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书院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英皇书院

中国香港官立男子中学
英皇书院(英语:King's College, Hong Kong)是一家位于香港西半山般咸道的著名男校。书院是中国香港的传统名校之一,位于般咸道的校舍以红砖建成,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官立书院校舍,除新翼外的整座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已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法定古迹。校舍建筑属于爱德华时代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英式学校建筑。英皇书院为香港英文中学之一,教学语言为英语。
该校是战后香港首家全日制中学。前身为政府于1857年兴办的西角官学堂(英语:West Point School)及后来于1879年兴办的西营盤官学堂(英语:Saiyingpun School),西营盤官学堂后来于1926年升格为今天的英皇书院,承传了中央书院的学制,涵煦近百年。成立之初,民间以「新书院」迳称之,以将其与当时位于上环的皇仁书院作区别。
现时该校般咸道校舍始建于1923年,于1926年竣工。书院学生于理学见长,毕业生及其后代多有社会名流。
中文名
英皇书院
外文名
King's college,Hong Kong
简称
KC, King's
创办时间
1926年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英皇书院
外文名
King's college,Hong Kong
简    称
KC, King's
创办时间
1926年
办学性质
官立男子中学
校    训
慎思笃行
现任校长
邓启泽先生
所属地区
香港

发展史

播报
编辑
西角官学堂时期 (1857年至1879年)
英皇书院的成立最早可追溯至1857年。1850年代学校教育模式已初步成形。香港的学校主要由乡镇自办的书馆、政府资助的皇家书馆和基督教及天主教会所办的书院所组成。皇家书馆通常是由比较开明的本地书馆所提升,才能得到政府资助。主持人须接受新事物和以新学科教授学童,其数目亦日渐增加,由1854年的5所递增至1859年的19所。西角官学堂(英语:West Point School)是当时其中一所皇家书馆,为西营盤官学堂及英皇书院的前身,于1857年建校于西角。西角官学堂后来发展成为英皇书院,英皇书院承传了她前身的遗韵,使其成为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官辨学校(英语:Government School),至今共160年历史。西角官学堂校址位于当时的西角,是由政府所设之庠序(英语:Free Village School),得政府资金支持运作,列作官办学校,或称作殖民地时期的皇家书馆(英语:Government Schools)。同年《皇家书馆则例》(英语: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s)颁布,由皇家书馆监督学院罗传列牧师(英语:Rev. W. Lobscheid)制订,香港总督宝宁爵士(英语:Sir John Bowring)批准。1861年,该校就读人数为52人。创校时共开设4个班级。西角官学堂首任校长是李镜州先生(英语:Mr. Li King-chau),自1857年开始担任校长一职,于1870年逝世。车纶阁先生在创校时担任教师,而 Chu Atuk 先生则于1859年获委任为英文老师,同时任教太平山学校。学校于1866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为本地部及客家部。1870年李校长去世后,分别由 Lau Hiu Tung 和 Ip Cheung Shin 接任本地部及客家部校长。1878年,Chan Fong 获委任为另一位本地部校长。1879年,冯扶先生获委任为另一位本地部校长,而他亦为官立西营盤书院首任校长。
西角官学堂初期只有男生就读,1859年男生数目为62人,可分为4班,本地部及客家部分别在1868年及1872年才首次招收女生。本地部女生数目由1876年至1878年大幅增加,本地部总学生数目于1876年达100人。根据1857年至1859年香港辕门报(现称香港政府宪报)及香港政府蓝皮书,西角官学堂总学生数目于最后几年递增至200名。上课时间为上午6时至8时、上午9时至中午12时以及下午1时至4时半。本地部在众庠序中,排列最有效率第二名。 西角官学堂教师主要教授英语、中文基本书、经典书及地理,又提供本地及外国著名经典给学生阅览,包括新约圣经(英语:New Testament)、幼学、神圣的历史(英语:Sacred History)、三字经千字文、十诫(英语:Ten Commandments)、四书五经、缪尔黑德地理学(英语:Muirhead's Geography)、英格兰史(英语:Do. History of England)及 Trimetrical Classic ,又有 Serious of Lessons 、Morrison's Chinese-English Grammar、Circle of Knowledge 及地理学等英文书籍。
西营盘官学堂时期(1879年至1926年)
第三街校舍
一八七七年,轩尼诗港督上任后大力推广本地及教会办理的学校,并为应付适龄学童増加而增办初中官立中学,除教授中文传统学科外更兼授英文,称为官立英文书院。一八六五年至一八九一年间,香港政府于西营盤油麻地湾仔赤柱黄泥涌筲箕湾开办了共六间官立英文书院,当中西营盤书院便是于一八七九年在第三街三十五至四十一号成立,开办第八班至第四班(即小五至中三),又委任了刚由美国留学回来的毕业生冯扶(Mr. Fung Fu)为首任校长。他曾居于美国,并于美国接受教育。官立西营盤书院又有译作西营盤书院或西营盤官学堂。曾与孙中山先生在学的同学中,即西医书院首届入学学生,有江云万先生及刘四福先生等十一人,江、刘二人是西营盤书院的毕业生,二人皆于一八八七年与孙中山先生一同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刘于一八九五年毕业,并取得西医资格。刘四福先生与孙中山先生等人的合照是香港大学校史中最古旧学生合照。
薄扶林道校舍
一八九一年,六间英文书院合并为三间,官立西营盤书院学生人数增加至一百四十六人,第三街校舍不敷应用,于是在教育司学校监督督学欧德理博士的提议下迁往高街一百一十九号校舍,以容纳官立西营盤书院全部学生。一九零三年,校长改由威廉士先生(Mr W H Williams)接任,但在两年后就被调往港岛维多利亚英童学校(Victoria British School),当年学生人数为九十五人,西营盤书院于一九零五年,由莫礼仕先生(Mr Alfred Morris)接任,当年的学生人数为四十四人。至一九零六年官立西营盤学校收生人数上升,校舍不敷应用。一九二二年的香港政府行政报告记录了官立西营盤书院的学科课程,包括历史、英语、中英文写作、数学、地理、地图运用、书写及美术。当年官立西营盤书院学生曾为(Swatow Relief Fund)筹募了八佰大元,官立西营盤书院的童军帮助Charitable Association 在街上募捐了合共一万一千元。莫礼士在任校长期间,将冬令上课时间提早至与夏令时间相同,西营盤书院学生曾获圣约翰救伤队Ralphs盾牌。至一九零九年,学生人数增至四零三人,高街校舍再次不敷应用,要再搬迁。当时港督司徒拔相当注重香港的英文教育,在其任内多番提议创建英皇书院(King's College),作为香港一所高等英校,提供全英式的教育、并综合华文课程。一九二二年,西营盤书院升格为「英皇书院」。一九二六年,官立西营盤书院结校,部份学生与教职员在莫礼仕主持下迁往般含道现址,莫礼仕亦有参与图则设计,与当时的工务局长漆咸(Chatham)一同规划新般含道校舍。一九二六年三月,新校舍建成,第七班和第八班首先迁校,至九月官立西营盤书院其他学生相继进入新成立之英皇书院。由于英皇书院加设了的成立,当时官立西营盤书院第四班学生于考获初中毕业试资格后,便可于英皇书院升读第三班。
英皇书院时期(1926年至今)
背景
当时般含道地段的使用权是属于罗马天主教教会拥有,地盤地段曾经是罗马天主教教堂圣安多尼堂及其前身圣心小堂的所在地,土地注册名称为"Inland lot 755",属于罗马天主教教庭的物业。"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分是一所由圣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成立的一间寄宿学校,名为The First House,由嘉诺撒修女们托管。由于政府规划在该地兴建英皇书院般含道校舍,便和罗马天主教教会交换地皮。一九二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政府刊宪与天主教会交换"Inland Lot 755"地皮的一部份,即圣安多尼堂的所在地,让政府建筑校舍,而"Inland Lot 755"的另一部份则保留给孤儿院。圣安多尼堂在政府收地后迁至薄扶林道
成立与战前时期
书院般咸道校舍于一九二三年举行奠基典礼,同年由富隆公司进行地盤平整工程、地基工程及挡土墙修筑工程;上层建筑则于一九二四年由建利公司兴建,至一九二六年竣工。书院般含道校舍的建筑属于传统英式校舍建筑,拥有底层庭院、拱门回廊及于门口的麻石圆柱,砖砌回廊配合红砖建成的大楼建筑。这座新古典主义的红砖校舍在本港同类的学校建筑中甚为罕有。校舍落成时建有南翼及东北两翼,战前位于般咸道和西边街交界正门建筑上,放置有钟楼。战前校舍和现时格局不同,当时全校共设有二十九间教室、两间高级实验室、礼堂和画廊,以及北翼大楼的一座图书馆,收藏馆,另外设有地理室、冲晒房、美术室及健身室各一间。康乐设施方面,除了用作体育场的中央方庭外,更设有戏院及泳池,是香港最早期的校舍泳池。校舍内的拱形柱廊、饰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制檐楣、围绕窗户的古典风格石砌缘饰等,都可见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当年的香港政府行政报告形容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为「最优良、最新式的校舍之一」。.一九二八年三月六日的德臣西报(The China Mail),以「超级学校」(A Super School)来形容英皇书院。
及至一九二七年,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至十二月期间般咸道校舍短暂为军方征用,作为英军上海防卫队的宿舍和医院(防卫队在北伐期间负责保护居于上海的英国国民),至一九二八年书院重新使用般咸道校舍,于一九二八年三月五日,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由下任总督金文泰爵士主礼,才正式开幕,成为当时香港学校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一所英校。当年英皇书院全校有二十四间教室,可容学生七百二十名,除拥有西营盘书院部分合格学生外,另招考各级插班生,最低为第八班(小五),最高为第一班(大学预科)。根据当年政府行政报告显示,书院全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员是来自英国。书院成立后,校舍设施堪称是当时香港众多学校中最优良的,由于是公立学校,师资方面是私立学校不能相媲美,当时在书院内任教高中的教师全部是来自英国三所享负盛名的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史料显示,当时太古洋行所开辨的义学,亦有聘请书院的教员执教英文。在莫礼仕在任校长的时代,书院是一所体育优良学校,不但在学界连连独占鳌头,书院的华藉学生亦曾代表中国出席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项目竞赛。
英皇书院是以模仿英国公学(Public School)的形式创立,为香港的华裔及印度裔学生提供英文教育,以进入当时英国在远东唯一的大学香港大学,到后来又有不少来自中国广州及南洋的学子入读,其中亦有犹太裔,欧亚混血学生及少数英藉学生。早期书院分别设有香港大学入学试及伦敦大学入学试等,其中以香港大学入学试的报考人数居多。早期书院具有贵族气息,其中部分学生来自当时香港以及南中国(South China)的名门望族,校友涵盖了当时香港多个著名家族的成员。书院原则上是宗教自由,然而该校是有圣公会背景的,早期部分校友在圣公会担任重要圣职,又或者是圣职人员的儿子或亲属。
直至一九三三年,书院收生己达九百八十二人,成为当时香港收生人数及实际就读人数最多的中学,并且是当时香港收入最高、支出最大的公立学校。自三十年代初起,书院开启了一个近十年的辉煌历史,历年一直是大学入学试最好成绩的学校,例如书院的预科班在一九三七年就诞生了全港大学入学试最多的优异生。,这段黄金时期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告终。
祈惠霖先生于一九三四年六月成为英皇书院校长。英皇书院同学会后来由数十名校友创立,成立典礼于一九三五年七月五日在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举行,由代理校长韩德玺(Mr. W. L. Handyside)主礼。从成立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皇书院在香港教育中有着最主要的地位,《St. John's Review》以“英国的牛津与剑桥、美国的耶鲁与哈佛”来评价英皇书院在香港的名气。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珍珠港事件令香港被牵涉入太平洋战争中。由于英皇书院首任校长莫礼仕先生曾在校内设置圣约翰救伤队所用的设施,因此英皇书院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便用作救护站。期间,东翼校舍被日军空投的炸弹击中,瓦顶被摧毁,东翼校舍砖樯及用作支撑的柱廊幸存。因区内居民缺乏燃料,校舍的木制品及支撑结构的木制横梁、窗框、栏杆、和地板均被居民及日军先后盗用或作柴薪使用,其中包括一批名贵书桌,使其建筑物结构受到破坏。书院中外籍教师都要入参加香港义勇军(H.K. Volunteer Defence Corps.),李斯上尉(Mr. G. F. Rees, Captain)被编入防卫军第一连为司令官,物理教师麦罗伦中尉(Mr. McLellan Lieutenant)亦为该连副司令,驻于港岛南面赤柱鹤咀(Cape D'Aguilar),化学教师高诗雅上尉(Mr. D. J. Crozier, Captain)被编入防卫军第二连为司令官,防守大潭路段,西史教师(Mr. G. P. Ferguson)及卫路比先生(M.Wilby)二人为中尉(Lieuteuant)。书院的学生及教师均参与抗战,不少更于该埸战争中战死,毕道校长(Mr. Herbert Howell Beddow)于十二月十七日,在礼顿山被日军榴弹击中,不幸阵亡,华灵顿校长亦在同地中弹受伤,而派士老师在黄竹坑附近被杀,李斯在赤柱于日军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港岛南面进攻时受伤。书院不少华籍学生加入了中国空军自愿军,其中一批更被编入美国空军任联络官。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香港沦陷,英皇书院校舍被日军占用为饲养军用骡马的马厩。英皇书院的两位教师郭士熙先生(Mr. G.S. Coxhead)和费格逊先生(Mr. J.J. Ferguson)被监禁到深水涉战俘营,后来二人更被移往日本的广岛县因岛市(Inno Shima)船坞做苦工监。校长华灵顿先生(Mr. H.G. Wallington)、Jill Beavis、McGuffog E. GRAY 及代校长安士棣牧师(Rev. George E.S.Upsdell)则被监禁到赤柱监狱,梁凤岐老师则逃亡至澳门避难。战争期间,校内重要的战前校史及校友纪录几乎全数遗失。
日占时期,香港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全港学生人数由一九四一年的十一万八千人跌至一九四五年的四千人,几乎所有适龄学童失学。英皇书院的日常运作亦被逼停顿。战前香港有学校六百四十九所,日占时期只剩下三十四所。
战后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月月底香港重光。由于受到战火影响,书院的学生及教师多己逃难往外地,书院停学,至一九四六年十月,在战前入读的书院学生短暂使用坚尼地道临时校舍(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旧校舍),不久后迁往荷李活道校舍,该校当时称为荷李活道上午校(Hollywood Road A.M. School)。
五十年代
一九五零年九月十八日,般咸道校舍经修复后,英皇书院同学会率先借用般咸道校舍一楼课室开辨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由胡兴德先生(Mr. H.T. Woo)出任校长一职,当时同学会小学只开设下午班。直至一九五一年九月十日,英皇书院始正式复校,入学人数达六百四十人,沙治臣先生(Mr. C.W. Sargison)出任校长,这年亦是书院首次招收女生,同年书院口琴队成立,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学届口琴乐团。
沙治臣出任校长期间,书院学生于理学见长,自始之后,书院便被外界冠以“科学家摇篮”的美名。般咸道校舍第一阶段扩展工程于一九五三年完竣,加设了两个实验室、一个预备室、一个演讲室、一个美术室和五间课室。收生人数上升至七百五十人。一九五四年,英皇书院旧生梁鳯岐先生(Mr. F.K. Leung)继任校长一职。成为英皇书院首位华人校长,他同时是前校长莫礼仕的学生。一九五五年见证战后首批毕业生进入大学。由于该校需要进一步扩展,因此于后来启动了第二阶段扩展工程,工程期间,书院初中学生需要短暂在英皇书院湾仔分校(King's College Wan Chai Branch School)校舍上课。一九五九年十二月,第二阶段扩展工程完竣,校舍在南翼与东翼各新建一层,而健身室上两层亦重建完毕,礼堂侧东翼上又再额外新建一层,成为后来的图书馆。书院成为战后第一家全日制学校,收生人数首次恢复到了战前的规模,达九百二十人,全校共设有二十六个课室、十个特别室和七个实验室,内部装修工程亦于往后几个月续渐完工。
六七十年代
一九六零年,郭士熙先生继任校长。一九六一年,邀得乔甫及高智两位国际象棋名宿赴校演讲。同年书院设立饭堂,郭士熙先生又在该年种植后来成为英皇书院象微的无花果树。一九六二年,英皇书院设立六天制。一九六三年,经过几年的沉寂后重新开办艺术班,平衡了科学与艺术的课程。一九六五年,英皇书院推出香港第一本学生棋刊。一九六六年,书院改为只在中六级别数录女生。另外,在六十年代,由于香港的聚会场地不足,因此英皇书院曾用作举办社区活动的地方,当时校舍经常预留予不同团体举办活动,包括政府文职人员、医疗辅助队、香港辅助警队、民众安全服务处、英皇书院同学会圣约翰救伤队等。
一九六七年,收生达一千零二十九人,其中包括十多位女生,祈立德先生(Mr. H.W. Clarke)接替郭士熙先生出任校长,翌年英皇书院在全港大学入学试取得全港最好的成绩,共六十四项优异成绩(64 distinctions),成一时佳话。
英皇书院在一九七零年英皇书院设立中国乐器组。一九七一年,马丹先生(Mr. D.R. Madan)接任校长,英皇书院继续在学术及其他领域创佳绩。一九七二年,学校获欧米茄玫瑰杯最佳运动进步奖(Omega Challenge Rose Bowl)。一九七五年,学校学生在中学会考取得合共一百二十五个优,四百七十个良的成绩,书院排球队更连续多年膺学界全港冠军,使英皇成为香港最佳学校之一。一九七六年全校举办第一次全校大旅行。
在一九七七年十月,英皇书院的旧生朱家辉先生(Mr. K.F. Chu)接任校长,这年校舍庭园的喷泉收复完成,底座改装成一个金鱼池,并在校舍庭园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一棵紫荆树种植在校舍庭园的北面角落。同年,社工进驻学校。一九七八年教育署令英皇书院由中一的四班开始扩班至五班,收录二百一十五人,一九八二年五班的中一升至中五毎级五班便增加至二十五班,加上中六中七毎级四班全校便扩大至三十三班,但校舍只得二十八个班房,结果毎天都有五班的流动班(即没有班级的班房)。
八十年代至千禧年
在一九八三年英皇书院加入电脑科。一九八六年学校将校规、校刊、制服、领呔、校徽及学校报刊放入一个时间囊,埋于学校花园地下,将于二零三五年打开。同年,学校将花园内喷水池重修为一个底部为金鱼池塘的喷水池。学校亦设立各项学会,及于中四、五设音乐课,学制又以“Form 1”代替“Secondary 1”。
一九八六年九月,潘伟棠先生(Mr. W.T. Poon)接任校长,学校收生人数上升至一千二百人,这年操场首次安装公共广播系统。一九八七年喷水池被改造并重新启用。另外创办了风帆会,及在健身室添置体能培训器材,一九八七年学校为了发展学生的艺术潜能,更添置了管弦乐团乐器。潘伟棠先生在任期间,学生在公开学术比赛屡获冠军。书院手球队更连续多年膺全港总冠军。一九八九年,邀得国际象棋大师(Eduard Gufeld)赴校演讲。一九九二年英皇书院学生历史性组织考察团访问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该次考察团由英皇书院同学会赞助一部分的资金。1992年3月,英皇书院学生民选出第一届学生会。一九九三年学校成立家长教师会。一九九四年,有了管弦乐团的雏形,使学校有管弦乐团、中一至中三童声合唱团、中乐团。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同年书院原本缀有圣爱德华皇冠标志的校徽,改以一位贤达扶持刻有“英皇”两字书本的图案代之。
千禧年代
英皇书院历史以来作为了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桥梁,校友对于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贡献,不少校友在近半世纪的中国文化震荡中更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一九九八年在新任校长何汝淳先生(Mr. Ho Yue Shun)继任后,英皇书院申请成为资讯科技先进教育计划学校,引入价值六百万的器材及设立学校网页,这些器材在资讯科技开放日后全面启用。另外书院分别于一九九八及二千年首次于大会堂主办公开音乐会。二千年,该校校舍拆去西翼旧建筑,加建一幢新的西翼大楼,内设多个设备完善的课室和实验室。二零零二年学校泳池于装修后重开。该年五月九日邀请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柯尔赴书院演讲。二零零三年学校图书馆、演讲室、实验室重建。该年十月二十九日,法国化学家、一九八七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应邀赴英皇书院演讲。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英皇书院被确定为一级历史建筑物。
二零一零年代
二零一零年九月,陈胡美好女士(Mrs. Chan Woo Mei-hou)接任成为英皇书院首位女校长。其丈夫是英皇书院旧生。二零一一年,除新建之西翼以外,整座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法定古迹。学生继续屡获殊荣,包括多个国际科学大赛,耶鲁书奖(Yale Book Award),以及哈佛书奖(Harvard Book Prize),二零一三年,书院口琴队更于世界口琴节(World Harmonica Festival)荣获世界冠军。二零一四年,成立英皇书院教育基金。同年,首次举办与课程相关的内地学习考察团。二零一五年,香港邮政署于英皇书院九十周年校庆订造限量邮票。

建筑特色

播报
编辑
般咸道校舍南翼大楼
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于一九二六年落成,大楼依山势而建,建成之初是香港规模最大的中学,容纳学生及教师八百四十名。校舍是属于爱德华时代的红砖建筑,书院内的拱形柱廊、饰有石柱的外廊、粗琢隅石、模制檐楣、围绕窗户具古典风格的石造缘饰等均带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在本港颇为罕见。布局属学院式建筑风格,三翼大楼环绕中央方庭而建,中央方庭用作学校操场。在书院南翼大楼与般咸道中间建有精致的花园,建有拱形柱廊的弧形边墙。石拱廊的弧形边墙前有石座,是地下水道的上盖物,早期是预作放置英皇佐治五世像之用,但该像未运送抵港,就爆发太平洋战争,因此至今石座仍空置。
南翼及东、北两翼
南翼大楼为课室,向般咸道有红砖拱廊和陶立克式(Doric Order)列柱走廊。南翼地下的正面和走廊有一列由红砖砌成的罗曼式拱形石柱,而一楼和二楼的凉廊则由多条对柱修筑而成。校舍所用红砖均从英国本土入口,砖上有制造商“DWB”印记。
东、北两翼的正面也可看到罗曼式拱形柱廊,东翼底层以红砖拱券承托,而在北翼各个砖砌拱券的上方开有纵向石圆窗,部分门道属罗曼式拱形或装有玻璃气窗的平拱式设计。
入口门廊
位于般咸道西边街交界的石砌弧形入口门廊,由爱奥尼亚式花岗石柱承托,类似设计只见于香港大学解剖学馆与生理学馆大楼,建有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边孔,爱奥尼亚式柱头上饰有螺旋形托座,入口大楼顶层有一个穹棱式拱顶。早期,位于般咸道和汉宁顿道交界,正门入口的弧形柱廊上,建有的钟楼和烟囱,已经在一九五零年拆去,以腾出地方在东、南两翼加建一层。
地下水道
书院般咸道校舍建成之前,天主教教堂旁有一水道,从山上一直流向今日的水街,水街亦因该水道而得名,书院整座校舍就是兴建在该水道之上。

校园传统

播报
编辑

无花果精神

无花果精神早在六十年代起己在学校普及,象征物是一棵在一九六一年,由当时的校长郭士熙先生所种植的无花果树,该树学名是青果榕无花果的花长于果实内,较难被看见,因外观见果不见花而得名,喻意学生要养成“朴实、谦虚,沉稳自律,实而不华、不显自彰”的高尚情操,同时是象征“不嚣张,忌傲慢,重视内在价值“的一套处世哲学。该青果㭲在校舍已有近半世纪历史。

英雄榜

英皇书院校内留有记录优秀学生成绩的“英雄榜”

高桌晚宴

英皇书院每年均会举办高桌晚宴。

历任校长

播报
编辑
西角官学堂
官立西营盘书院
  • Mr. Fung Fu (1879年 - 1903年)
  • Mr. W.H. Williams (1903年 - 1905年)
  • Mr. Alfred Morris (1905年 - 1926年)
英皇书院
战前
  • Mr. Alfred Morris (1926年3月-1934年6月) 香港战前著名慈善家。
  • Mr. William Kay(1934年6月-1939年3月)
  • Mr. W. L. Handyside (1935年3月-1935年11月)
  • Mr. Herbert Howell Beddow (1936年1月-1937年7月)
  • Rev. George E.S.Upsdell (1937年3月-1937年12月)
  • Mr. H.G.Wallington (1939年3月-1941年12月) 在日占时期曾被俘往赤柱监狱,正如很多其他政要。
战后
  • Mr. J.J. Ferguson (1946年10月-1947年7月)
  • Mr. J. W. Wilson (1947年8月-1951年9月)
附属小学
  • Mr. Woo Hing-tak (1950年8月-1951年9月)
复校后
  • Mr. C.W.Sargison (1951年9月-1954年7月)
  • Mr. Leung Fung-ki(1954年7月-1957年1月)首位华人校长
  • Mr. C.W. Sargison (1957年9月-1960年7月)
  • Mr. Geoffrey Serville Coxhead (1958年7月-1959年3月)
  • Mr. Geoffrey Serville Coxhead (1960年9月-1967年6月)
  • Mr. P.R. Halliwell (1963年1月-1963年8月)
  • Mr. Herbert W.Clarke (1967年6月-1971年6月)
  • Mr. H.N.Mcneill (1969年4月-1970年1月)
  • Mr. Das Raj Madan (1971年6月-1977年10月)
  • Mr. Chu Ka-fai (1977年10月-1986年8月)
  • Mr. Poon Wai-tong(1986年9月-1998年12月)
  • Mr. Leung Chik-wing (1992年7月-1992年8月/1994年7月-1994年8月/1995年7月-1995年8月/1996年7月-1996年8月/1996年12月-1997年8月)
回归后
  • Mr. Ho Yue-Shun (1997年9月-2010年8月)
  • Mrs. Chan Woo Mei-hou (2010年9月至今)英皇书院首位女校长。

轶闻逸事

播报
编辑
  • 英皇书院校园底部埋藏着一条溪流,从香港大学所在地的山上一直流下来,供给喷水池用水,早期更是泳池用水来源。
  • 英皇书院与旧赞育医院的红砖砌法都是''English Bond'',但旧赞育医院的红砖是一行横与一行露头砖相间,是典型的''English Bond''。墙角以每四行间一行凸出,使凸出的一行为横直相间。反观英皇书院的红砖砌法,虽然是''English Bond'',但以五行横间一行露头为特色。墙角以每五行凸出间一行平,正好与横正间砖互相呼应。而且五行七十乘三行横二百二十五约为一比二。
  • 英皇书院般咸道校舍内保留了一批经已失传的香港制造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