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送父母到养老院吗?

随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你会考虑送父母到养老院吗?
关注者
526
被浏览
1,009,423

284 个回答

会不会送。

首先要地方能收啊。

比如,我们村子是3000多人,包括百十个已搬到外面长期居住的,大小户一共600多户人家。问题是我们整个镇就一个养老院,公家办的,床位也只有几十个。

这样的情况下,单单我们一个村子有需求有能力能送老人进老人院的就接近了镇老人院实际的床位数。问题在于,我们镇不是只有我们一个村子,跟我们规模相当的,少说也五个。

……

综上。

我们没得送。

老了以后自我消化。

能动能劳作的,七老八十都是自己下地。

这片土地上的人并不懒。

和这片土地养老已经有的挑选是两个概念。


然后。

去年是老人院的寒冬,尤其是疫情比较严重的上半年。老人院都不能收新人入住,成本压力非常大。比如我之前常常去探访的一个老人院,满载床位39个,19年18年都是全年满员状态,21年开始,只剩29人,这还是人员得到一定补充后才有的,单单20年一年就走了10多个老人家,这里的走大部分是没了,不是回家住或者因重病转到有医疗条件的老人院。

下半年,部分地方开始允许小部分吸收新人,但整体依旧严重弱于19年的同期。

到了今年。

情况就明显好转。

三四月入住的新人明显提了上去。

前面分享的几张图片,也可以看到是21年新入住的,我们今天去动物园地铁站附近探访,那边的一个老人院工作人员也告诉我,5月11号有个老人家入住了,然后一周后有个新的入住,家人已经交钱预订了床位。

只看图片。

你觉得这个条件下的老人院每月开销多少钱?

隔板单间,1.6米大小的床铺就占位大半,共用卫生间,很少空调……

疫情后,是5000左右的每月开销。

真想送,又有多少老百姓能承受得起?

对了。

这只是广州市内老城区,价位偏向中等的民办老人院。


我们不把送老人家去老人院这个事情妖魔化焦虑化。

但很显然,有些人低估了里面的费用。

没有重病,只是无法完全自理个人生活的老人家,在老人院生活九年十年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这一点,亲属的经济压力并不小,但经济开销这块,比居家照顾成本大多了。比如上面截图的床头卡显示,这个老人在老人院已经生活了整整9年。

最后。

我想说。

真正的养老是从失能开始的。

比如图里的轮椅、坐便椅(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可以在房间里上厕所,而不用去厕所,有的老人院的房间是没有私人厕所的,同时部分老人的行动能力差,即便房间有私人厕所,她╱他也不不一定有足够的力气去),又比如墙上随处可见的扶手,卫生间里的扶手和呼叫铃等。

都是为了尽可能地给高龄人士提供便利的。

部分人想象的衰老。

只是像肥皂剧一样挺着满脸胶原蛋白带个假白发慢慢又吞吞地走路。

如果家里老人上了年纪,但本身还能基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其实子女后辈们照顾花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对容易消化的。

失能后(如中风导致的偏瘫,糖尿病导致的病足和无法行走等)。

这一类情况要投入更多的经济成本和人力照顾。

最让小家庭精疲力尽的也是这类照顾。

现在,你问我。

送不送老爸老妈去老人院,我肯定回答不送。

但如果老爸老妈生活能力被病痛大幅度剥夺后,我很难再说这样的话。

毕竟,我也只是千万棵韭菜中的普通人。

没有矿。

长期停下来。

别说父母那边难以照顾,我难以支撑相应的赡养支出,就是我本人也会饿死。

不会。上次无意中跑到一家养老院上厕所,政府投资的,非常漂亮,里面有几个老人在帮勤务人员剥花生,我路过就跟我打招呼,让我坐下来玩玩。我就说,这个敬老院好漂亮啊!你们都是这里的老人吗?他们回答说,是养老院,不是敬老院,我们是有儿女的,孩子们交钱了的。我就说,奥,这么漂亮,还以为是敬老院呢。他们说,你不知道吧,就是在这里等死,要不行了,弄回去,也不能在这里死啊!

我听了这话,心里酸酸的。在这些老人心里,来养老院就是等死的!唉,他们没有了存在感,觉得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