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可致癌?】港專家教買較淺色咖啡產品 星巴克:正了解事件

【咖啡可致癌?】港專家教買較淺色咖啡產品 星巴克:正了解事件

撰文:陳芷昕 陳倩婷
出版:更新:

咖啡經過高溫烘焙而產生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丙烯酰胺 (Acrylamide),美國加州洛杉磯法院法官裁定,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Starbucks)與其他咖啡公司,於該州售賣咖啡產品時,一定要在產品上貼上可致癌警告標籤。有港專家指出,丙烯酰胺對人類的影響仍有待研究和觀察,若有疑慮可選購較淺色的咖啡產品,丙烯酰胺水平會較低;食物安全中心過往曾化驗食物中的就丙烯酰胺,結果顯示薯片的含量較高。
香港星巴克未有表明會否跟隨,公司稱對食物及飲品安全有嚴格標準,公司正密切關注及了解事件。

加州法院裁定咖啡公司需在產品上貼上可致癌告示。(視覺中國圖片)

位於美國的毒物教育研究機構在2010年控告星巴克(Starbucks)在內的數十家公司,沒有足夠標示通知顧客,所販售的產品中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丙烯酰胺 (Acrylamide)。美國洛杉磯法院法官最終裁定咖啡公司需在當地銷售的產品上貼上警告標籤,涉案的罰款或以百萬美元計算,各公司或控方可於4月10日前提出上訴。

據世界衞生組織指引,致癌物分4類,其中第1類是明確會令人體致癌物質,如甲醛、苯芘等,第2類則是可能會致癌的物質,當中2A級即動物實驗證實致癌,但未有人體研究實證,丙烯酰胺便屬這個級別;以及2B級即動物實驗和人體研究均未有實證,致癌可能性較低的物質。

陳子聰認為丙烯酰胺對人體的影響仍有待觀察。(受訪者提供圖片)

食品毒理學講師:暫未有令人體致癌研究印證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講師陳子聰指,目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列為2A級別,即有可能致癌的物質,惟目前只有動物實驗研究發現會致癌,暫時未有人體研究支持。他補充,在動物身上試驗的丙烯酰胺劑量,較一般人的食用攝取量高,又認為丙烯酰胺對人類的影響仍有待研究和觀察。

就加州法院今次的裁決,陳子聰指現時有很多物質都未能確定是否對人體有害,若商家要逐一為可能有害的物質貼警告,相信涉及的清單會很長。他指以毒理學角度看,一種物質是否有害,取決於一個人的攝取量,不應攝取過量。

張智良認為,每日飲一兩杯咖啡不會大幅增加健康風險。(資料圖片)

營養師:可揀淺色、烘焙時間短咖啡豆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對加州法院今次的判決感到「有啲奇怪」,他引述各國目前對丙烯酰胺致癌的看法不一,亦暫未有人體研究支持。他提到與咖啡相比,其他食物如多士、薯片、炒菜等,含有丙烯酰胺的劑量更高,反問若咖啡需要標示,其他食品是否亦應該標示丙烯酰胺含量警告?

他又指正常人每天飲用一兩杯咖啡,健康風險不會增加。他解釋由於咖啡的丙烯酰胺是在烘焙過程產生,烘焙時間和溫度會影響丙烯酰胺的含量,若真的有憂慮,可選購較淺色的、烘焙時間較短及烘焙溫度較低的咖啡豆。

食安中心研究: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

食安中心曾於2003年就丙烯酰胺進行研究,分別研究食物中及油條含丙烯酰胺,結果顯示經常食用的米飯和麵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較低,而最容易受到丙烯酰胺污染的食物主要為薯片、薯條、咖啡、糕飯、曲奇及多士等,煙草的煙霧亦有丙烯酰胺;而用水煮方法的食物,則不會產生丙烯酰胺。各種食物中以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每千克有1,500至1,700微克;餅乾和脆片兩組食物丙烯酰胺含量亦較高,每千克可達 1,000 微克以上。

食安中心研究顯示,薯片、餅乾等丙烯酰胺含量較高。(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港人攝取丙烯酰胺量屬較低水平

研究綜合1995年香港成人飲食調查和在2000年本港中學生食物消費量調查,估計本港市民從食物攝取丙烯酰胺的情況 。一般市民每天從食物攝取的丙烯酰胺量,以每公斤體重計,約為0.3微克,相對世衞估計以西式膳食為主的人士每天從膳食攝取到的丙烯酰胺量為0.3至0.8微克,本港市民和中學生的攝取量,均處於這個幅度的較低水平。

紅肉致癌風險屬同級別

研究報告指,丙烯酰胺會毒害人體的基因,因而可能在基因和染色體方面造成遺傳性的損害。丙烯酰胺亦在1994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估「可能令人類致癌」的2A級別。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2A級別致癌物除了丙烯酰胺,尚有無機鉛化合物和紅肉。

港星巴克稱關注事件。(資料圖片)

港星巴克:正密切關注及了解事件

就加州法院的裁決,香港星巴克回覆記者查詢時,未有回應會否考慮標示出售的咖啡飲品含丙烯酰胺,發言人強調顧客的安全是公司首要的考慮因素,對食物及飲品安全亦有嚴格標準,公司正密切關注及了解事件,以保障顧客安全。

食安中心回覆指,中心在2011年已發出《減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業界指引》,並在 2013 年修訂《指引》,向業界提供建議, 協助業界減少食物產生丙烯酰胺。而國際組織及外國有關當局亦致力探討減低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中心表示會繼續留意這方面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