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通膨讓生活快過不下去,2023 愈演愈烈的英國罷工潮|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換日線

低薪、通膨讓生活快過不下去,2023 愈演愈烈的英國罷工潮

低薪、通膨讓生活快過不下去,2023 愈演愈烈的英國罷工潮

今年二月時,倫敦街頭的罷工人潮。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在英國當地的罷工行動剛開始出現時,可能還會獲得許多人的同理。然而,隨著罷工逐漸常態化,民眾開始逐漸變得無感,也甚至開始質疑勞方的罷工行為,是否真能為其爭取到更好的薪資報酬。

英國的許多行業約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因為薪水及退休金議題,開始醞釀一波又一波的罷工。從 2022 年開始的嚴重通貨膨脹,更將這股罷工潮推向另一個高峰,從火車、英國醫療系統(NHS)、郵政等與民生相關的產業,也紛紛加入罷工的行列。

進到 2023 年以來,這股罷工潮似乎沒有趨緩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各級老師、公車司機、司法人員,乃至於公務員也紛紛加入罷工的行列,並在 2 月 1 日迎來總共近 50 萬名勞工的大罷工。

BBC 甚至已經為大眾整理了一份各行業預告的罷工日程表,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或者祈禱自己不要剛好在罷工的那天,有什麼突然的需要。眼看英國罷工問題時不時上演,這些罷工的各行各業都有些什麼訴求呢?英國政府該如何回應這些訴求,以及英國社會又如何看待罷工呢?

大罷工潮的原因與訴求

罷工的根本原因無他,當然就是希望能夠有更合理的薪資待遇。雖然英國企業也是幾乎年年都調薪,但在去(2022)年,一整年英國通貨膨脹高達 10.7% 的背景下,只要調薪幅度低於這個數字的行業,就等於是實質減薪。

以邊境移民官為例,工會要求調薪 10% 以追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但去年實質的調薪幅度僅為約 3%,導致邊境移民官員才決定加入罷工的行列。「司法體系無法在缺乏資金的狀況下的正常運作。」服務於司法系統長達 26 年的 Saul Brody 如此表示

因為薪水的漲幅不符工會的期待,才導致罷工的發生。圖/Shutterstock

另外,在疫情期間最為辛苦的護理師,則要求接近 20% 的加薪幅度,而政府只能提供大約 5% 的調薪。「政府官員為我們鼓掌,但在談到薪資時卻無所作為。」這是一名參與罷工的護理師 Annette Heslop 在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訪問時做出的陳述。其他各行各業也各有各的辛酸,因此不得已採取罷工這個激進的手段,希望能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待遇。

鞭子與蘿蔔並行的英國政府

面對幾乎各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接踵而至的罷工潮,焦頭爛額的英國政府一方面盡量與各個產業展開協商,另一方面卻也正在進行「反罷工法案」的立法,希望能透過法律手段來抑制罷工潮。

以最受到矚目的護理師業為例,在 1 月初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就做出承諾:「我們會盡快提出新的方案。」但在「新的方案」這個模稜兩可的詞彙背後,保守黨政府卻在推進「反罷工法案」的立法程序。

該法案將會規範即便在罷工時,依然必須確保能夠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同時也給予雇主能夠合法解雇不願在罷工期間配合上班的員工的權力。不過,其中到底何謂「最基本的服務」,以及這個法案所規範的行業有哪些,其實都缺乏更多細節。

保守黨政府承諾會提出「新的方案」,然而其卻在背後推動「反罷工法案」。圖/Shutterstock

無論如何,政府有想要推動這個法案的意圖,已經足以讓英國的輿論展開激烈的辯論。支持法案的人認為:即使罷工,也不應該讓有急需的病患叫不到救護車。只是在另一方面,左派工黨則直指這個法案是「現代英國最無可辯駁又最愚蠢的法案。」

無論這個法案最後究竟通過與否,在尚未完成立法程序的當下,面對眼前的罷工潮,這個法案並沒有任何規範的效果。

漸淪為「歹戲拖棚」的罷工,何時落幕?

面對不同行業的罷工行動,英國民眾在調查中的支持度也有所不同。在疫情期間,勞苦功高的護理師,雖然要求的加薪幅度高達近 20%,但還是有 65% 的民眾,願意支持護士的罷工行為;但大學員工的罷工卻只獲得了 36% 的支持度。

同時,也有一些輿論表示英國老師的薪資待遇,已經優於其他歐洲國家。如果還是想要爭取更高的薪資,恐很難獲得社會認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文報導中的調查對象是擁有 15 年教學經驗以上的資深教師。面對年輕教師薪水偏低,且需要負擔更多教學/行政責任的現況,則未有過多的著墨。

最後,從筆者個人與身邊朋友的觀點來看,對當前的罷工潮也產生了一些疑問。首先是關於手段的問題。以火車罷工為例,其實從去年夏天開始,英國火車業就斷斷續續的在周末不斷有罷工的情況發生,也確實影響了許多人的洽公/旅遊行程,像是筆者就曾經花了 5 個小時轉車與等待,才從倫敦回到牛津,而這原本的車程應該只需要 1 個小時。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樣的罷工行為還會獲得許多人的同理,但隨著罷工逐漸常態化,民眾開始逐漸變得無感,也甚至開始質疑:這樣周末罷工,周間上班的罷工模式到底能不能為員工爭取到更好的待遇?

當罷工變成常態時,民眾習以為常時,罷工的意義便隨之消失。圖/Shutterstock

如果可以,為什麼這種間歇性的罷工持續這麼久,卻依然未能見效;如果不行,這樣的罷工到底意義何在?換言之,如果勞方無力祭出更強而有力的手段,例如直接讓英國鐵路運輸徹底停擺 1 個月,來逼迫資方妥協,隨著時間的推移,勞方可能會逐漸失去社會輿論的支持。

無論如何,英國各界逐漸燃起的罷工潮,已經徹底地影響了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且愈演愈烈。延續筆者之前文章的觀點,若英國政府無力扭轉逐漸走下坡的經濟情勢,從根本面改變財政短絀的現況,即便這股罷工潮雖然惱人,現階段似乎仍看不見終點。

執行編輯:曾聖軒
核稿編輯:梅緣緣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兔兔飼養知多少?打造共好生態圈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