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校的心理学是普遍重科研轻应用吗?

现在的高校的心理学科发展,是不是普遍重科研,训练科研技能,轻应用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思维塑造呢?想问问各大学学心理的同鞋们,还有心理学界各位前辈。
关注者
41
被浏览
9,657

11 个回答

心理学历史上,应用与基础科研的冲突又来已久,APA历史上的几次分裂都和这个有关,APS的成立也是源于基础科学家对应用心理学家占据APA的不满。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源自于心理学自身的冲突与分裂。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想把自己变得越来越科学,其实就是自然科学化,可是从祖师爷冯特那开始,他就认识到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他在开创实验心理学之外,还另外写了20卷的民族心理学,其实就是人文倾向的心理学。在冯特同时,还有布伦塔诺、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等不同倾向的心理学,每一个都是开宗立派的大师,特别是威廉詹姆斯对应用心理学的开创居功至伟。在那个科学心理学刚刚开创的时代,就强调心理学的应用,请问能应用的到底是科学的心理学更多呢,还是非科学的更多呢?答案不言而喻。


这种冲突早在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林写作《实验心理学史》的时候就已确立,自那本书开始,尽管美国应用心理学高歌猛进,不管是从业人员还是刊行论著已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在面世的甚是流行的近百部心理学史教材中,应用心理学几乎难觅踪迹。


随着科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做科学的越来越瞧不上做应用的,觉得你们的东西能叫心理学吗?你们的东西能验证吗?你们做了对照实验了吗?可是做应用的,也会反驳做基础的,我这一堆病人等着我呢,指望你们科学搞清楚,病人早崩溃八百回了,我把病人治好了,你能吗?


心理学涉及的范围太广,科学心理学的进步不足以满足如此广范围的应用需求,必然就会其他路径的心理学来满足这些需求。这就是应用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矛盾的来源。


回到现在国内的高校,大家都知道高校现在是科研导向,唯基金,唯论文,谁占优势这就是明摆着的事情。至于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做应用的都被边缘化,被认为是非科学化,甚至是伪科学。


然而,应用的需求呢?看看人民群众有多么热爱心理学吧,那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只是高校学术圈满足不了,那就只能指望各路神仙了。每年学术圈的心理学全国大会注册人数都是相当多的,另外还有一个非学术圈的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听名字很像学术界的吧,其实不是),那更是屡屡突破注册记录,现在已经办到第13届了。


总结一下,现在国内心理学学术圈的现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学需求与心理学相对落后的科研成果和唯科学心理学单一路径之间,存在强烈的供需矛盾。

研究的结果都重复不出来,怎么应用?不是去坑人吗?

#良心已经成为致富路上的最大障碍# ---- @沉默的马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