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宣佈辭任保守黨黨魁 留任首相直至選出接班人

約翰遜

圖像來源,Reuters

在超過50多名內閣成員和高級官員辭職施壓後,英國執政保守黨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周四(7月7日)終於表態,辭任黨魁,但將留任首相直到選出接班人。

他在首相府公開講話說,保守黨議員已經清晰地表示,需要新的領導人。他說,新黨魁的選舉工作應該從現在就開始,進程時間表將於下周公布。

他還說,無論最終誰將出任新首相,他將給予全力的支持。

英國首相由執政黨黨魁出任,因此約翰遜今天辭任黨魁也就意味著他終將離開首相一職。但是保守黨內部也有人呼籲,他應該同時辭任首相。

音頻加註文字,從倫敦市長,到脫歐領袖,再到應對疫情和派對門,我們回顧下他下台的真正原因。
跳過 Twitter 帖子, 1
允許Twitter内容

此文包含Twitter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Twitter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結尾 Twitter 帖子, 1

政治誠信

過去半年,約翰遜經歷了新冠疫情期間的「派對門」醜聞的衝擊,不得不面對黨內的不信任投票。他雖然僥倖贏得了不信任投票,但最新曝光的保守黨議員性騷擾事件,成為壓垮他政治誠信的「最後一根稻草」。

約翰遜承認,他在2019年就已經被告知保守黨議員克里斯·平徹(Chris Pincher)性騷擾指稱,但仍然任命他出任副黨鞭。他為此道歉。

這引發了執政保守黨政府內閣重臣的一連串辭職,其中包括堪稱首相左膀右臂的財政大臣裏希·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和衛生大臣山吉·賈維德(Sajid Javid;賈偉德)。

衛生大臣賈維德在英國議會宣讀辭職信時表示:在忠心和誠信之間,我選擇了誠信。

line

BBC中文相關報道:

line

「看守首相」

約翰遜辭職不離任的決定在保守黨內部引發不同的反應。支持者認為他決定正確;反對者質疑他作為」看守首相「還能堅持多久,認為他盡快辭去首相一職更符合國家、選民和保守黨的利益。

而且,最近兩天保守黨政府官員接二連三地辭職,使得首相疲於應對填補官位空缺。

英國最主要反對黨工黨領導人斯塔莫爵士警告說,如果保守黨不立即「放棄」約翰遜,工黨將為了「國家利益」發起不信任投票。

斯塔莫爵士說:「我們不能繼續讓這個首相拖著不走幾個月的時間。他需要全退......他給國家帶來了謊言、欺詐和混亂。」

英國另一個反對黨自由民主黨領袖埃德·戴維爵士(Sir Ed Davey)說,長期以來,約翰遜顯然「不適合領導我們的國家」,「公眾不會原諒保守黨這麼長時間撐他」。

蘇格蘭首席部長兼蘇格蘭民族黨領袖斯特金(Nicola Sturgeon)發推特說,人們「普遍感到鬆了一口氣,過去幾天和實際上過去幾個月的混亂局面將結束。」

曾經擔任約翰遜顧問的康明斯(Dominic Cummings)公開表示,保守黨不應該讓約翰遜繼續留任首相,「應該馬上讓他走,他留下只會造成殘殺,他到現在還在拖延時間,想方設法留下來。」

約翰遜與脫歐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約翰遜的脫歐立場使得他在歐洲政壇少有支持者。

由保守黨後座議員組成的1992委員會多位成員呼籲,首相應該立刻換人。

英國選民都在關注,執政保守黨為了國家和黨的利益,是否會向約翰遜施加更大的壓力,讓他立刻「全退」。

國際反應

約翰遜辭職在世界各國都迅速成為媒體報道的新聞。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約翰遜真的不喜歡我們,我們也不喜歡他」。

佩斯科夫說,他希望約翰遜的接班人「做事更為專業」 ,「通過對話做出決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告訴記者,約翰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說約翰遜下台故事的寓意是|「不要想方設法摧毀俄羅斯」。

約翰遜訪問烏克蘭基輔與澤連斯基一起的資料照片

圖像來源,Ukraine Government

圖像加註文字,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約翰遜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與約翰遜建立了密切關係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約翰遜宣佈辭職後曾致電給他。基輔官員表示,烏克蘭領導人表示對約翰遜的離任感到「傷心」。

澤連斯基表示:「不僅是我,整個烏克蘭都對你寄予同情。」澤連斯基還感謝約翰遜為幫助烏克蘭而採取的「果斷行動」。

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也在一份聲明中讚揚了即將卸任的英國首相:「我們將永遠記住他在四月仍然黑暗的時刻對烏克蘭的訪問。約翰遜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並凖備為他所信仰的事業承擔風險。」

但他的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上感謝約翰遜「不顧導彈襲擊,第一個到達基輔」,並「始終站在支持」烏克蘭的最前沿。

在華盛頓,美國總統拜登讚揚了美國和英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仍然牢固而持久」,表示希望繼續與英國保持「密切合作」,但避免提及鮑里斯·約翰遜本人或他的遺產。

美國總統拜登說:「我期待在一系列重要優先事項上繼續與英國政府以及我們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

除了俄羅斯,批評約翰遜的還有歐洲議會前英國脫歐協調員蓋·維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他說,約翰遜的任期正以「羞恥的方式結束,就像他的朋友特朗普一樣」。他還表示,「歐盟與英國的關係因約翰遜選擇脫歐而大受影響。」

歐盟前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說,約翰遜辭職「開啟了歐盟與英國關係的新篇章」。他希望這種關係「更具建設性,更尊重所做的承諾,特別是在北愛爾蘭的和平與穩定方面,並且更加友好」。

愛爾蘭總理邁克爾·馬丁(Micheal Martin)也將約翰遜辭職視為重新調整與英國關係的機會。馬丁在一份官方聲明中承認,他「並不總是同意」約翰遜的觀點,稱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最近一直緊張和受到挑戰」。

「我們現在有機會回歸真正的伙伴關係和相互尊重精神,這是支持《耶穌受難日協議》(也稱《貝爾法斯特協議》)成果所必需的。」

分析評論

BBC歐洲事務編輯卡提雅·阿德勒(Katya Adler)報道說,約翰遜辭職,歐洲大陸很少有人會流下不捨的眼淚。歐洲政界人士指責他在脫歐問題上虛張聲勢。他們指責他沒有對英國人民誠實地說明脫歐的真實含義。

BBC在新加坡的記者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報道說,約翰遜辭職的消息在澳大利亞、印度、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是大新聞,這些國家與英國都有歷史淵源而且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都承襲了英國的議會制度。

但約翰遜一直拒絶辭職讓評論人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英國向世界其他國家發出了有關民主狀況的什麼信號?「許多人在想,這是不是民主制度的緩慢消亡?」

「還有人擔心,鑒於烏克蘭的戰爭,這可能會影響地緣政治,以及這是不是西方國家再次分心,不再重視亞洲各國政府關注的如生活成本、通貨膨脹和中國在亞洲不斷上升的影響力等最為關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