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只股票?

关注者
11,136
被浏览
2,889,072

1,452 个回答

这是一篇帮你少走大量弯路的回答。

在开始正文前,先声明一点:

如果你希望掌握一套“秘籍”,就像曾经的我,单纯用K线图和一堆会计指标来筛选股票。那么很不幸,你不会成功。

因为你没有参透股票背后的公司运营的底层逻辑,这种经验主义的做法只是隔靴搔痒。


要想真正看懂公司,从而在资本市场持续盈利,只有建立自己的系统分析框架。

我们都认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看懂股票背后的公司,在低估时坚定持有,伴随着它一起成长,最终分享成长的果实。

了解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好却并不容易。

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怎么去系统分析一个行业,一家公司

别说我们的义务教育里没这块内容,就连金融专业里,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只教你一堆财务指标,上来就把公司强行拆解,扒了猛干。

直到进入证券研究行业,我才口口相传地学到关于行业和公司分析的系统方法论,


但这套手艺只流传于少数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圈子里,知识的圈层化自然也导致了财富的圈层化

不过不要紧,今天,我就把自己投资十多年,看过几十个行业和上百家公司后,总结出的系统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而且,我把它拆解成五步,简称“五步分析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揉碎了讲。哪怕没有金融基础,也能轻松掌握。

只要领会这套思路,并应用于实战,不断总结,就能很快迭代出自己的投资体系

更重要的是,你会学会用投资的角度看世界,你会感受到,自己口袋里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

OK,我们这就发车文章很长,干货很干,但全文没有多余的废话,请一定一定,耐心读完。文末还有重磅福利哦~

以下是目录:

第一步:看懂行业

1)什么是好行业?

2)什么是价值链?

3)行业的竞争格局

4)行业的发展阶段

第二步:看懂护城河

1) 无形资产

2)转换成本

3)成本优势

第三步:未来业绩成长

1)销量增长阶段

2)提价能力

3)降成本能力

第四步:估值

1)绝对估值法

2)相对估值法

第五步:风险排雷

1) 会计师意见和监管问询

2)不符合常识

3)财务数据过于优秀

4)关联交易

5)存贷双高

6)商誉过高

文末还有重磅福利

下面进入正题,我们先来看行业分析,因为行业是公司所在的赛道,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公司的格局

分析股票,应该把至少一半的精力放在分析行业上,才会事半功倍。

第一步:看懂行业

1、什么是好行业?

巴菲特说过,投资很简单,选择一条长雪道,最好雪还是湿的,这样雪球会越滚越大。

意思就是挑一个好行业,不仅走的长远,还有复利效应,赚钱越来越轻松。

好行业必须符合两个标准

1)市场需求要足够大,而且能长久。

需求足够大很好理解,市场需求决定了行业的天花板。投资人最爱听“万亿级市场”,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大赛道上才会跑出大公司。

那么,又大又圆,哦不,又大又持久的万亿级市场去哪找呢?

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都离不开吃穿住行,生老病死,这些才是永恒的“黄金赛道”。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甚至是爆发式增长

前面提到过,股价反应的是未来的业绩。如果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却不增长,那股价也没办法上去。

比如高速收费,看起来是个躺着收费的好生意,但每年的过路车辆就那么多,还不敢随意提价。那股价自然也不会上涨。

在科技等领域里,新产品的推出,关键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刺激人们的需求,颠覆原有的供需格局,从而获得爆发式增长,股价也会一飞冲天。

综合以上两点,你就很容易想明白,十倍大牛股往往会在三大领域出现:

消费,医药和科技

晒一张我对消费板块的进一步拆解。其中标红的领域,是大牛股出没地,值得重点关注:)

woc,真的,就这张图,绝对值得你一个赞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只要在这三大领域中专精一个细分领域,看懂哪怕只有一两家公司,在合适的时机坚定持有,你的整个人生就会很不一样。

你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正确的方向聚焦,比如,深入研究自身所在的行业。

这样,你就有很大概率击败机构投资者。就像最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的:

这在A股也同样适用。

举例,中国的股王是茅台,茅台不但成就了景林、等一大批顶级私募,也造福了数不清的个人投资者。

PS:接下来内容较多,如果阅读中途有事,可以先收藏,双击点个赞,给自己定个闹钟,之后再看!


2、分析价值链

每个行业,都可以拆分成上中下游,这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上游研发,中游制造和流通,下游品牌和营销,构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每家公司,都处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中。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挖的,是其中的价值链

什么是价值链?价值链就是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

说白了就是,这行业的钱都被谁赚走了?谁议价能力更大?谁又在干苦力?

我们常说的产业微笑曲线,讲的就是价值链。研发和营销两端,赚取了最多的利润。

苹果为什么那么强大,就是因为牢牢把握了研发和品牌两端。

根据2012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信息技术和组织研究中心Jason Dedrick团队的分析,在100块的iphone手机利润里,苹果公司能够赚取75元。那中国的百万产业工人赚取多少呢?

2元。

明白了价值链,就读懂了行业的纵向格局


3、行业的竞争格局

格局除了纵向,还有横向。

横向格局,就是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

衡量竞争格局的最好指标,就是集中度,也就是头部玩家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

前五家的市场份额之和,叫CR5,前十家的份额之和,叫做CR10。

门槛高、产品标准化、网络效应强的行业,集中度往往更高,比如重工业,比如互联网。

门槛低、产品个性化的行业,集中度就低很多,比如餐饮,比如家教,比如理发。

在集中度高的行业,头部玩家会很舒服,先发优势,强者恒强,后续玩家很难颠覆。

在集中度低的行业,生存压力很大,产品质量和个性化服务成为立身之本,这时投资者需要精挑细选。

4、行业发展趋势

了解了行业的纵向和横向,还要加上一个时间轴,也就是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新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不用关注)。

如果要用一个指标去定量分析,那就是普及率,或者叫市场渗透率

就拿最经典的汽车产业的增长曲线为例。

在创新期,普及率不到10%,但这时汽车概念一片火热,股价疯狂上涨。只要无脑买入相关概念,就能爆赚一笔。

国盾量子:说的就是我

当行业进入成长期,尤其是普及率到了50%后,行业竞争开始加剧。

竞争力更强的公司抢夺对手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开始提升。股价也随之分化,优秀公司的股价不断创新高,缺乏竞争力的则被淘汰或兼并。

到了行业的成熟期,普及率达到上限,行业竞争格局也稳定下来,谁也吃不掉谁,集中度同样到达上限。

这时候的股价,就远没有前两个阶段性感。不过这阶段的公司盈利能力稳定,分红很高,是个不错的现金奶牛。

很多投资人常用的套路,就是对比国外成熟市场和我国当前的普及率,从而判断行业的发展阶段。

当然,成熟市场的情况不一定每次都能套用到我国市场。


好了,花大篇幅说完了行业,我发现已经写了3500+字,认真的你能独到这里,就说明你是一个能够保持沉浸式学习的人,请双击屏幕,为自己点个赞,然后休息一下,我们接下去就开始剖析公司。

第二步:看懂护城河

看公司的第一步,是看懂护城河。

这是巴菲特在1993年股东会上首次提出的理念,也是他最看重的指标。

在解释护城河之前,我先岔开一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孙子兵法》是一本在华尔街风靡的经典。

因为它里面的核心思想,跟华尔街的投资理念高度相融。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善于带兵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

先做好防守,做好分内之事,让自己立于不败,再伺机进攻。

这,恰恰也是巴菲特的护城河理念。

公司时刻面临残酷的竞争,任何有利润的地方都会受到蚕食。只有宽广的护城河,才能确保公司立足,才能让它长久获取高额利润。

护城河具体有哪些呢?

世界顶级评级机构晨星公司在研究了各行业的护城河,我把它归纳为3种:

1)无形资产

通常有三种,品牌,专利技术,授权

品牌很好理解,茅台成为宴会送礼的硬通货,农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海底捞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无懈可击的服务,星巴克咖啡再难喝,白领也要买一杯满足装X需求。

专利技术是企业掌握了别人没法做到的技术,或者企业抢先掌握技术,并且申请专利保护,然后躺着向后来者收取专利费。

高通靠的就是在其他公司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挖坑,哦不,不断抢注专利,然后躺收专利费。

至于授权,这个对身在天朝的你来说应该也很好理解,它通常存在于金融、能源和电信行业中。


翻开任何一家金融公司的年报,里面都会罗列出公司的牌照资格。

一般一页还放不下。

上面明摆着写着两个字:门槛。

2)转换成本

这是我们在更换产品或服务时,要付出的额外的成本。它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还可能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用惯了iphone,换成安卓总有些不适应。

网络效应本质上也是一种转换成本,我们用的那些社交应用,微信,滴滴,陌陌,探探,soul。。

3)成本优势

对于很多工业品来说,固定投资不大会变化,而规模越大,分摊的边际成本就越低,也就越能压垮对手。

汽车,手机等工业品,都是这个逻辑。

一般来说,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好企业能把护城河越做越宽,赚钱也更加轻松。

看懂了护城河,也就看懂了企业如何立足。

做好了防守,下一步便是如何进攻。

第三步:预测未来业绩增长

前面说过,股价反应的是未来的预期。

要让股价上涨,那企业在未来必须有肉眼可见的利润增长。

一般来说,利润增长只跟三个因素有关:单价,销量,还有成本。

我们先来看销量,它是最关键的指标。

销量增长来源有两个,行业本身增长带来的份额,以及公司从其他竞争对手那夺取的份额。

在创新期和增长期的前半段,销量主要来自行业本身增长带来的红利。随着行业增速渐入瓶颈,销量更多来自抢夺对手的份额。

这也对应不同的选股策略。在行业前半段,所有公司的销量都会上涨,所以可以闭着眼睛随便买股票,比如最近如火如荼的造车新势力。

在行业后半段,则需要精挑细选,选出最有竞争优势,最有可能成为龙头的那个。

说到竞争优势,有一点要说明,它跟护城河不完全一致,护城河是一种防守的概念,而竞争优势则更多的偏向进攻。

品牌,营销渠道,过硬的质量体系,更低的价格,优良的售后服务,都是一种竞争优势。

说完销量,再说说单价。

提价能力是品牌和产品质量最好的认证。比如奢侈品,比如茅台。

如果提价的同时还能提高销量,那就是资本市场最喜闻乐见的量价齐升。

最后说说成本。

不要小看了成本,很多时候它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渠道变革,精细化管理,研发关键技术,都能降低成本。

比如,格力当年与国美的大战,就是因为国美太强势,收取的渠道费太高,格力的定价话语权太低。

董明珠一狠心,退出了如日中天的卖场渠道,选择自建渠道网点。最终,彻底掌控销售成本,成为了空调一哥。

而最近,格力又打通电商渠道,大大压缩了线下经销商体系,再次降低了销售成本。

这也是最近格力再次腾飞的原因。

好了,下面我们就要进入更硬核的领域。因为要股市中真正赚到钱,少不了定量的分析。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个能够独立深度思考的人,请勇敢地点赞让我知道。

第四步:确定公司估值

初中课本教育我们,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确定公司估值,就是拨开股价的迷惑,确定公司真正的价值。

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原则,

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巴菲特

因为公司价值没法精确估计。

巴菲特的方法,是估算出公司真实价值的范围,当股价远低于范围下限的时候,坚定投资。

这是传统的价值投资做法,但却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

因为A股的投资者很热情,(对,说的就是你这个小散),股价普遍偏高,优质公司的股价更是很少被低估。

我们要的,是一套成长股的估值逻辑。

估算出公司在3年后的真实价值,再对比当前的价值,看有多少的增值空间。

比如,当下实际市值100亿,3年后预计150亿,那就是50%的增长,换成年化,大约是14%的年化收益率。

框架不难,重点是怎么算未来的市值。

在金融学上,有两种方法,一种叫绝对估值法,一种叫相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又被称为净现金流折现法,预估企业未来每年能产生的利润,分别折现到当下时刻,然后加总

如果一个企业,从明年起,每年能产生100元利润,一共运作3年,利率是10%

那么这个企业当下的价值就是:100/110%+100/(110%)²+100/(110%)³=249元

绝对估值法是金融学课本上的主流,它提供的是一种精确的估值,也解释了,为什么股价本质上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

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它的实战性并不高。因为你没办法精确预测未来所有年份的利润。

两三年可能还行,超过5年,10年的事,谁说的准。

真正被广泛使用的,是相对估值法。

我们常听到的市盈率,市净率,就是最常见的相对估值法。

市盈率(P/E):市值/净利润的比值,price/earning。

市净率(P/B):市值/净资产的比值,Price/Book Value

用公司的净利润或净资产,乘上一个倍数,估算出公司的价值,就是相对估值法。

本质上,相对估值法是一种经验主义,却相当有效。因为估值总是会均值回归。

我来讲讲具体怎么应用。

如果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当前的净利润是1亿,市值是100亿,那么当前的P/E就是100倍,远高于同行的平均水平50倍。

现在我们来做个预测,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三年后的净利润会增长到5个亿,同时,市场热度消退,公司P/E退回到同行的平均水平50倍,那么公司在第三年的市值就是5亿×50亿=250亿。

从100亿到250亿,市值上涨1.5倍,换成平均年化收益率是36%。

第五步:风险排雷

把风险放在最后,不是因为它不重要,相反,它是投资者下注前最重要的一道保险

不然的话,

对于财务造假,会计师有一套专业的排雷手段,

不过我们不需要懂那么多,我总结了5个常见雷区,能帮你避免90%以上的坑:

1)不符合常识

公司的财务数字是公司经营的结果,它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一旦有完美到不可思议的财务数据出现,我们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常识。

2) 过于优秀

大部分情况下,市场充分竞争,人员、资金、信息自由流动,一家公司很难取得远高于同行的效率。

历史证明,很多过高的毛利率最终指向的就是财务造假。

被中概股开膛手浑水公司揭发的辉山乳业,就是谎称自己生产原材料,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大大提升毛利率,却被无情揭穿。


3) 关联交易

这是个会计用语,在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和自己人的交易。很多时候,公司看上去收入利润很高,但实际上却只是虚假交易,左手倒右手。

在乐视的财务魔术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被层层掩盖的关联交易。

4)大存大贷

公司账上趴着很多存款,但同时,公司又拼命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贷款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有很多现金,又在短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都会选择还掉一部分贷款。

存款和贷款都很高,很多时候就说明这存款并不是自己的,要么是问人借的,要么是伪造的。

嗯,没错,存款也可以伪造,比如著名医药白马股康得新就伪造了300亿存款。

5)商誉过高

很多人一定记得18年的商誉暴雷潮。

这里的商誉是个会计概念,在公司收购时候产生。

举个例子,如果公司用30块钱,溢价收购了一个账面只有10块钱的东西,那么就会在账上产生20块钱的商誉。

你可能会问,公司为什么要当冤大头?

因为公司看好这块资产在未来能产生更高的现金流,对得起30块的价格。

但如果发现这玩意最终没那么值钱呢?对不起,20块钱的商誉就要减值,从而降低公司的收益。

有时候,商誉造成的亏损甚至会超过公司的资产。

所以,一定要警惕商誉/净资产的比重超过35%的公司。

好了,看完五步分析法,你已经在认知上超越了90%的韭菜,从此省去大量瞎捉摸的时间。

在开始你的投资旅程前,我想送你三句鸡汤:

不懂不做,恪守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遵守,因为世界上的诱惑太多,赚快钱是人的本性。

市场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

所以永远不要怕自己开始的太晚,错过行情,最重要的是打好自己的基本功。

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分为两种:习惯了去做,和习惯了不去做。

看完这篇回答,不能让你赚钱,但行动可以。

下面是重磅福利:

最全行业研究内部培训资料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你认同这句话的话再接着看我给大家的分析公司模板,这个模板每次分析公司至少可以节约3个月时间。

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看了10000+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不计其数的券商分析报告,写了30+的股票分析报告,花了数万元的学费后,我总结了一套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方法,如下:

拿到一只股票,只需要搞清楚三件事:

1、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

2、赚钱能力如何?

3、未来如何赚钱?

在搞清楚这三件事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筛选一批盈利能力强,利润真实可靠的公司。后台找我要分析案例的很多,大家不要慌,看到了会回复的。

ps:关于选股还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

一、公司是靠什么赚钱的?

1、分析主营业务

既然是我们自己投资的公司,那么公司靠什么赚钱?是卖包子的还是卖驴皮的,是卖商品呢还是出售服务的,这个总是要知道的,毕竟生意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嘛。有的生意天生就可以躺着赚钱,比如你家附近的自来水公司,就修个管道而已,水都是附近的河流里面的,你不用它的水,就只能自己去河里挑水了。再比如电力公司,你都没办法选择谁给你供电。这些都是天生得好命公司。而有的生意就很惨,比如江南皮革厂,每天都在清仓甩卖,亏得老板娘都和别人跑了。

另外,有的公司业务也不止一个,比如格力电器除了卖空调还卖点手机等小业务。

2、商业模式

那公司怎么卖东西呢?

生产的商品只有投放到市场上,有人来买才能变成真金白银,才能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同一种生意,由于商业逻辑的不同,最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千差万别,具体结合财务数据来看。

比如同样是做电商的,淘宝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其他商家来卖东西,公司靠收广告费和占用商家的钱来赚钱。京东却亲自卖东西亲自送货的自营模式,进货建仓库建物流等环节都要亲力亲为。最后导致这两个生意,前者是轻资产,后者是重资产。

再比如贵州茅台都是先收钱后发货,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是有大量的预收账款;但是和政府或企业打交道的公司,比如东方园林是先发货后收钱,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是有大量的应收账款。

二、赚钱能力如何?

1、盈利能力。

小时候上学经常听到父母说,你看隔壁的王二学习很勤奋,天天都在学习,哪像你,每天都在玩。或者老师说,隔壁班的孩子学习氛围好,这次考试平均分在90分以上,我们班才60分。好和差,勤奋和懒惰都是比较出来的,分析公司也是一样,哪家公司赚钱能力强,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量化(PS:高杠杆行业慎用),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格力电器的ROE常年在30%左右,说明其在同行中的盈利能力就很强。商业的本质就是竞争嘛,只有强者在竞争中才能大概率生存下来。

那它为什么强呢?强在哪呢?

2、护城河分析

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我自己总结的护城河“四连问”法则

一问:为什么净资产收益率(ROE)高于同行?

接下来我们运用杜邦分析公式,即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杠杆率,然后进行对比发现原来是因为某一个要素比较高的缘故。比如下表的格力电器是净利润率高于同行,这时候就开始第二问。

二问:为什么XX高于同行?还是拿净利润率举例子,为什么格力电器的净利润率高于同行?根据公式:净利润率=毛利率-三费占比-所得税占比,来进一步推断是毛利率高于同行、还是三费占比低于同行的缘故。还是拿格力电器举例子,通过对比发现原来公司不仅毛利率高于同行,而且三费占比也对于同行,那我们接下来就继续发问

三问:为什么毛利率高于同行或者三费占比低于同行?

毛利率高要么是产品卖得比别人贵,要么成本比别人低,这个需要自己去挖掘。

三费占比低,说明公司内部管理运营状况好,费用控制环节做得好,这时候你进一步拆解看看到底是哪项费用率低,比如销售费用低,销售费用里面包括宣传费,运输、营销费等,到底是哪一个低了,低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利还是有弊,未来有没有可能降低/升高。

四问:既然这个方法能帮助企业赚大钱,竞争对手为什么不去模仿?

回答完这四个问题,一般能确定公司是否有真正的护城河了。

我们拿业务简单(85%飞天茅台+15%系列酒)的贵州茅台举例说明(申明:我不持有贵州茅台,近期也不会买):

一问:为什么贵州茅台的ROE远高于同行?根据杜邦分析知道原来主要是净利润率远高于同行。

二问:为什么净利润率远高于同行?根据公式净利润率=毛利率-三费占比-所得税占比,发现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且三费占比明显低于同行。

三问:为什么毛利率高于同行且三费占比低于同行?因为高端白酒卖的比同行贵,且在公司业务中占比高所以毛利率高于同行;三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比低的原因主要是销售费用率明显低于同行。

四问:为什么同行不对高端白酒提价和降低销售费用呢?因为贵州茅台的高端酒飞天茅台这个品牌,人们愿意为它支付高的价格,从市场来看目前供不应求,稍微提价也不会降低顾客的购买意愿,所以这个品牌就是无形资产护城河。正因为飞天茅台已经深入人心,供不应求,公司不仅不需要怎么打广告,还要限价限购,所以销售费用率会低于同行,而同行则需要不断的打广告刷存在感,才能多卖货,多赚钱,所以同行的销售费用率降不下来,没办法模仿贵州茅台,这个更说明的茅台有品牌护城河。

怎么样?“四连问”学会了吗?

3、运营能力

对于像贵州茅台这样天生具有强大护城河的公司,只要管理层不乱来,不做有损品牌形象的事情,就可以安安稳稳的躺着赚钱,但是这种生意是很稀缺的。

就像我们羡慕王思聪一样,王思聪把他爹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赚来的钱放在某宝里面,一年2%的利率一年都有上百万的利息,在中国年薪有上百万的一般都是高级管理人才了,中国3000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很多人年薪都没有上百万,这种娘胎里带来的优势是模仿都模仿不来的。

所以,更多的生意只能靠公司管理层把各个运营环节做好才能勉强生计。所谓的运营能力就是东西卖的快不快,钱能不能快点收回来,有没有被吃“霸王餐”,吃拿卡要的情形有么有。量化指标就是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三费占比。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举例子说明下:

包总是开包子铺的,我的存货无非就是肉馅、蔬菜叶子、面粉、调理等原材料,还有包好的包子,有的蒸熟了有的刚包好,这些包子最好是当天卖出去,要不然会坏掉的,最好一出锅就被抢购一空,这也体现了我的包子做的好,竞争力强,人民群众都爱吃。这才是理想的状态。

我的包子卖出去了还不算,我要把钱拿回来才算数啊,碰到邻居家的恶霸胖虎吃了包子吃吃不给钱,我资金周转不过来,面粉都买不起,包子铺不是要关门了。最好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赊账,当然,有人提前付款预定包子是最完美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4、成长能力

公司的发展和人的一生很相似,一般来说,人从刚出生到上大学阶段都是在学习赚钱的能力阶段,只花钱不赚钱,这个时期被称为形成期;从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开始有了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一开始收入很少,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人脉的积累,工资也在大幅提高,这个时期被称为成长期;但是工资也不是无限提高的,你的职位从普通职工往上升会越来越难,尤其是到了高级管理层之后也就接近天花板了,这个时候的工资基本没什么变化了,这个时期被称为成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和学习能力也会下降,年龄差不多也到了退休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的收入骤降,这个时期被称为衰退期。但是不论出于哪个时期,衣食住行的花费一直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在公司经营里面上被称为资本开支

公司的生命周期

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无限增长下去,但是一个公司不管你赚不赚钱,维持公司运营的日常开支,比如工人的薪酬、水气电等总要给吧,那么一个公司如果东西开始卖不出去了,或者买的人少了,那么它就很难生存下去了。这里有三个指标:

1)营业收入, 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如果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 10%, 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 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尚未面临产品更新的风险, 属于成长型公司。 如果营业收入增长率在 5%~10%之间, 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 不久将进入衰退期, 需要着手开发新产品。 如果该比率低于 5%, 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 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 业务利润开始滑坡, 如果没有已开发好的新产品, 将步入衰落。

2)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利润。

正常运营的企业,往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入和利润都是正相关的,并且同步增长。 甚至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大于利润的增长。 同理,如果一家企业,现金流量和利润都是同步减少,说明这家公司也正在衰退。

特殊情况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减少,净利润却在增加,那么很有可能公司是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大量增加的手段来粉饰太平,是虚胖子。

3)自由现金流。

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同的是,自由现金流剔除了资本开支(财报上是: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一项的内容。

公式: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

自由现金流才是这家公司的真金白银的收入。 所以自由现金流的增长,才是我们公司成长能力的关键(注:成长期的企业另说)。

比如,如下的XX公司2015和2016年营收出现下滑,但是现金流还好,还能继续维持生存,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它是短暂的波动还是永久性的下滑,是自身原因导致的还是外部环境的因素。

5、偿债能力

其实公司的偿债能力应该是我们分析公司首先应该关注的,因为我们即使说这家公司盈利能力多强,成长性多好,但是公司欠债太多,明天就有一大帮债主上门讨债,那么所谓的成长和盈利都是“水中月,镜中花”。简单的说,只需要用三个指标衡量就ok了: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这个指标是指公司负债和资产的比例。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是越低越好,如果一家公司资产负债率大于等于50%的话那就说明这家公司的资产状况不佳了。为什么? 因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如果负债率大于50%,那我们股东的权益占比就小于50%。如果负债是80%,那么股东只占20%,也就是4倍的杠杆,公司是加杠杆在运行,这就很危险了,除非它是金融类行业,比如银行,否则很容易破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用来衡量一家公司短期债务清偿能力的指标。分子流动资产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容易变现的资产;分母流动负债主要是短期借款和工人薪酬等。一般来说流动比率=2最好,如果过大说明可能有大量闲置资金没有好好被利用,或者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如果过小说明公司短期内很有可能资不抵债了。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那些可以立即变现的可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款项等等,精确来说,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为啥减去存货,存货一般来说就是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产品不好还不一定卖的出去。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要减去的原因是,比如一个店铺“押一付三”租个几年,这个钱想从房东那里要回来不是很容易。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维持在 1 左右比较好。

ps:假如你对上述指标不是很清楚的话,不要怕,请看我另外一个回答 怎样看公司财务报表?

还有,文中数据常用的网站见我的另一个回答个人投资理财有什么值得推荐的网站?

三、未来如何赚钱?

买公司就是买未来,所以公司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市场空间及潜力

如果把一个行业比作水杯,那么显然不同的行业就是不同的水杯,而杯子的大小决定了能装多少水,所谓的水大鱼大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同样卖蛋白饮料的,承德露露的杏仁露就很小众,也决定了它的市值也就在100亿左右;但是伊利股份的牛奶就有很多人喝,所以市值可以达到上千亿。

杯子总有装满水的一天,树不可能涨到天上去。那么距离装满水还剩多少的空间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距离行业天花板还有多远。说白了就是供需关系嘛,没装满水就是供不应求,装满水后就是供大于求。

行业天花板分为三种情况:

一类是已经达到天花板。比如煤炭行业,行业蛋糕已经没有想象的空间,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只有不断的蚕食别人的市场空间才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最后走向垄断经营才能获得市场的定价权。

一类是打破原有天花板,新的天花板正在构筑。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打破原有天花板带来新需求。比如,美团原来是做团购的,后来随着客户的需求,业务开始向旅游、住宿、外卖、打车等领域拓展,不断打破自己行业的天花板。

最后一类是市场天花板尚未形成。这些行业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比如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为了确定天花板,我提供我的分析思路仅供参考:

1, 确定公司所处的行业。

2, 该行业目前的状况, 供求关系。

3, 该公司在这个行业的地位。

4, 该公司的现状。

5, 确定天花板。

竞争格局及优势

上面说了蛋糕的大小,我们还要看看多少人分,自己能分到多少。最好的结果就是蛋糕被一个人霸占——“一人独饮”,最差的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了方便分析,这里引入波特五力模型

什么是波特五力模型?

它是很久很久以前,由一个叫波特的家伙创造的一种理论——波特五力。他认为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存在着决定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些力量影响着企业竞争优势。

这五种力量包括:供应商(上游)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下游)讨价还价的能力,潜在进入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 同行业公司的竞争。

波特五力模型的简单之处在于,它把大量复杂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当中,以此来分析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的基本竞争形式。

四、其他重要问题

这里再说一些其他辅助我们定性分析的因素,比如公司的管理层是否言行一致;公司的发展战略(看公司是否专注、目标是否明确);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组织结构、人才梯队);企业文化,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

当然这些定性的内容不好教,这个和你平时的积累有关,积累的越多才能理解的越深。

五、估值

到了最后的估值这一步就是水到渠成了,前面分析了一大堆就为了最后这一下。所以,估值估的好不好就看前面的分析深不深了,初学者往往本末倒置,往往想探寻一种万能公式,不用分析就直接估值。

估值的方法没有什么华丽的招式,无非就是些常用的工具:比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净现金流折现法、PEG(针对成长股)、清算估值法(格雷厄姆创造的,现在用处很少)等。

PS:关于市盈率的解释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估值法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索,实在不懂的问我哈。

最后,分析公司的方法就这么简单。正如降龙十八掌一样,虽然只有十八招,还没有第九套广播体操多,但是只有郭靖和乔峰能把它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为什么?

其实就两个字“专注”,你有看到过这两个大侠用其他的武功了吗?没有吧,他们就只练习降龙十八掌,最后把每一招都练到了极致。有同学想要我的分析案例,我把格力电器的分析报告链接放上来,大家自取哈

海康微视

学员写的海天味业

当然,除了基本面分析,我们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看以下回答。


为了证明是分析是有用的,放上2019年全年的收益图(ps:7月前股票领先市场10个百分点,7月后引入大笔战略资金,收益率失真):

接着2020年收益

2021年投资收益,跑赢沪深300指数8个点
2022年跑赢沪深300指数18个点


2023年比2022年好点

祝看我啰嗦的各位投资顺利,后台有很多私信我,要和我学习的小伙伴,请先看看这个模板了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