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老了,你会选择去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

关注者
136
被浏览
9,785

116 个回答

我选择能自理时居家养老,不能自理时去养老院。

居家养老需要社区服务到位。现在大多数老人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单独居住,有的孤身一人,很向往有这样的地方:不需要老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熟悉的环境,社区附近有专门的场所,白天可以和一帮老人娱乐聊天,参与活动、锻炼,头疼脑热有人给予照料,一日三餐可以在那里解决,开心过完一天回家美美的睡觉。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受家庭温暖、又能与同龄人沟通,满足了老人社会交往、归属、平等和尊重等需要。通过对老人的服务需求调查显示,老人迫切需要在各种维修、检查身体、上门医护、清洗衣物、陪同看病、家庭护理等方面给予帮助。社区养老服务就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内容的服务。可喜的是现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好多城市开始了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方便了这部分老人,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们下载了智慧养老APP,他们的健康咨询、居家护理、用药提醒、心理关怀、文艺活动、营养配餐、预防保健、康复调理等等都可以在APP上完成。

APP与智能传穿戴设备和互联网医疗相连接,家庭医生可以对老人们进行远程监护,采集心电、呼吸、体温,心率并传输到数据库中,自助分析预警。老人遇突发事件可报警并得到及时抢救。老人们可以在慢病管理系统里面记录自己的服药日记、自测结果、饮食记录,运动日记,家庭医生可以随时查看老人的自我管理情况,并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通过健康档案进行老人的健康风险评估。

老人需要买药,家庭药房会快递过来,每年还会有免费体检等健康医疗服务。想购买老人用品,去网上老年商城逛一逛就可以,还可以在网上看书、听音乐、欣赏各种视频。有了这些智能服务,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会活得有质量、有尊严。

如果是上述情况,居家养老当然可以考虑。

在这个期间, 70岁之前,有空就做临终整理,临终整理不是件悲伤的事,会让你此生所爱之人对你有美好的记忆,他们将不再遭遇处理你任何东西的麻烦。

人终将死去,这是所有人无法避免的事,人越到年纪大,所需物品越少,可以搬到更小的屋子里去注。大房子已经无力打理,你这时候检查往日所有物品,与他们说再见,为去养老院做好准备。

提早安排这一切是明智之举,那些长久不用的东西,几年没穿的衣服,已经看过的书,多余的但也许很漂亮的餐具、纪念品、艺术品,让家人和朋友邻居过来,各取所需,除了留下必须用的东西通通处理掉,你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快乐、干净。

这些工作做过后,没有后顾之忧了,如果以后长期卧病在床或半身不遂,或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生活不能自理,那就选择去养老院,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连自己的生活都手忙脚乱,更何况顾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在养老院每天有护工照顾,洗脸、梳头、吃饭、翻身、喂水、喂水果、喂药、处理大小便,每周洗澡、剪指甲、理发······只要选择一个好的养老院,准备好足够的费用,挑一个比较好的护工就可以了。假如有终极服务,临终关怀就更好了。

虽然已到黄昏,但天黑的很慢,最好是健康地,优雅地、高质量地渡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无什么之地,里面很多米国老人老无所依,以房车为家,居无定所,像游牧民一样不停迁徙在房车营地之间,通过打一些零工维持生活,几乎没有积蓄。

(很疑惑这部反映米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电影在国内竟然没有上映)

当我们老了,去养老院,还是待在家里,其决定因素会是什么呢?主要有有以下几方面的抉择

1,身体状况:自主生活能力,慢性病情况

2,家庭状况:独居还是和家人同住,家中是否有照顾者。

3,经济状况:是否可以承担机构费用

5,性格习惯:是否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

6,子女亲属是否支持

未来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重是必然的,社会抚养比的越来越大,现在很多家庭可以雇得起保姆是得益于"人口red利",随着这一代农村阿姨的老去,年轻一代对该行业的排斥,保姆家政行业很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考虑未来养老时其实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最明显的就是养老防儿模式的塌缩,养老是个难题,是个人们避之不及的议题。

但无可避免的是,每一天每一秒,我们的都在走向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