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语言的影评 (33)

《再见语言》的一种猜测
戈达尔的电影真是太难看懂了。本身能看完电影本身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即使看完了也不知道想说什么。真就是一脸懵逼。 下面是我的猜测。 从狗子的视角来说,人类的语言听起来可能就像我们听到电影里人物的台词一样,没有"意义"。这里的没有"意义"指的是在当前语境下的无意义。在...
(展开)

大师的世界,现实的装X
剧情没有,对白乱说,画面高频闪动的高对比度的色块…… 完全想象不到戛纳电影节为什么选它入围主竞赛单元。 而最可怕的是它还是2014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影片!!! 在阅读了很多影评后,我释然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导演是新浪潮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 ...
(展开)

大卫·波德维尔论《再见语言》:戈达尔对3D电影的探索【译】
作者:David Bordwell (http://www.davidbordwell.ne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戈达尔又开始制造麻烦了。《再见语言》(2014)在美国市场的表现,要好过他过去三十年来制作的任何一部电影。它每次放映的平均价格是13500美元,大约是《死亡占卜》(2014)的双倍,这部影...
(展开)

再见语言,我想成为一条狗去感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晃动,黑白,彩色,跳接,没有转场,黑白转场。 感知,客观,主观。狗去感知。狗可以感知一切。在不需要语言的前提下。 没有语言,没有孩子,想有只狗。因为狗懂得一切。狗因为是裸露的,所以它并没有裸露。 做爱,不做爱,抗拒做爱。 编写一个悲伤的故事,没有细节,没有起承... (展开)
《再见语言》:在沉睡的河流中看见深渊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128.html] 他看来很抑郁,他梦见了马克萨斯群岛,就像杰克·伦敦的小说里写的一样。 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对话,可是那本书是合着的,句子在里面,段落在里面,像杰克·伦敦小说一样的故事也在里面,而那个忧郁的他也一定在里面...
(展开)

再见语言,再见存在,再见内心
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小众独立电影,或许更多人尊崇戈达尔,崇拜的是戈达尔早年的影像学、叙事学的高超技艺,而今天,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还会再在乎用各种功名利禄、利益化、技术化的手段来炫耀自己,还会像我们很多所谓电影“大师”一样以前辈自居于故事,以科班自居于...
(展开)

再见吧语言,无用的东西!
这部电影从2014年一直拖到今天才看,觉得看得晚了,不过我会二刷、三刷,四刷、五刷.....刷刷刷刷,无穷匮也! 首先,觉得《刺客聂隐娘》是无聊电影甚至是垃圾的朋友,就不要来看这部电影了,因为你看了同样会觉得这部电影很无聊、垃圾,所以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了。 ...
(展开)

Goodbye to "Langue", but not "parole"
觀影時,筆者對港譯片名《告別言語》的理解比較廣義,如果依索緒爾的分類法,電影應該譯作《告別「語言」》(Goodbye to "language" or "Langue")而不是《告別言語》(Goodbye to "parole"),在這個語境下,語言可泛指電影語言、人同人溝通的語言,而不局限於音義結合體的語言。 ...
(展开)

Enemy of Narrative Films and 3D Technology
I have to disagree with all kinds of short descriptions that tell us about the story in this film--because there is simply no story, or to say, everybody sees a different story. Different from his early films in which we can still figure out fragments of na...
(展开)

b格再窥(前4分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以疙老招牌式的黑底白(红)字幕牌开始。 第一张,黑底白字: tous ceux qui manquent d'imagination se réfugient dans la réalité 英文翻译的字幕: Those lacking imagination take refuge in reality 那些缺乏想象的人避难于现实中 期间穿插并最后重叠其上有红字A...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