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練習,改變對負面情緒的認知

文◎許仲博

0
1720

 

當改變自己的信念,你會發現明明是同一個事件,卻會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感受與想法,你會發現,重要的並不是引發的事件,而是對事件的反應。轉念思考是人生中重要的技巧與課題,也是在人生各區塊都能使用的技巧。

 

  臨床心理學家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於1955年發展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其核心理念為只要改變人的非理性信念,就可以改善他的情緒及行為的反應。業務人員該如何得知自身在展業過程或是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非理性信念?又該怎麼扭轉它們,進而能夠轉念思考,用正向的心態面對挑戰?在REBT中,有一項ABCDE的練習模式,可以用來做為自我覺察的工具。而理論上在轉念結束後,我們便可以得到F,也就是全新的感受(new Feeling)。

  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經驗: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工作的動力,連定聯也沒有幹勁。其實我們只看到結果,而在之前還有最初的引發事件以及回應事件的個人信念,而我們的行動(結果)則是受到信念影響。事件與信念一定存在,只是在沒有特別去意識的情況下,我們不太會發覺。不妨放下手邊的工作,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引發此結果的事件與信念為何,久而久之,自我的感覺會更敏銳,而對自己也會有更深的瞭解。

  以上述例子而言,即便呈現出的結果相同,但引發的事件卻可能因人而異,可能是多次被客戶拒絕,可能是業績遲遲沒有起色,甚至可能是公司政策或是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可以發現這些事件大多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外在因素,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事件發生後回應的個人信念開始分析。

  面對展業的挫折或是市場的變動,業務人員會有什麼想法?或許你會覺得一定要有充足的緣故客戶才有辦法生存;覺得完蛋了,我接下來幾個月都會陷入困境;覺得努力都沒有用,不如「躺平」就好;覺得自己很糟,什麼都做不好,會這樣都是公司商品沒有競爭力;覺得……。

  當種種負向信念與情緒在我們內心扎根,就會不自覺成為展業的絆腳石,最後導致上述沒有展業動力的結果。常見的4種錯誤負向信念分別為:絕對論者的思考方式、災難化的思考、畫地自限,容忍度低以及責怪。

1. 絕對論者的思考方式
  有這種思考方式的人,在思考中常會出現「一定」、「絕對」等沒有討論餘地的字眼,也因此容易讓自身陷入僵化的思維模式,一旦情況與自己預想的不同,就會產生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

2. 災難化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常把「完蛋了」或是「死定了」掛在嘴邊,但通常只是用於玩笑及抱怨;如果是真心這麼認為,就是無限放大每一個危機,彷彿世界末日即將到來,那就會讓自己被恐慌壟罩。

3. 畫地自限,容忍度低
  總是認為自己做不到預定的要求時,會傾向用逃避的方式來遠離問題,然而這樣的行為反而會更讓人沮喪。通常有這樣想法的人對挫折的容忍度也不高,失敗1、2次之後就不願意再嘗試。

4. 責怪
  這是不少人在面對失敗的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責怪自己能力不夠,就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把錯都推到別人身上好撇清自己的責任,甚至責怪這個世界,最後變得憤世嫉俗。

  當找出自己的負向信念後,可以透過3個問題來挑戰它:這個想法是真實的嗎?這個想法合乎邏輯嗎?這個想法對自己有幫助嗎?而這正是反駁負向思考的第一步。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錯誤信念都不真實,也就是說並非絕對如此,你可以找到反例來否定它;負向思考也不合理,可以從中發現邏輯的謬誤;最後,也最重要的是,這些負面思考對自己往往沒有幫助,而且還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而面對4種常見的負向思考,也有4種相對應的正向思考模式,分別為:保有彈性的思考方式、保持客觀、我做得到,而且我能堅持做到、接受自己,失敗也有價值。

1. 保有彈性的思考方式
  把堅持變成偏好,將「一定是……」變成「我偏向認為……,但還是有其他可能性」。不要做出絕對的要求,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

2. 保持客觀
  即便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在發生,也應該保持冷靜,具備洞察力,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事件,不小看同時也不誇大事件的影響。

3. 我做得到,而且我能堅持做到
  把「我做不到」轉換成「雖然很辛苦,過程也會很挫折,但我做得到」,有時轉換思維並用不同的話說出來,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4. 接受自己,失敗也有價值
  一次的失敗經驗並不會抹滅你的其他優點,你可能仍然幽默風趣、樂善好施,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這些失敗經驗在未來也可以派上用場。

  當改變自己的信念,你會發現明明是同一個事件,卻會帶給你截然不同的感受與想法,重要的不是引發的事件,而是你對事件的反應是什麼。最後則是來看全新的信念帶給你的效果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帶來全新感受。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