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理賠聯盟服務鏈上路,發揮多元創新可行性

0
857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保險保全理賠聯盟鏈服務在今年7月正式上線試辦,首波有11家產、壽險公司參與,更有8家壽險公司會陸續加入,初期先以變更姓名、身分證字號、保單地址、電子郵件、電話等基本資料,以及醫療保險金理賠申請為適用範圍,試辦時間為期6個月。

保險業在很多創新發展面向上,大眾印象中總是都落後於銀行,就好比純網路銀行已經開放了,但大家才開始討論純網路保險公司;前陣子從英國開始流行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也一樣,銀行端已經如火如荼進行,也才慢慢有人開始談開放保險(open insurance)這件事。

以目前火熱的開放銀行風潮為例,開放銀行分成3階段,第1階段公開資料查詢已經進行中,預計今年第3季可以進入第2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已有數家銀行準備進入試辦。如果把這次保全理賠聯盟鏈與開放銀行聯想一下,從7月1日開始,由保險業者自發,加上金管會加持與支持,壽險公會進行試辦的11家保險公司保全理賠聯盟服務鏈,反而讓保險業在開放保險進程上,有了一個超前開放銀行非常好與快速步上軌道的契機。

「資訊孤島式服務」已不符合實際需求趨勢

所謂開放保險,其概念是個人在任一家保險公司只要有交易,就會產生很多交易資料存放在保險公司,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握有客戶與自家公司往來的資料,但卻無法掌握客戶在其他金融機構所有交易過程的資料,所以即便保險公司願意提供整合性服務,也只能提供片段。

但過去由於個人資料保護問題,而產生的「孤島式服務」,逐漸已經不符合實際趨勢,因為獨立服務已無法有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保戶想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金融服務,勢必要走向開放金融(open finance)這一條路。

在國際上,開放金融大家已經熱烈討論許久,也有談過API經濟學,但在保險領域卻沒有什麼進展,這次的保全理賠聯盟服務鏈,其概念就像是回歸到一個客戶對自己個人資料的自主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轉變與機會。

我們如果持續購買了多張保單,後來可能會搞不清楚自己買了哪些保險,或者是保障的細節。未來我們透過功能愈來愈齊全的保全理賠聯盟鏈提供服務,消費者會立刻有感覺,只要向其中一家保險公司申請一些項目變更,其他有加入這個服務機制的保險公司,資料就可以一併變更,會減少非常多的成本;同理在理賠上,也可以做到只要向一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這家公司可以在客戶同意授權的情況下,把客戶的資料轉送到其他保險公司去,同步進行申請理賠的通知,各家保險公司就可以主動進行理賠。

打破資料藩籬,為創新注入新可能

接下來,就要進行所謂保單整合,透過這樣的平台,得以交換各家保險公司的投保資料,可以查詢所有的承保項目,以及客戶未來的保障需求分析等。藉此機制,已經打破各家保險公司在資料上的藩籬,這會引領出未來很多可能產生的創新活動。

舉例來看,以對照開放銀行的概念,未來可能也會有很多第三方業者(TSP)加入,隨即會產生非常多我們可能意想不到的服務,透過這些資料的整合與交換,未來的保險服務市場將會很熱絡。除了保險公司會提供服務外,還有其他第三方,會在我們客戶的授權同意下,取得更齊全的保險公司資料,進而進行更多的整合性服務。

就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保單比較、保單需求缺口分析,代為做理賠的試算與分析等,上述都可以透過一些創意方式,去進行各項聯結;再者,如果未來各家保險公司都開放他們的API,與很多異業做結合,進而便可以在很多營業活動中,直接透過資訊的開放,協助客戶做投保服務與其他服務機制的建置,就如之前金管會開放異業也可以銷售保險是一樣的道理。

保全理賠聯盟鏈服務上路後,可以期待未來有很多新機會的產生,對消費者也好,對第三方服務者也好,甚至對保險公司也好,勢必會帶來多贏局面,協助我們的金融市場更開放,保險公司也可藉此得到更多的曝光與機會。

而消費者是最大的獲利者,他們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服務,畢竟大多數的消費者都不只跟一家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便可以從這樣的開放金融、開放資料的架構下,得到更好的服務。不過在此趨勢下,未來仍需要持續關切個人資料保護及資安等各項問題,不得輕忽。

本案中政策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這次保險局非常支持這個計畫,也讓業者更加積極試辦,希望能在試辦中,把細節更優化與更符合相關法規的要求,並仔細體察消費者需求。政策上如果能引導業者全數參與,將更能彰顯這個服務的完整性。(採訪、撰文◎侯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