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健康資訊 — 領康香港
  • 因為搜尋欄位空白,因此沒有建議。

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的治療、症狀和診斷方法

耳念珠菌 (Candida Auris) 於2009年首次在日本發現,後來蔓延全球各地。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現首宗耳念珠菌個案,及後相繼出現零星個案。2020年7月疫情期間,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一度出現耳念珠菌爆發 ,大部份屬帶菌者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會造成入侵性感染,致命率可高達3至6成,加上耳念珠菌亦有多重耐藥性,治療上較棘手。

耳念珠菌的成因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種,2009年首次在日本一名病人的外耳道分泌發現,與其他念珠菌所引起的感染一般沒有分別,但較為罕見,能引起嚴重感染。現時大部份耳念珠菌個案都不是在耳道找到
  • 個人和環境衞生欠佳
  • 經常接觸侵入性裝置如人造氣管、導尿管、腸胃內窺鏡導管
  • 本身免疫力低下
  • 長期住院的病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受損的病人
  • 近期曾接受大手術、正服用廣效性抗生素或抗真菌素

耳念珠菌的種類

  耳念珠菌 念珠菌
存活環境 除了濕潤環境,也可在乾爽環境如塑膠表面生存數星期 在濕潤環境才能生存
存活位置 可在全身任何部位存活,包括尿液、痰液和人體黏膜 多數存活於人體黏膜包括口腔、陰道和腸道
病徵 帶菌者都沒有病徵 視乎發病位置有不同病徵
影響 有機會經尿喉、中心靜脈導管等進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出現頭暈、發燒、血壓偏低等病徵;免疫力較差人士可引致敗血症 通常會造成陰道炎、尿道炎
抗藥性 約90%對抗真菌藥「氟康唑」有耐藥性、約30%對抗真菌藥「兩性黴素B」有耐藥性、少於5%對抗真菌藥「棘白菌素類」有耐藥性 服用抗真菌處方藥物、使用益生菌陰道栓劑能有效治療

 

耳念珠菌的症狀

耳念珠菌可能會進入血液並擴散至全身,出現如發燒、疼痛和疲勞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引發血液、傷口和耳朵等感染,一般只從症狀會較難判斷,必須經由檢驗才能確診

耳念珠菌的診斷方法

耳念珠菌難以用一般標準實驗室方法識別,必須使用「蛋白質譜分析儀」識別。

醫管局自2018起制訂感染控制指引,曾在海外入院的病人,若在香港入住高危病房如深切治療部、臨床腫瘤科、血科和骨髓科,均需接受入院篩查。

  • 以檢測的儀器是蛋白質譜分析儀,檢驗病人鼻腔、腋下和腹股溝的組合拭子樣本;若結果呈陽性,醫院會隔離確診病人
  • 根據感染控制指引和個人風險評估,展開接觸追蹤調查
  • 所有確診個案需呈報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辦事處
  • 如臨床樣本中發現念珠菌或出現爆發,會立即通知衞生防護中心

耳念珠菌的治療方法

如果病人出現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兩星期抗真菌藥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帶菌者,沒有受感染及明顯病徵,則毋須服用抗真菌藥物

耳念珠菌的預防方法

  • 保持良好個人和環境衞生
  • 經常洗手
  • 適當使用抗真菌藥物
  • 醫院工作人員應適當使用防護裝備
  • 以1:49稀釋漂白水消毒環境
  • 避免與他人共用物品或衣著
  • 維持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
  • 控制已有疾病
  • 做運動增強免疫力

OT&P領康醫療建議

耳念珠菌和最常聽到的念珠菌一樣,只是感染位置不同,而且較為罕見,能引起嚴重感染。如出現以上症狀,歡迎預約諮詢家庭醫生或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意見。

立即預約

 

閱讀更多       

New call-to-action

參考資料

港現160耳念珠菌個案較去年增6倍 醫管局下周篩查2000住院病人. (2020, October 23).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mingpao.com/ins/港聞/article/20201023/s00001/1603437984403/港現160耳念珠菌個案較去年增6倍-醫管局下周篩查2000住院病人

醫院管理局. 多重措施 預防耳念珠菌爆. (2019 Septemb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3.ha.org.hk/ehaslink/issue106/tc/news-01-tc.html

衛生防護中心. 耳念珠菌的感染控制措施. (n.d.) Retrieved from https://icidportal.ha.org.hk/Home/File?path=/RCHD/2019%20RCHD%207.pdf

Royal Brompton Hospital.Candida auris. (n.d.) Retrieved October 6, 2021, from https://www.rbht.nhs.uk/our-services/candida-auris

以上資訊由以下提供:

專家, 領康醫療

請注意,我們網站所有的醫學文章已經過醫生的專業審查。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並非醫學意見。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