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化妆品胭、脂、水、粉、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

胭是口红?脂是抹脸油?水是香水?粉是增白粉?可以这样理解吗?
关注者
13
被浏览
31,649

5 个回答

最早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辞》中提到“粉白黛黑,唇施芳泽”,文字中所说就是女性化妆最早的“三宝”,粉、黛、口红。追溯到汉代前后,出现了所谓的“脂”,《诗经》中庄姜的人物形象的记载,有一个词叫“肤如凝脂”,可以看出这里的“脂”,并不是植物其他成分,而是动物或植物种子的油脂。

到了魏晋时期,“北地胭脂遍开两靥”跨越长江,流行到南方了。这个时期,除了涂抹的脂,还出现了粉,这才有了“胭脂水粉”。为什么是水粉呢?因为初期这个粉,就是米粉,就是拿糯米研碎、发酵、沉淀、晾干后的粉,所以能理解为什么是水粉一词了吧。

因为这个粉的材质是粮食,抹在脸上会有一股粮食的味道,最烦的就是,粮食会馊,这样一来保质期出现了问题,那肯定是要被市场淘汰的。所以,在唐代,人们发明了带着花香的粉,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时期发明了中药材质的粉,那时候人们想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化妆了,更多的是粉对于皮肤的伤害,所以,发明了中药材质的粉,不但要好看,还要健康。

胭是颜料,脂是动物膏腴提取物。虽然古词组多为单音单义词,但胭脂的称谓属于外来语的音译,属于复音单义词。有过燕支,阏氏,焉支等曾用名。宋朝开始向颜料中添加动物脂肪,才统称“胭脂”,特指化妆品。

粉的作用是遮瑕,要求细腻顺滑。早期粉的主料是铅,汉末使用泡水发酵米的研磨粉为主料,铅粉的称谓与用途逐步被水粉替代。习惯使然依旧会把粉饰后的效果称为“铅华”,铅也没有退出粉的家族,只是比例降低了。由于主料成为泡水后大米的研磨粉,水粉就成为粉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