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莫名積水險癱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害的!-風傳媒

膝蓋莫名積水險癱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害的!

2021-06-10 10:10

? 人氣

「關節炎之王」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手腕及掌指關節,下肢則以腳踝及膝蓋為主,若沒有積極治療,就會侵蝕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最後失去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關節炎之王」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手腕及掌指關節,下肢則以腳踝及膝蓋為主,若沒有積極治療,就會侵蝕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最後失去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家住在鳳山的37歲餐酒館老闆娘阿美(化名),四年前膝蓋出現微腫及疼痛,到醫院檢查為退化性關節炎,吃藥治療後病情都沒有改善,後來膝蓋關節更出現積水,經抽水治療仍反覆積水,造成無法行動,後來連手部關節也因疼痛無法拿取東西,甚至嚴重到無法工作,經就醫輾轉轉診到風濕過敏免疫科檢查,最後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經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良好控制,並能恢復正常上班,更在去年阿美成功產下一名男寶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體免疫失調破壞關節  延誤就醫恐害失能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許鐘元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被稱作「關節炎之王」,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就像是國家自己的軍隊,本來應該要對抗外敵的,但卻因為某些原因,造成這些軍隊開始混亂,轉而開始攻擊自己的內部。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部位主要在手腕及掌指關節,下肢則以腳踝及膝蓋為主,若沒有積極治療,就會侵蝕關節造成關節變形,最後失去功能影響生活品質。

許鐘元醫師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或是退化性關節炎,但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會因為休息而得到舒緩,就算服用止痛藥,前一兩週可能會有改善效果,但一停藥就又會開始持續疼痛,而且疼痛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加劇,甚至一整天都會疼痛,也會覺得手握不太起來,甚至拿東西、開門或騎車都感到困難。

類風濕性關節治療新曙光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降發炎

圖說照片二NEW.jpg
醫學持續發展,生物製劑的出現也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新的曙光。

許鐘元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準則可分為四大面向:包括第一是關節發炎的數目;第二是檢測抗體的強弱,會以抽血的方式檢驗自體免疫抗體(例:類風濕因子、CCP抗體);第三則是發炎指數的高低;第四項是觀察關節炎持續的時間,最後再綜合以上分數來做疾病判斷。

在治療方面,會先使用傳統的消炎止痛藥來控制症狀,並且合併使用抗風濕病的免疫藥物進行治療。而近十幾年來,由於醫學持續發展,生物製劑的出現也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新的曙光,由於有明確的治療目標,可以針對體內的TNF-α、IL-6 等細胞發炎介質,或是針對B細胞或T細胞進行阻斷,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另外因生物製劑藥效時間長,可採定期施打方式,不但提升了患者的就醫方便性,也降低患者來回醫院領藥的不便性。目前也有適合孕婦使用的生物製劑,這類藥物不會或極微量從母體胎盤轉移至嬰兒體內,可以保障胎兒健康不受藥物影響,患者若有生育計畫可以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

積極治療定期回診  避免惡化維持生活品質

圖說照片NEW2.jpg
許鐘元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及積極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許鐘元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罹病機率約只有千分之一,許多人會覺得不會是自己,因此容易輕忽。若有莫名的關節腫痛,千萬不要只靠吃止痛藥來治療,應盡快就醫檢查。另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影響關節外,也可能會侵犯其他器官,導致心臟病及骨質疏鬆等疾病發生,患者千萬不能輕忽,應定期回診追蹤及積極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