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这种“口水”癌,你需要了解的几个真相_腾讯新闻

很少人知道这种“口水”癌,你需要了解的几个真相

关注不迷路,更多实用科普↑↑↑
今天要科普的是一个很少听到的肿瘤:涎腺肿瘤。估计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是个什么肿瘤,主要是因为发病率确实不高,而且对涎腺这结构不是很了解。
涎腺是什么东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其实,涎腺是一个总称,如果说出其中一两个,很多人马上就会明白了,比如最大的涎腺就是腮腺,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会知道,如果还不知道在哪,腮帮子总知道吧?没错,腮腺就是在腮帮子那个地方。当然,涎腺不只是腮腺,包括大涎腺和小涎腺,大涎腺包括腮腺(最大的一对,左右各一)、颌下腺、舌下腺(三大腺体中最小的一对);小涎腺则数于百计,广泛分布在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粘膜下。
其实如果换一个名称大家会更明白,涎腺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就是俗称的“口水”嘛。涎腺当然非常重要,是维持摄食、消化、语音等口腔及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器官。涎腺作为一组器官,也会出现异常,涎腺疾病有很多种,比如炎症、损伤、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本文主要说的是涎腺肿瘤(唾液腺肿瘤)。
肿瘤从性质上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涎腺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乳头状囊腺瘤等;常见的恶性肿瘤则包括粘液表皮样癌(最常见的类型)、腺样囊性癌(次常见)、腺泡细胞癌、腺癌(非特异性腺癌)、鳞状细胞癌、涎腺导管癌、基底细胞腺癌、未分化癌等。
涎腺肿瘤发病率目前还没有很确切的全国性统计数据,根据一些大城市口腔医院的统计,涎腺肿瘤大约占口腔颌面肿瘤的20%左右,可见也并不算太少见。
和大多数肿瘤一样,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得这种肿瘤,但和很多肿瘤不同的是,像肺癌、肝癌这些基本上是以成年人为主,极少有幼儿小孩得这些肿瘤的。涎腺肿瘤不一样,年龄倾向不算太明显,不过总体上还是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涎腺肿瘤,儿童和成年人得的涎腺肿瘤,良恶性的比例不一样,儿童涎腺肿瘤多数是恶性的,而成年人得的涎腺肿瘤则多半是良性的居多,老年人如果得涎腺肿瘤,则更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良性的,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部位得的肿瘤先有个大致的良性性质倾向性判断。
图片
前面说了,涎腺包括好些种,不同的涎腺肿瘤,发病率也不一样,良恶性的比例也有差别,比如:腮腺肿瘤是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熟知的,听得最多的,良性的占多数,80%以上的腮腺肿瘤是良性的,只有不到20%的腮腺肿瘤是恶性的,因此成年人如果有腮腺肿瘤,当然应该首先考虑良性肿瘤,但也不能高枕无忧,只是概率判断,应该进一步检查。颌下腺肿瘤则是良性和恶性肿瘤大致各占一半左右(50%)。舌下腺肿瘤是大涎腺肿瘤中最少见的,但舌下腺一旦发现肿瘤,多数是恶性的,80%以上是恶性,良性较少(10-20%左右)。因此一旦发现舌下腺肿瘤要高度警惕恶性可能。其他小涎腺,广泛分布于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粘膜中,肿瘤主要发生在腭腺、唇腺、颊腺等。小涎腺肿瘤较为少见,良恶性比例差不多,恶性肿瘤似乎略多些,差不多60%左右的恶性比例。
涎腺肿瘤的病理类型非常复杂,可以说各种肿瘤均可能有。最常见的类型是粘液表皮癌,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再次是腺泡细胞癌,其他还有腺癌(非特异性腺癌)、鳞癌、涎腺导管癌、基底细胞癌、乳头状囊腺癌、未分化癌、肌上皮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及嗜酸细胞癌等。
了解某些肿瘤的年龄、良恶性比例,有助于我们对这些肿瘤有个大致初判,心中有数,然后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病时也是这种思维,所以通常会先通过问诊了解你的年龄、性别(性别观察就可以了啦)等,以及通过触摸等检查,目的就是先有个初步判断,然后再有针对性安排检查。
为什么会得涎腺肿瘤?
可能的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
1、物理致癌因素,比如得过其他头颈癌做了放疗,由于涎腺受到放射线的照射,那以后得涎腺肿瘤的风险增加。
2、化学致癌因素:比如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可能引起涎腺导管系统上皮发生化生,然后进一步可能发展为癌。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来源哪里?主要来自于自然界和工矿业等行业的不完全燃烧,而作为个体更要关注的是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多环芳香烃化学物,比如动物性食品在熏制、烘烤、油炸等加工中,会产生多环芳香烃化学物,燃烧越不完全,熏烤时间越长,食品被烧焦或炭化,产生的多环芳香烃就越多。
3、生物致癌因素:某些病毒感染比如多瘤病毒、EB病毒等可能诱发涎腺肿瘤发生。
4、其他因素:比如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因素、机体免疫状况以及遗传因素等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怎么知道得了涎腺肿瘤?
目前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如出现异常表现,及时检查弄清楚诊断。涎腺肿瘤会有哪些表现呢?
1、最常见的表现是看到或摸到或影像检查发现结节肿块。
涎腺肿瘤的特点: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摸起来质地中等或偏硬,边界不清,部分可有囊性感上。但少数患者也可能生长较快,同时也可能伴有疼痛(应警惕骨质受侵)。
2、局部麻木感(肿瘤可能侵及神经)。
3、局部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皮肤或粘膜受侵)。
4、如癌症突破皮肤破溃,可能粘液样或脓性分泌物。
发现可疑病变,怀疑涎腺肿瘤,要做哪些检查?
1、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比较简便且便宜,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囊性还是实性,以及良恶性倾向的判断。
2、CT和磁共振,更推荐磁共振,因为软组织的分辨率磁共振高于CT,对涎腺原发灶和周围侵犯情较显示更好。
3、X线在显示骨质破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CT骨窗显示骨破坏也有优势,但未必超过X线。
4、影像检查主要用于肿瘤的发现和定位,以及肿瘤侵犯情况,从而进行分期。而定性诊断,也就是确诊最终得靠病理学检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涎腺肿瘤禁忌在手术前做切取活检,怀疑大涎腺肿瘤通常是直接手术,然后在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来明确肿瘤性质(良性还是恶性),确定手术范围。
如果已经无法手术,比如分期太晚,治疗主要是靠放疗和/或化疗,在进行治疗之前要先明确肿瘤性质,则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为了尽可能减少肿瘤种植和转移的机会概率,建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通过以上检查,
一是明确肿瘤的性质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如果是恶性肿瘤,具体是哪种病理类型(最常见的是粘液表现样癌,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再次是腺泡细胞癌,其他类型较少见)。
二是弄清楚分期(肿瘤多大,局部侵犯情况、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分期是决定治疗策略和方案的主要依据。
涎腺肿瘤怎么治疗?
主要涉及大涎腺癌(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涎腺肿瘤很少见。
1、早期唾液腺癌,手术是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只有对于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比如由于年纪太大或者合适其他疾病无法承受手术)可以考虑局部放疗。
通常单纯手术就可以,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不做常规推荐。手术后也通常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但腺样囊性癌通常也可考虑术后放疗,其他类型仅在存在高危因素时考虑术后放疗,比如肿瘤高级别(分化低)、切缘阳性或者有脉管侵犯、周围神经浸润等。
2、局部晚期唾液腺癌
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颈部淋巴结视情况进行清扫。术后通常推荐进行辅助放疗。对于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以单纯放疗。
3、复发/转移性唾液腺癌
原发灶局部复发或颈部淋巴结复发,如适合手术,可以再次手术,术后视情况加放疗。如不适宜手术,如果以前没做过放疗,可进行放疗,如以前做过放疗,则按照远处转移来进行,主要是内科药物抗肿瘤治疗。
诊断时就有远处转移,或者复发时出现远处转移无法手术或放疗,则以全身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的类型考虑靶向治疗(HER-2阳性可考虑抗HER-2靶向治疗比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腺样囊性癌还可以考虑口服小分子TKI多靶点靶向药比如阿昔替尼、阿帕替尼、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均未正式获批,因为研究证据还不是很充分)、内分泌治疗(AR阳性者,比如亮丙瑞森+比卡鲁胺)、化疗(非腺样囊性癌,而且不属于AR阳性、HER-2阳性,可考虑化疗,可能有效的药物比如顺铂、卡铂、紫杉醇、长春瑞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优先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如身体情况较差也可酌情单药化疗)等。
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如果没有症状且疾病稳定,有时也可考虑暂不治疗,定期随访复查(每3-6个月复查一次),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提前药物干预有助于改善总生存,也就是说将治疗延后(待有症状时或者肿瘤病灶进展时再开始治疗)对总的生存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当然,如果有症状或者疾病快速时展,这个就不要等,要及时开始抗肿瘤治疗。
预后怎样?能治好吗?
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分期。总的5年生存率75%,早期94%,中期67%,晚期44%。这是总的来说,不同的病理类型可能相差较大。
1、大涎腺中,腮腺癌最常见,总的5年生存率约57-80%,10年生存率也有约50%左右。其中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5年生存率可达100%,而未分化癌和鳞癌5年生存率不超过50%。
就分期来说,1期腮腺癌5年生存率97-100%,2期87-95%,3期43-66%,4期28-44%。
2、舌下腺癌,5年生存率约42%左右。
3、颌下腺癌,5年生存率约32-58%左右。
4、大涎腺和小涎腺样囊性癌,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85%和80%,10年生存率也有约72%和57%左右。
长点知识,来了就多看几篇文章吧:
全身各种癌症的预防方法
全身各种癌症早筛检查方法
预防癌症复发的方法
给父母体检这个检查不能少!更要注意体检后千万别忘了这件事
用科学终结恐慌,癌症防治那些事:教你如何防癌、查癌、治癌
看后如觉得有用,左下角分享收藏,右下角点赞在看,让更多的人受益,你的支持我的动力!
关注不迷路,更多实用科
支持科普,顺手点个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