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日常活动中由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此类骨折多属于完全骨折。本病多发于老年,绝经后妇女。而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其最常见的骨折。并且骨折后骨愈合过程减缓,外科治疗的难度大,临床疗效降低,而且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中医病名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就诊科室
骨科
多发群体
绝经后女性
常见发病
脊柱
常见病因
脊柱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所致
常见症状
腰背痛,背部肌肉痉挛和抽搐,后凸畸形,呼吸功能障碍,食欲减退,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失眠和抑郁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贡献者头像

董健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骨科撰写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就诊科室
骨科
多发群体
绝经后女性
常见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病因
脊柱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所致
常见症状
腰背痛,背部肌肉痉挛和抽搐,后凸畸形,呼吸功能障碍,食欲减退,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失眠和抑郁

病因

播报
编辑
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骨质疏松导致的脊柱骨量减少、跌倒、既往骨折史成为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既可包含骨折的一般表现,有时也可呈现出根性放射痛等特殊表现,需与脊柱退行性疾病鉴别。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骨折的严重程度及骨折的时期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腰背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并常表现出沿骨折部位神经走行的放射痛。如胸椎骨折,背部疼痛沿肋间神经放射,腰椎骨折,疼痛可向着腹前区放射,或沿着股神经或坐骨神经放射。
2.后凸畸形,脊柱矢状面失平衡,部分患者发生骨折后无明显疼痛不适,或经早期卧床及自服止痛药物治疗后疼痛减轻,仍能从事日常工作而未诊治。由于患者早期未制动,常导致骨折椎体继续压缩变扁,骨折愈合差,发生进展性脊柱后凸畸形。
3.腰背部的慢性疼痛及身高下降,背部肌肉的痉挛和抽搐。部分患者由于骨折部位疼痛,患者长期保持疼痛最小的体位,背部肌肉长时间痉挛,翻身或屈伸疼痛加重时,可发生抽搐。大部分患者出现骨折部位棘旁疼痛和压痛,部分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压痛不明显,表现为骨折部位以下棘旁疼痛及压痛,如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表现为下腰痛,患者由于腰背部疼痛,下腰段肌肉长时间痉挛,肌肉疲劳,引起远离骨折部位的疼痛及压痛等。
4.其他表现:如肺活量减少,呼吸功能障碍,腹部受压-食欲减退,腰椎前凸增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健康状况恶化,失眠和抑郁症等等。

检查

播报
编辑
1.实验室检查
①骨形成的标记物:包括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成内细胞酶)和骨钙素(骨基质蛋白);②骨降解的标记物包括胶原脱水产物(交联端肽和吡啶诺林);③骨折类型罕见或有肿瘤或感染史,应检查细胞沉降率(ESR)、全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CBC+DC)、C反应蛋白(CRP)、血清及尿的蛋白电泳及前列腺特异抗原。
2.影像学检查
①X线片 X线片作为一种传统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患者可表现为椎体变扁、楔形变、或椎弓根受损。但在骨密度测量方面不准确。通过X线片也可以初步判断骨折的新旧。②CT CT检查的优点有成像清晰,密度分辨率较高,可通过窗宽、窗位的变换能观察椎体内、椎旁软组织及椎管内的影像,发现X线片不能发现的骨皮质、骨纹理的中断,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使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全面而准确。③MRI 可更准确地评估有无椎管压迫及骨折的新鲜程度,也是目前比较主要的检查。既往主要以X线平片和CT作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诊断的主要手段,虽然其简便易行,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较差,尤其是判断骨折新旧程度及与恶性肿瘤所致椎体压缩骨折难以鉴别。④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测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再发骨折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公认的金标准。DXA可用于测量基线骨密度及对治疗的反应。脊柱侧凸、椎体压缩骨折、骨赘形成、骨外钙化及血管疾病可导致DEXA测量值假性升高。⑤QCT 定量CT(QCT)生成的椎体横断面影像可同时测定小梁骨的骨密度。骨小梁的层数越高,易感区域内的QCT密度信号越强。⑥超声检查 主要作为筛查手段。

诊断

播报
编辑
根据患者病史,骨质疏松的情况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

治疗

播报
编辑
本病治疗方法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保守疗法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支具外固定等。保守疗药物治疗即抗骨质疏松治疗。抗OP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以及具有双重作用的制剂。抑制骨吸收药物:包括双磷酸盐类、雌激素、降钙素等,双膦酸盐类药物至今已发展成为最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有效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他汀类药物、氟化物。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肽,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惟一甲状旁腺激素,在成骨和降低骨折风险方面疗效显著。开放性手术:目前多用于伴有神经、脊髓受压及结构性失平衡的病例,但骨质疏松常易导致内固定失败。开放手术创伤大,患者多为老年人,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手术的耐受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内固定植入时常需骨水泥强化。微创手术:目前开展较成熟的微创手术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成形术。微创手术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和缓解疼痛的目标,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

预后

播报
编辑
骨折治疗的预后一般较好。但骨折治疗只是初步,进一步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决定患者远期疗效的关键。

预防

播报
编辑
1.骨质疏松的预防
健康的生活,充足的阳光,适量的运动,一定的钙质和维生素D的补充。
2.骨折预防
避免摔倒,改变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