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健在综艺《声生不息》中的表现?

2022,好歌献给你! 芒果TV联合香港TVB! 香港回归25周年特别献礼《声生不息》 此刻,我们邀您一同开启港乐新篇章!
关注者
290
被浏览
1,204,145

219 个回答

哈哈哈这个圈子对于“致敬”“尊重”“谦逊”“虚心”的极其强调,并以此论证李健态度的傲慢——因为他不虔诚地复刻粤语,呈现经典原貌,甚至试图国语填词,改编歌词,新写旋律,注入作为一个内地音乐人的自我理解。

可真是“大不敬”。

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致敬”“尊重”这两个词汇,还有所谓的“谦逊”态度,蕴含着赤裸裸的文化霸权,“去奴性”的文化revolution怎么没把这种权力意识彻底去掉呢。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会有人去夸赞一个人,说他很尊重前辈,这算什么美德,就是能不能别这么迂腐啊。”

李健没有把所谓的“港乐”当作“大前辈”“尊重”,虔诚膜拜经典,而是按照一直以来的音乐理念,只是把港乐当作一种音乐类型,并且进行了改编和新的创作,并独自找了优质的编曲人赵兆和顶级混音师(节目组免费的不用,因为音乐效果不够好)。原来这就是傲慢吖。

行叭,看来李健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很少被权力意识和文化霸权意识污染的人。当然,如果不是这样,李健就不是李健了,他是内地文化里生长出来的非常优秀的原创音乐人。虽然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反叛,可他事实上确实继承了很多可贵的精神遗产,这在他的音乐道路上表现得再明显不过。

对的,是区别于hk成熟的商业造星体系全方位包装(李健开玩笑“包扎”)的内地原创音乐人。

最后,我曾经极困惑为何内地一些粤语迷们如此激烈地捍卫港乐的荣光,对李健的普通话演唱反应这么应激。之前我觉得是hk和hk文化一度成为内地主流的“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在看了更多的“批评”(当然大部分呈现为逻辑错乱的情绪化发言和更低级的人身攻击)之后,我偶然尝试代入这种所谓往日辉煌和荣光,代入这些“粤语歌迷”群体而非“粤语区”人之后,似乎明白了一些。作为曾经强势的时髦文化,并一度作为年轻人反叛内地“传统”的工具,内地的歌迷和文化迷们,对它有种潜意识的信仰,背后既有青春的浪漫化想象,也有文化背后伴随着的历史结构。

这个节目就成了一场被寄予厚望的怀旧狂欢,在一幕幕青春记忆的展演中,获得特殊的爽感。而对于粤语区人来说,粤方言被作为主角制作成一档斥巨资打造的节目,并且不断强调“致敬”“尊重”“怀念”,也有一种观看快感。

而这些观看快感当然很难指向音乐本身(音乐追求某种永恒和无尽的情感,强调破除偏见,超越界线),所以人们最熟悉的“语言”就成了最表层却最有效的符号被捕捉到。换句话说,粤语是寄托着怀旧情绪的直接的符号,也是这个节目观看快感得以产生的必需品,对经典的原貌复现在这个意义上也很重要。

然而,李健的出现,直接破坏了很多人的爽感。因为李健把音乐“生生不息”和发现或创造歌曲“新的生命力”真的放在了心上。而他对音乐本身的看重,他一直的音乐理念,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本人对这种肤浅爽感的超越,让他不可能不做出自己的尝试。

所以,很多人所谓的李健的“傲慢”,其实是自己接受不了的本就“正常”的态度罢了。

最后,欢迎欣赏2017年歌手的经典曲目《红豆曲+一生所爱+May it be》。不光普通话演唱粤方言,还新写了歌词,并融合了古典风格的红豆曲与指环王的吟唱~

那些口口声声强调语言声调规则的人,真的了解过语言学嘛,那要不要读一下索绪尔呀,看看结构主义怎么说的,符号和意义是怎么联系起来成为一种语言的,两者之间有没有绝对的联系。如此强调语言,却看不到语言背后携带着的社会结构,不仅没有对一种语言祛魅,反而不断赋魅,这样并不好。似乎有不少人嘲讽李健的普通话有口音,说听起来很“土”,一听就“像是学历不高的样子”“没有文化”。这就是语言所携带的结构性的东西——东北话与“土气”(“落后”)联系在一起。而李健怎么看呢?他有意识地保留自己的口音,这么多年在北京,他依然保持着东北话的味道,这是他对东北的情愫,故乡的记忆,也是他对语言深刻的理解。“我唯一的行李就是我的母语。”所以他尊重每一种语言,也尊重粤语(真正意义上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多元的,反霸权的),更尊重音乐这门艺术。

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规则也是,变化才是常态,虽然现在明显越来越保守,互联网尤甚。


写于旅途中

关于健哥的争议,李克勤听完《水中花》之后一语道破天机,他说,李健像个诗人,香港没有这样的歌手这句话直接讲出了健哥在这个节目上受到非议的根本原因-港乐里没有李健这类歌手。香港歌手大多数都是非常敬业非常出色的艺人,观众对他们的定位也是艺人,希望他们是首先满足观众服务观众的,所以当年在香港有些歌手上节目要一边仰卧起坐一边唱歌。而很多大陆北方音乐人,尤其是健哥,永远是把作品放在第一位的,并不把服务观众娱乐观众当作目的,我创作出我自己喜欢的作品,如果恰好你也喜欢,那你就是我的听众;你如果不喜欢那就不喜欢好了。我想这种区别可能是由于大陆市场大,各种风格都能生存,可以包容像健哥这样罕见的“知识分子类型的歌手”。

所以一种是以观众为先,一种是以作品为先,以自我为先。所以健哥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在有限条件下,首先保证高水平的作品,如果我用国语能呈现出90分的作品,就绝不会用粤语给出60分的答案,就这么简单。而习惯了歌手必须服务观众的人,更看重态度,到我的地盘必须按我的套路来,态度第一,我不管你的音乐性有多高超,立意多么巧妙,编曲有多高级,必须把粤语说好,必须唱粤语歌,这可能也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吧。可是健哥偏偏就是一个绝不讨好观众的人,他还没红的时候就有乐评人说他从来不讨好观众,何况是现在。健哥甚至就不认为自己是个艺人,他在歌手的时候明确说过:“我没有把自己当作舞台上的艺人,我的身份是诉说者,一个载体而已。歌手这个舞台更多的是给人们展现作品的机会,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向人们展示那些我心仪的作品,那些作品能够引领人们去回望那些心动的,心灵为之一颤的美好瞬间。”

所以这些争议归根结底是观念的不同。健哥一直都在坚持作品第一,如果你碰巧喜欢我的作品,那我们就是听友,我们是听同一种音乐的朋友,不是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你不需要讨好我,我也不需要讨好你,就这么简单。

原回答————

李健绝对想不到他用国语来唱粤语歌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因为他早就这么做过呀,而且是在更大的节目上。当年在歌手里,他直接用普通话唱了大话西游,当年歌手的收视率比现在的生生不息高出10倍吧,没有人指责他,反而好评如潮。后来在好声音的决赛里,他给他的学员旦曾选的念亲恩,直接拿了冠军。这首歌就是拿普通话唱的,而且健哥改词的地方更多,没有人跳出来指责,同样是好评如潮。我猜测节目组忽悠健哥参加这个港乐节目时,很可能说过这两个例子,粤语不灵可以直接拿国语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