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圈椅制作技艺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明式圈椅制作技艺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地方传统技艺
明式圈椅制作技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地方传统技艺,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之一。 [1]
圈椅,靠背和扶手接连成半圆形的椅子,始于南宋,又称太师椅,交椅的一种。圈椅源于南京(1127-1279),至21世纪初已有800多年,是中式家具中款式最经典、应用最广泛、市场最受欢迎的古典家具之一。 [2]明式圈椅上圆下方,寓意天地乾坤,以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雕花简约细腻、结构端庄稳重著称。 [3]
2018年,明式圈椅制作技艺入选新会区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2021年2月9日经江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江门明式圈椅制作技艺入选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中文名
明式圈椅制作技艺
批准时间
2021年2月9日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1]
遗产编号
Ⅷ-32 [1]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圈椅源于南京(1127-1279),至21世纪初已有800多年,款式较经典且应用广泛。发展至明代,中国家具无论款式、型制、工艺都达到了一定境界。圈椅同其它家具已有基本定型,并形成时代特色的一种椅式——明式圈椅。其型制式样与制作工艺一直流传下去。
明式圈椅
新会古典家具制作始于历代氏间明清家具的陈设使用、收藏鉴赏与维修翻新,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会人善用改革开放之商机,通过从民间收购古旧残破的明清木家具,进行维修翻新、出口转卖,既攒了钱,又为后来新会古典家具业的兴起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技术。1979年,新会首家以生产仿造明清古家具为主的企业—— 会城华润家私诞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内人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与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高品位家具需求日增,明清古家成了家具市场的抢手货,货源奇缺,供不应求。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会人抓住机遇,大力创办家具企业,从国外进口黄花梨紫檀酸枝等高枝木材,加工仿造高品质的明清古典家具,以满足市场需求。新会古典家具制作规模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古典家具主要生产经销集聚地和中国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的“中国古典家具之都”。
明式圈椅继承“广作”传统制作技艺,既保留明式家具的风格与韵味,又根据现代人的需求而加入时代元素设计制作而成,是历史与现代相融洽的新会古典家具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2]

工艺特征

播报
编辑
圈椅起源早在唐代椅圈月牙扶手造型是从交椅和胡床的变化融合而来的,其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暗和天圆地方之意,豪盛红木所制的明式圈椅在这基础上有所提倡,将圈椅的上圆圈头搭脑部位提高3厘米,形成略椭圆形状,使圈椅外观型态更显骨感俏丽。圈头搭脑的提高使人坐上去后倚靠时颈椎贴靠吻合恰到好处。明式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端庄而不呆板,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明式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明式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 [2]

工艺流程

播报
编辑
明式圈椅继承明代经典椅式,圈椅上圆下方,寓意天地乾坤,以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雕花简约细腻、结构端庄稳重著称。明式椅圈制作选用弧形圆材,腿足与面上立柱采用素光圆柱,后椅腿一木到地,上承椅圈。椅圈由弧形靠背圈与弓形月牙扶手圈攒接成形,前后与后腿立柱和鹅脖接合固定在椅座之上。靠背板呈“S”或“C”形曲线,上方两旁出云牙线,正中浅雕或透雕图案装饰。后立柱与鹅脖之间设猪尾状联帮棍。椅座抹头、大边框架嵌芯板,芯板呈凹状。抹头与大边下装券口牙子,四条椅腿脚之间装管脚枨。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或透空。加工方式包括设计、放样、开料、雕刻、组装、打磨、抛光(上漆)、包装等工序。 [2]

传承保护

播报
编辑

传承价值

工艺复杂性
圈椅是由下截和上截二个部分连体所构成,下截的结构如同“四梁八柱”一样,紧密地与地面相连接,圈椅下截的前后四条腿就如同四根柱子一样撑起上面带来的所有压力。为此明代工匠为下截四条腿加上了四条横梁“牙条”。为巩固牙条与下截前后四腿紧紧锁在一起,明代工匠们又在牙条上下加了牙头和卷口牙子,下截前腿的牙条增宽,将其作为踏脚之用,就此,前腿牙条也叫踏脚枨。这样一来明式圈椅的下盘既牢固又具踏脚功能,圈椅上截如人的肚腩形态饱满,上截部位也是圈椅较有价值的部位,因此从结构上和用途上圈椅上截的空间和框架搭配也够为复杂。座面四围的框边是凹榫,将座面板和下截的四腿紧密锁定,还承上连接前边框上的前腿鸭脖。鸭脖在角牙配合下,起着支撑椅圈月牙扶手部位。面座中部两侧的联帮棍也是起到承上启下和固定椅圈的作用,联帮棍由内向外弯上是为了增大圈椅上截的坐位空间。椅圈后部位是由两边后腿一木贯穿上下和结合靠背板连接组合。两边后腿顶部与椅圈结合部位也可加上角牙来作装饰,圈椅上截的靠背板除开靠背实用处,也可作图纹装饰或镂空图案来装饰。
用材稀缺性
凡人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痕迹和生存的空间,圈椅的用材是取原生态的红木芯材,红木芯材是经过几百年成长才能成为做红木家具的材料,其本身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土壤中的各种物质和不断地经历大自然的风吹雨淋,直到红木芯材做成家具后还存在其本身的生命痕迹,就是冬天时会有开裂迹象,至春季后会慢慢合上开裂之处,如名贵红木中的酸枝材料,由于油性足,在做成家具后通过与人接触,还会出现包浆效果,这层包桨就包含了酸枝的木油和人体汗水及通过人体体温等化学合成出来的包浆,这层包浆是家具较理想和较好的保护层,以前大户人家为什么要用红木来做家具的,就是为了可以长时间地使用它。红木家具保养得好是可以作为传家之物几代相传。
做工的严谨性
圈椅制作流程,木匠们在制作红木家具时,红木去表皮和白皮及开料板后需较长时间进行烘干板材,板材烘干后才进行木工开料,木料开好后就进行开榫卯孔眼、木工刨板及雕刻,拼装弓形扶手、人工入榫、裙边的云牙边等,拼接好后还需进行粗磨,细磨,精磨,到烫蜡等工一系列工艺流程。这要求工匠们要有相当熟练的加工红木技术才可制作出来的明式圈椅韵味十足。 [2]

传承状况

红木家具以其健康、环保、保值、耐用较受消费者喜欢,且需求量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人才短缺
由于生产厂家多,好工匠供不应求,同时五邑地区薪酬偏低,加上全国各地红木市场火热发展,造成名匠流失。
原料紧缺
交趾黄檀并非中国国内出产,要倚靠进口,出口国逐步收紧出口政策,原生林越来越少。
受市场化冲击
因急功近利,较多厂家用机器代替人手,造成传统工艺传承式微。
鉴于以上因素,迫切需要对明式圈椅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2]

传承人物

黄爱豪,男,出生于1969年。传承项目:明式圈椅制作技艺。 [2]

社会影响

播报
编辑
重要活动
2016年11月1日至3日,中国台山首届中国传统家具明式圈椅制作工匠大赛完美落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