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的意義在於「讓身旁的人好好地活下去」

文◎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2781

人身壽險的重要性,是為了解決保戶走得太早及責任未了時所面臨的難題,保單上指定受益人的部分,還能夠充分展現要保人真正想要照顧、愛護的人,進而不造成家人或是下一代兒女的負擔。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然而我們對於人的離去往往避諱不提。事實上,無論身在哪一個階段,一份壽險規劃保障,能使人在離開之後,留愛給家人,對於有家庭責任的人來說,壽險更是不可欠缺的保障,在保險規劃裡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保險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三商美邦人壽黃昭琪經理談到,人的一生中可以簡單地歸納出3大風險,分別是「走得太早」、「活得太久」,以及「想走時卻走不了」。當人在年輕時離開,會帶給家人痛苦;壽命比預期來得長時,自己會受苦。許多人覺得長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其實不是必然,假如晚年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又面臨身體上的許多病痛,反而會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苦悶;再者,若有朝一日身體機能已不堪使用,僅倚靠維生系統維持生命,面臨到想走卻走不了之際,便會造成自己及家人相當大的負擔。

  人身壽險的重要性,是在於為保戶解決走得太早及責任未了時所面臨的難題,保單上指定受益人的部分,還能夠充分展現要保人真正想要照顧、愛護的人,進而不造成家人或是下一代兒女的負擔。留一份愛給自己所在乎、放不下的人,這樣的精神是大多數投資工具無法取代的。

不同族群,規劃相應的保障

  黃昭琪從事保險已有超過20年的資歷,她認為身處人生不同階段,要以不同的保險相應。從業初期,身邊的朋友大多為單身、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保障規劃以保費較低的定期險、意外險,搭配基本的醫療險為主。她表示,在客戶自身能力考量下,會告訴他們「先求有再求好」,等到收入提升後,再提供更多層面的保障規劃,在客戶的信任及認同下,建構更健全的保障。

  當客戶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時,黃昭琪會以終身壽險或是終身健康險,幫助客戶做好風險規避,部分終身醫療險還能夠返還保費,客戶在世時若沒有得到理賠,離開後得以提供客戶家庭經濟援助。

  6年前,黃昭琪希望自己能夠服務到更多的客戶族群,選擇加入獅子會公益團體,結識了許多不同領域的企業家及成功人士,對這些高資產族群而言,主要會遇到2大財務問題,分別是財產保全以及財產安全轉移。黃昭琪透過和客戶溝通並加以需求分析,幫助他們建構更齊全的保障規劃,近幾年成交的單件平均保費也因此上升許多,質量也有所提升。

  去年雖然新制門檻法則上路,但是黃昭琪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達到從業以來業績的高峰。她提到,保險公司調整商品結構,希望朝向提高保障、降低儲蓄比重的方向發展,對保險公司的財務安全,以及個人銷售其實帶來正面的幫助,過往民眾平均保額偏低,大多數民眾也多以高利差、低保障的儲蓄險商品為主。在制度改革後,公司設計一系列的商品,讓商品轉型為定期壽險、連結基金平臺的投資型保單,讓客戶能夠善用低保費、高保障的特性,進可攻、退可守。

  進可攻是在客戶責任未了的情況下,讓客戶得到足夠健全的保障,退可守則是代表在人生的奮鬥過程中,當孩子長大、貸款繳清時,保險公司會將已繳保費扣除各項費用,同步連結基金績效,在長期定時定額的績效值當中,轉變為退休金使用。

用一隻筆引導客戶正確的觀念

  很多年輕人及民眾並不瞭解保險的功用,認為壽險的身故保障是他人在受益,何需花一筆自己用不到的錢?黃昭琪說,這其實是普遍大眾的誤解,假如某天人離開時,有一筆喪葬費用需要支出,給付金便是由自己先行使用後才留給受益人,再深入去想,通常受益人正是自己在人世間最深愛、最放心不下的家人。

  黃昭琪談到,向客戶談及人生保障的重要性時,會以一枝筆垂直地畫出一條生命線,生命線的右手邊是高額的保障,也是我們對家庭應盡的責任,當生命不幸殞落時,這一筆高額保障可以實踐對家人的承諾;生命線的左手邊則是繳滿20年或30年的保單,擁有高現金價值,當罹患重大疾病或癌症時,這一筆為數不小的資金,正可以運用它們來做醫療上的給付,倘若自己高壽,但是經濟狀況、事業發展沒有那麼理想,也可以拿來作為退休金,確保自己晚年時的尊嚴。

  因此,壽險所涵蓋之範圍,是人生任何一個階段都需要的。人身壽險保障又可分為定期及終身,定期壽險主要是用來彌補特定期間內的死亡保障,商品的特性為低保費、高保額,例如新手爸媽或是有高齡的父母需要奉養的族群,抑或是背負房貸、車貸、創業貸款等資金並不寬裕的族群,如果有一天家庭的經濟支柱離開人世,即可運用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金,幫助家人面對未來的經濟壓力,使他們免於恐懼;終身壽險保費比較昂貴,端看個人能力去做衡量及規劃,適用於希望能終身擁有保障的族群,通常按照費率繳滿20年後,就可以擁有終身的保障。黃昭琪補充,定期壽險可以把它看成類似租房子的概念,當自己能力足夠的時候,再來「買」終身壽險,兩者間也可以搭配組合其他險種使用。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