏農民可以接受,但現在「搞得好像都是我們的錯」,還被官方「貼標籤」,擔心消費者更不敢買菜。
廖姓農民表示,不敢說沒有藥檢問題,「但真的沒有那麼多」,而且如果真的是藥檢出問題,就是整批貨都要銷毀,該名蔬果供應人出貨的單價都會是0元,不過現在查詢很多農民的供貨資料,像是同一批油菜其中幾箱有拍賣價格,但有幾箱單價就是0元,顯然不是因為藥檢沒過,否則應該整批都會銷毀、根本不該有拍賣價格,現在的狀況就是因為有些根本賣不出去。
至於為何賣不出去,廖姓農民說,因為量太多要排隊等待進入拍賣場,但如果到最後都沒人買就只能倒掉,根本不是藥檢問題。
廖姓農民說,現在蔬菜量已經很多,結果官方又出來說有農藥,「消費者更不埋單」,而且農民也不是傻瓜,現在藥檢都是實名制溯源,而且農民出貨前也會自己做快篩,就算不像北農的質譜化學快檢那麼精準,農民也會自己拿捏,只要有疑慮就不可能送到拍賣,「紙箱要錢、運費要錢,會冒這個險?」農民甚至有時候還會自己花錢送質譜化學快檢,就算不是每批都這樣做,但也會抓經驗。
廖姓農民說,現在量多「是事實」,尤其疫情因素,團膳業者、農企業叫的量都變少,價格也不好,「我們也沒人在哀哀叫,就自己承受」, 因為「菜價就像愛情一樣,有時候你付出的愛收不回就當作失戀,之後再尋找下一個會更好」,如果政府「講量多我們自己吞下來」,本來就沒說一定要穩賺,但現在又說藥殘、又說品質不佳,「搞得好像都是我們的錯」。
雲林青農聯誼會長陳鳳義說,現在葉菜過量,消費者已經不買了,但政府又說農藥超標,會讓消費者更恐懼購買,目前明明是消費端出現問題,尾牙、餐廳受疫情影響叫貨量少,民眾也降低外食頻率,「這就是真的沒辦法」,也沒有農民因此要求政府要強力介入處理,因為這是農民自己要去承擔的責任,不會說價格不好就怪政府,但是政府處理這件事的方式真的不恰當,很像給農民貼標籤。
陳鳳義說,現在蔬菜進去市場要排隊,很多菜車沒有冷凍設備要在外面曬太陽,「有的已經排一天、有的排2小時」,但這種天氣就算只排2小時蔬菜也會黃掉,這些都是已經存在的事實;有些貨進入市場賣不掉,是因為已經黃化沒有商品價值,北農銷毀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也可以老實跟農民說市場消費端無法成長,所以不要再送來北農,反正農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量多價跌,但不要怪到農民用藥上。
陳鳳義說,小葉菜類是短期作物,過了之後農民也會自動調節,問題不大,但北農現在對外說是農藥問題,「消費者不會怕嗎?」外界看到銷毀照片,會誤以為「原來農藥超標蔬菜一天就有那麼多」,反而有不好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