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儲蓄才不枉此生 專家︰死前把財產清零 及早贈予下一代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1230

花光儲蓄才不枉此生 專家︰死前把財產清零 及早贈予下一代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2/30 21:30

最後更新: 2023/12/31 08:26

分享:

分享:

你的遺產都是你做過的白工 通脹時代,死前請將財產清零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回望這一生,似乎並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

對沖基金管理人Bill Perkins提出了一個完全顛覆傳統的觀點︰死前財產清零(die with zero),並風靡理財界。他建議人們用積纍人生體驗替代積纍金錢財富。

這並非鼓勵讀者超前消費,而是學會儲蓄與花銷之間的平衡——我們賺錢,不就是為了更好的人生嗎?要懂得賺錢,更要懂得花錢,享受它帶來的好處。某種程度上來説,那些帶不走的財產也意味著我們被浪費的、本能用於享受的時間。

來看看Perkins是如何做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花光所有積蓄。

抓住體驗人生的窗口期

初入社會,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節衣縮食,只為多儲些錢的經歷。日日食麥當勞、兩餸飯,延緩賬戶數字的減少速度,Perkins也是亦然,初入華爾街的他作為底層員工,連購買地鐵月票都要精打細算,否則直接月薪清零。

如今,Perkins回想起這一切卻覺得不值︰如果人工會隨著工齡增長,也許未來你一個月存的錢已經能抵現在半年存的錢,你又何必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用這些杯水車薪去透支未來的焦慮?完全是本末倒置。

Perkins提出了他的核心觀點︰人生的總和,就是體驗的總和。

在最年輕的時候延遲滿足,錢不見得能存到多少,體驗人生的窗口期卻確確實實地錯過了——年輕力壯時才是金錢能發揮最好效益、最適合體驗生活的時候。Perkins在華爾街底層掙扎時,他的朋友卻依然辭職借貸環遊世界——這成了朋友一生的財富。而當Perkins數年後想要效仿時,卻發現太多現實因素使得他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健康、時間、金錢是獲得人生幸福感的三大要素。步入暮年,即便金錢數字依然在增長,但健康與時間不再,即便是有錢,某些體驗卻再也買不到了。多少富豪在暮年一擲千金只為了晚幾天拔管——但這樣真的值得嗎?

未清零的財產,都是你浪費的生命活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一定要清零財產,才算是好好享受到人生?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很樸素的道理。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時間換取金錢,但Perkins則更加直接,他表示,工作就是在用生命活力交換金錢。

Perkins在書中以遺產數倒推,假設一個人死後留下13萬美元遺產(約102萬元),且不論這些錢用於消費能買到什麼、用於投資能增長多少,以此人的時薪水平計算,相當於整整兩年半的時間都在打白工,換作是你,你願意嗎?

Perkins表示,這就是他提出死前財產清零的意義。

為了不浪費生命,請在離世前盡可能地用完所有儲蓄。

如何「遺產清零」?

清楚概念後,如何執行至關重要,Perkins也就此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量化你的壽命

死前財產清零——那麼我們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究竟能活到幾歲。但Perkins也知道,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樣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在去世之前把前全部花光,因此晚年淒慘。

Perkins建議人們去預估自己,甚至人類能活到的最長的時間。例如100歲——足夠覆蓋你的人生,並以此開始規劃你的消費與儲蓄。

此外,Perkins認為選取一個合適的年金保險也可以消除人們對該計劃的擔憂。由於人類活到100歲以上的概率極低,他認為購買年金保險是比留下大量緩衝基金更有效率的保障方法。

  • 在該給錢的時候把錢給孩子

遺產清零,孩子怎麼辦?Perkins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給孩子錢財和「遺產清零」並不矛盾——因為你需要在離世之前,就逐步將財產分配給孩子。

Perkins表示,你需要在錢財能為孩子最大化助力的時候將其給後代,而不是等到你死後以遺產的形式給他們。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的數據顯示,60歲是人們最常收到遺產的年紀。

然而,資助孩子的黃金時段是26歲到35歲之間——太晚收益較小,太早則會造成浪費,因為你的孩子同樣也遵從著30歲是金錢效用最大化的年紀的規則。

  • 明確人生時間表 找到凈資產峰值

Perkins建議為你從現在到死亡的人生規劃一張時間表,間隔為5~10年。每個間隔都是一個時間段,你需要思考在每個階段最想擁有的體驗——也許是活動、也許是事件。

這與所謂的遺願清單恰恰相反——遺願清單只是在去世前對為想做的、沒做的事情的單一説明,而這張人生時間表則能讓你從現在開始,更加積極主動地踐行自己的人生。

找出你沒有抓住的、對你來說風險很小的機會。永遠記住,年輕時比年老時把握更多的機會。

「審視阻礙你前進的恐懼,無論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不要讓非理性的恐懼阻礙你的夢想。認識到每時每刻你都可以做出選擇。你所做的選擇反映了你的優先事項,所以一定要確保你是有意做出這些選擇的,」Perkins表示。

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明確自己的凈資產峰值,這通常出現在45~60歲之間。傳統上,人們會持續增加自己的凈資產直到停止工作,但為了實現資產的充分利用,你必須更早地花掉你的積蓄,你需要一個訊號提醒自己轉變開支模式。凈資產峰值便是一個信號,一旦你觸及到了這個點,就可以開始著手減少開支。

撰文:涂宇佳

相關文章:

盤點豪門遺產糾紛 換你能活到第幾集?精神控制、養子奪權、與貓爭產

40歲前應該儲幾多錢?專家:目標是你年薪3倍 5大部署為退休鋪路

你並非想像中那麼貧窮(或富有) 財務顧問:你睇人好、人睇你好 最緊要自己夠用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