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台南地震 救災團隊終於不必再「不眠不休」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9,353

3年前的台南地震 救災團隊終於不必再「不眠不休」

這路口怎麼有點眼熟,好像哪裡見過?我回到維冠大樓倒塌遺址,無意間聽到過路者的討論。這也難怪。這裏已夷為平地,清理乾淨,不復見當時瘡痍。那場地震,即使曾造成台灣近二十年來最嚴重的傷亡,可能不久後就會在你我腦海裡變得模糊難辨。對於災難,我們學習很少,遺忘很快。但也因為如此,格外需要重提這段歷史,格外需要檢視。

相較於1999年的集集地震,2016年台南地震的災難應變有什麼改變?集集地震後,台灣的災難醫學領域有許多觀念進展,相關的教育訓練也更為普及。在某些層面,台南地震驗證了這些變化。災難應變管理的精神,很快便貫徹在台南地震的現場應變,統合了不同體系的醫療團隊。醫療站設置,執勤醫護輪調,病人動線規劃,現場緊急救護,資訊通報等等面向,都得以有效管控,好提供傷病患完備的醫療服務。醫療團隊和行政系統的互信,是應變管理的基礎。這種互信,必須依賴長時間的培養和磨合才能擁有,不同體系在承平時期的聯合規劃與演練相當重要。

台南地震災難應變的另個特殊處,是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心理健康獲得重視。新聞媒體常報導,現場工作人員不眠不休搶救讓人感動。但大概很少人會去反思,「不眠不休」雖然感人,卻不是適當的做事方式,反倒可能造成工作人員甚至病患的危害。台南地震,在初期便建立緊急救護與現場醫療的輪勤制度。救災人員在地震倒塌大樓挖掘作業的呼吸道防護,以往不曾受到關注。但鑑於2001年紐約世貿大樓倒塌的經驗與研究,救災人員在粉塵暴露後產生種種慢性肺部疾病,我們也很快地推行呼吸道防護的措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工作人員的心理支持,往昔也頗為忽視。災民和親友在災難時承受的精神壓力,也可能出現在工作人員之間,甚至造成心理創傷。工作人員可能並不自覺存有這些負擔,即使體察了心理壓力的症狀,也很可能不願意,或是不知道,尋求協助。台南地震之後,我們在救災救護人員之間推廣心理衛生教育課程,希望災難應變的心理健康更受到重視。

台南地震也出現我們不曾仔細思考的議題。現代家庭多有貓狗之類的寵物,也很常將寵物視為家庭裡不可分割的一份子。維冠大樓倒塌,頗有寵物貓犬脫困。大樓內原有一間以龜蛇之類為主的爬蟲寵物店,因此也有不少蛇類救出。動物在災難時間的處置,應該也是台灣之後應該要討論的題目。寵物議題,其實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撤村行動,就已漸漸受到國際關注。

非政府組織,特別是宗教團體,在台灣救災歷史扮演要角,也貢獻良多。但在緊急狀況,這些組織與團體在災難現場的作為,也應該有所規範。這大概還需要更多對話與公眾討論,才能形成共識。

災民的暫時居住所,在台南地震並未造成明顯問題。但在其他狀況,大規模的暫時居住所可能有所需要,相關的公共衛生管理也需籌劃。高齡與幼兒的居住環境,尤需慎重。台灣近年不曾發生2005 年美國卡崔納颶風疏散數十萬人的災難,因此對於大規模疏散的規劃頗為薄弱,這恐怕也需要討論。大規模遺體的處理,大概更少人願意觸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018年花蓮地震,也造成顯著傷亡。在2016年台南地震與2018年花蓮地震之間,政府或民間,甚至是個人,曾有過哪些觀念啟發,曾有哪些改善作為呢?之後呢?

來做個小練習。你的家庭,飲食或電力之類的基本需求,如何在外界完全斷絕的狀況下撐過一週?如何前往你家附近最近的公共避難所?如果電話和電子通訊完全斷絕,你和其他失散的家庭成員如何找到彼此? 

(本文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2016年台南震災現場醫療總指揮官)

推薦閱讀:

921、邱小妹人球事件促成制度改變!若能從經驗中學習 這些生命便沒有白白逝去

出國怕遇地震 事前可做4件事

花蓮地震後,除了難過與惶恐,我們還能做什麼?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