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教育分别是什么情形?

题主也不知道该怎么合适的问这个问题,只是现在确实有点好奇。 题主97年,女。 产生这个问题主要是昨天看妹妹的一系列郑渊洁,杨红樱的童话作品。 坦白讲,…
关注者
139
被浏览
144,606

9 个回答

更新了好几次,发现文章顺序全乱了,于是决定把所有更新移到文末,开头部分只写更新提示。

在评论中回答了汪日天小朋友的提问,不知为啥被删了,所以改在回答中再次回复,也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互联网,但愿不被删。

中国引入计算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我不清楚,只记得80年代中后期各大学开始开办计数机专业,当年的计算机专业特别吃香,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大学时期,学校机房用的是小型机,什么是小型机呢?就是一台主机,很大的主机,能装满一个大教室的主机,这台主机带了20多个终端(显示器+键盘),当时小型机的运算能力远超微机,但现在来看随便拼一台1000元的电脑,其处理能力就能秒杀当年的小型机。

计算机真正进入民间应该是在80年代末,那时街上出现了电脑游戏室,很多人在那里开始接触电脑,不过那里的电脑没联网,电脑游戏室主要是安装单机游戏供大家玩。

90年代初期互联网出现了,通过电话线联网,拨号上网,输入账号密码,就像打电话一样拨号,收费是按分钟计算,一分钟大概几分钱,按当时的收入水平这种收费是相当高了,没人敢像现在一样天天挂在网上。

没互联网怎么报考学校呢?

初中、高中基本上没得选,很少有到外地读书的。

大学报考是根据招生考试报和各个学校在高中校园粘贴的宣传海报来选。

商品房的买卖很少很少,如果有多数是自己张贴买卖广告宣传


2023年4月6日第5次更新(内容在文末)

我承认我太懒了,打开编辑发现在2020年我又写了一些内容却一直没发出来,这几天做了一补充发出来,原谅我。

2020年12月20日第四次更新(内容在文末)

本来随手一答,没想到好多朋友催更,我本是一懒人,看到催更就在心里默念:我看不见,看不见。可催的人越来越多,躲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大家,没办法,自己挖的坑总得填上。

2020.4.4第三次更新(详细内容在文末)

刚参加了为悼念抗疫烈士举行的默哀活动,心存感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2020.3.26第二次更新(详细内容在文末)


===========以下为原答==============================

3年前的问题,3000多阅览,可是无一人回答,不知题主还在看知乎吗?

没人回答可能是因为年代跨度太大,或者题目太大。

本人出生于60年代末,在70年代进入小学,80年代经历了初中、高中、大学,90年代初大学毕业进入学校当老师直到现在,但由于年代太远,很多事都记不清了,只能回忆一些片段。

60年代

年龄太小,真没印象,不过从小时候接触的一些大哥哥、大姐姐那里了解的情况就是,那时基本上没教育什么事。略过吧

70年代

幼儿园

70年代的幼儿园很少,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少,它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托管、代管孩子的地方,据母亲说我一岁多一点就上幼儿园了,报名的时候怕因为太小老师不收,就虚报了年龄,结果到了幼儿园都是老师抱着度过的每一天,在我记忆中关于幼儿园就只有几个碎片:用半截蜡笔画过画;午睡时没睡着在老师扳过我的脸检查时装睡;每天幼儿园要发小点心,有一种红色的点心特别好吃,可老师只发给当天表现好的孩子。

小学

小学低年级也和托儿所差不多,那时社会和家长都不重视教育,家长也只是把学校当做是托管的地方。我上了两次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是在四川甘孜地区,那年我6岁,印象中最深的是学校条件简陋,冬天上学时家长用铁皮做一个小火炉,里面装上几个碳,点着了带到教室里去御寒。7岁时到成都再上小学,因为年龄不够,不能上二年级,所以又读了一年级。当时也很奇怪,二年级可以在街道小学上学,而一年级只能在民办小学上学(民办小学的名称可能不准确),所谓民办小学就是在一个小院里,有两三间房当做教室,第一天刚到学校就被老师喊回了家,原因是学校没有课桌,回家搬了两个凳子到学校,高的凳子当课桌,坐在矮的小板凳上听课,对老师没啥印象,唯一的印象是有个同学上课淘气,老师找来了绳子把他捆起来上课。

二年级进入街道小学,小学的名字叫“卫东小学”。

大约在三年级的时候,随父母工作调动到四川的一个山区小镇,在镇小学上学,印象中的学校就是一个“破”字。教室是一间小砖房,由于年久失修,我们能把墙上的砖抠出来在墙上打洞,回想当年没把教室抠塌没把自己埋在里头也是幸运。

小学四年级,又随父母工作调动离开山区,进入平原地区乡镇小学,对学习方面记忆不多,但玩的挺开心,记忆中有了假期作业,开学前赶作业是一种常态,多数家长也并不重视子女教育。

我上学时小学是五年级毕业,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比我大两岁的哥哥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小学毕业进入初中,有升学考试,有很多人上不了初中,家长、学生都觉得很坦然,再次证明当时的人对教育的不重视,“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是当时流行的段子。

我上学的小学里有初中,但我父亲对我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他找到镇中学去帮我办了转学,于是我进入了农村高完中学(高级完全中学,就是有初中也有高中的学校)读书,当时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想起来才认识到父亲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一生,感谢父亲!

当时转学也很容易,没花钱,也没请客送礼,只是接受学校看了看我的小学成绩单就接收了,在小学初中阶段我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并不是由于我有多勤奋或是多聪明,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在成都上的,当时城乡教育差距太大了,进入乡村小学后表现的比其他同学更优秀,老师很喜欢,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上初中的学校名叫“五七中学”很有时代感。

初中阶段就发现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化学老师水平很高,上课从来不看讲义,每次都是讲完课以后才从兜里掏出课本布置作业,英语老师水平最差,是工农兵大学生,大学也不是英语专业的,应该是学校开了英语课却没老师,从别的科目转过来教我们英语,我上高中以后才发现她讲的很多内容都是错误的,直到大学英语都是我的弱项。

初中阶段印象最深的是校长带着高中的学生和学校周边的农民打群架,原因好像是因为土地纠纷,结果是学校大获全胜。

初中还有一件事印象很深,夏季午休时和同学去游泳,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把脖子摔脱臼了,学校找了担架把他送回家去,半年以后去世,和现在最大的区别是家长没有到学校闹,也没让学校承担任何责任。

初中阶段发现人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当时的口号也变成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些家庭为了孩子学英语买了录音机,我爸厉害了,买了一台12吋黑白电视让我们兄弟两学英语,当时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英语教学片“follow me"电视机花了400多元钱,我家用了两年的时间分期付款买的。

当时家里还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套有十多本书,那个年代参考书非常稀少,也很难买到。

初中毕业时就只有一个目标,要考进县城里的中学上高中,但当时县城中学在农村初中录取人数非常少,县城初中学生考360分就可以进入重点高中,而农村中学进入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是430分。我们全校只有3个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在后来的高考中这3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而继续在农村中学上学的同学却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

高中阶段我还是先谈谈老师,记得有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是文革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流落到我们县城,教学水平相当高,可没多久就调回上海去了。和他类似情况的还有好几位老师,在80年代从县城回到大城市。其他老师也是水平各异,水平差的老师恐怕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差,记得地理老师给我们讲太阳的结构,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讲了两节课后我才发现他老人家把内外给弄混了,没图还不好说明,举个例子吧,一个苹果,内部是苹果核,外部是苹果皮,这是我们的认识。可在他却认为内部是苹果皮,外部是苹果核。就这个问题我和他争论了好久才发现,他老人家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太阳里面,离我们近的就是外部,离我们远的就是内部。弄明白他的思路后我果断决定分科时读理科不读文科。当然这位老师也是一个特例,我在高中阶段遇到的大多数老师都是非常善良、优秀的老师,感谢他们!

高中阶段很苦,首先是生活方面的苦,住校的同学每月生活费是14.5元,同学之间没什么攀比的,不管家庭条件好坏都是一样的消费,素菜五分钱一份,荤菜4毛五分一份,计划下来每周就只能吃两顿肉,馋肉馋得不得了。有时候学校食堂会买来猪肺,切成片煮猪肺汤,由于猪肺价格便宜所以只卖5分钱一份,有心肺汤的日子对我而言就像过年一样快乐,这种生活直到现在对我都有影响,在外面看到心肺汤我一定要买一碗尝尝,很多人不能理解。

上面的话题有点跑题,还是回到教育方面来吧,由于当时高考升学率非常低,所以老师的升学压力比较小,大多是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比如学校规定住校生每天晚上10:30就寝,可是很多同学感觉时间不够,于是在熄灯以后就在宿舍打着手电筒看书,这要是搁在现在这些学生肯定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可在当时这种行为有可能会受到处罚,大冬天晚上如果有一群学生穿着秋衣秋裤站在办公室里做检讨,这些人犯的错误有可能只是在就寝时看书学习。

那是绝对没有补课,参考书也很少,记得高中数学我只有一本习题集,是成都七中自编的习题集,大小厚度和普通小说差不多,习题集里面有很多印刷错误之处,所以随书赠送了一本勘误表,也是小说那么大,有100多页。由于资料少所以大家都很珍惜,我的数学练习题就做了很多遍,刚开始是做题,后来是刷题,最后是读题,读题的意思就是不再做了,翻到书上任何一道题目心里面马上能想到它的解法,我当年高考数学考得不错,和资料少所以不得不认真理解它有很大的关系。

再说说高考,我是86年参加的高考,有人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网上可查到当时的录取率是30%,实际情况远远低于这个数字。第一是这个录取率把中专也计算进去了,第二是因为当时在高考前有个预选考试,只有预选合格的人才能报名参加高考,预选刷掉的人估计超过一半。

最后谈谈大学,和现在大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学校很严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方面要求很严,每学期挂科4门退学,每学年有两门课程补考不及格退学,四年学习过程中累计4门功课补考不及格退学,还有关于学位获得等等方面的规定,关键是学校执行规定很严格,常常听到消息是某某某被学校清退了。另一点区别在于,学生学习普遍很认真,当然收获也很大,大学毕业时和同学聊天谈到这一点,大家的一个共识就是在大学四年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了,毕业时回想当初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当年大学的环境也有很大不同,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做到心无旁骛,由于高考不易,大多很珍惜这种机会,同时没有网络手机的诱惑,也能专注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由于国家包分配工作,不像现在的学生临近毕业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所以毕业设计很用心,我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台5MN精锻液压机,内容包括整机结构设计、力学计算、非标准零件图及零件加工方法等等,由于每一个同学的设计题目不一样,又没有网络,所以设计只能靠自己,没有人能抄袭。但这一过程真的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当你独自完成一份毕业设计,你回头去看,你会发现你以前的所以学习经历都是渣。如果有在校大学生看到我这篇随笔,记住我这善意的劝告,毕业设计就像是凤凰涅槃时的火焰,认真经历你就获得了重生,也许你躲过去也能活着,但你没经过涅槃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失去了什么,这一机会远远比你找到一个好工作,获得一个好职位重要得多,而且这种机会一生只有一次,错过就不会再来。

======================================================

看到题主的问题时只想简单回答一下,没想到一开始就有点收不住了,断断续续写了3天,也有很多跑题,其实我不是在回答题主的提问,只是沉入了自己的回忆与思考。不知到有没有人能看到?

不纠结,有人看也罢,没人看也罢就让它挂在知乎吧

更新分割线================================================

落落小朋友在评论中要求更新,我还是第一次在知乎中看到这种要求,那就应邀更新一把。其实我一直有一种想法,就是向年轻的朋友们介绍一下七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情况,因为现在在网上带节奏的人很多,甚至有人鼓吹最好能回到那个年代。我想告诉大家,相比于七八十年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天堂。

为了描述不凌乱,我就从衣、食、住、行、医疗、娱乐几个方面依次谈起,速度比较慢,请落落小朋友耐心等待。

80年代一些国外的信息已经能进入中国了,当时的一些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蓝蚂蚁或绿蚂蚁,那是形容当时的中国人衣服的颜色除了蓝色就是绿色。的确在那个年代衣服的颜色基本上以这两种颜色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其它的颜色,甚至女孩子的衣服有时候还带一点小花,但都是以灰暗色为主,那种明亮的颜色是看不到的。最明亮的就是白衬衣蓝裤子配白胶鞋。

这是网上找的照片,当年确实没有彩色照片,照片中的孩子脚上多数穿的是凉鞋,白胶鞋是更高级的装备,一般的家庭是不会买给孩子的。照片上这些孩子的白衬衣也不是随时能穿的,通常是过节时才允许穿出来参加学校的活动。

那么平时人们是穿成什么样的呢?

是这样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还有这样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二张图这么破的衣服我没穿过,类似于第一张图的裤子我是穿过的,在家我是老二,老二是没有人权的,除了过年能穿上一套新衣服以外其它时间基本上是捡老大穿过的衣服接着穿,当我个子再长高,裤子短了的时候,家长就会用布料把裤子再接长一截继续穿,一条裤子老大穿两年,老二再穿两年,出现破洞很正常,于是补丁就出现了。

为了让补丁好看点,有的人买来染料,把补过的衣服染色,看起来就没那么明显了。

那时,穿新衣服让人羡慕,穿破衣服的人也绝不会觉得丢人。

2019/8/2第二次更新=======================================

这部分讲讲吃的吧。

70年代初我家里吃的还不错,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父母是支边人员,工资比内地工作人员要高很多,具体数目不记得了,大约是内地工资的两倍吧。其二,四川甘孜州属于牧区,肉食好像还不缺,印象最深的是在单位里家家户户都做牦牛肉干,把牦牛肉切成条,抹上盐、辣椒、香料等等,挂在屋外晾干。小孩子想吃牛肉了,随便走到哪一家的架子上取下一条就拿走,这不是偷,是邻里关系和睦,好像拿你家的还是我家的都一样,也没见谁家的牛肉少了有人吵架的。牦牛肉干拿了以后就放在火上烤一会就吃,没火的话就生吃,也没拉过肚子。

即使在当年,牦牛肉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主要的肉类还是以猪肉为主,甘孜州应该不产猪肉,因此吃不到鲜猪肉,只能买到盐肉,盐肉就是在猪肉上抹上盐防止腐烂变质,由于抹的盐很多,肉吃着都太咸。

那时候虽然不缺肉类,但却蔬菜,记忆中的菜类除了土豆就没有绿色蔬菜。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好多人包括我父亲的手指甲全都外翻了,我没事,也许是父母把蔬菜都给我吃了我却不记得了吧。

在当年并不是所有家庭在吃的方面都能达到这种水平,原因在前面也说过了,一是支边,二是高原牧区菜比肉更珍贵。牧区的牧民生活很苦,记得小时候和藏区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中间老师煮了酥油茶让大家喝,我喝了一口就吐了,感觉平时在家里喝的酥油茶挺好喝的,可这个茶却咽不下去,后来大人告诉我,老师煮的酥油茶里放的酥油很少,我才知道原来好多人家里喝不起酥油。

76年随父母工作调动回到了内地,在吃上面又有另一番体验。

最大的感受是票证制度,买东西除了要钱以外还要票。

买米买面要粮票

买布要布票

买肉要肉票

买菜要蔬菜票

买油要油票

买糕点要糕点票(这是小朋友的最爱)

粮票定量是根据年龄、职业来确定的,成年人比小孩子定量高,男性比女性高(这个也许有误),农村人口没有定量,只能自己种,城镇人口中居民和普通工人定量最低好像是一个月22~25斤粮食,而高中学生的定量有32斤。

猪肉一般是每月每人供应1斤左右。

植物油每人每月供应半斤左右。

现在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没肉吃有什么了不起?我为了减肥顿顿吃素也没事啊。有这种言论的人可以试试把油也戒了,看看自己能忍几天。半斤植物油是什么概念?现在在家里做菜,有时候一顿饭用的油都超过半斤,其实在7、80年代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多了,河里的鱼很多,如果想抓一天抓上10来斤是没问题的,可很少有人抓鱼吃,原因也简单,试试买条鱼回家做,只要不放油估计没几个人能吃得下去。

那时的猪很肥,买猪肉时最抢手的是肥肉,有多肥?有种说法是一掌厚的膘,也就是肥肉的厚度有五指并拢那么厚,有的家庭很长时间才能吃一次肉,就想一次让自己腻上几天。

那时的小孩特别喜欢过年,一是因为过年有压岁钱,条件好点的能有10块钱,条件差点的有几毛钱,别小看几毛钱,那时1毛钱买零食能吃上一天。另外就是过年能穿上新衣服,最常见的就是过年的三天里基本上每顿都能吃上肉。

7、80年代的粮食供应中有细粮粗粮之分,细粮就是大米、面粉,粗粮就是棒子面。棒子面就不多说了,没油怎么弄也不好吃,面粉有两种,一种是72粉,一种是85粉,数字是指100斤麦子能出多少斤面粉,72粉还正常,85粉是什么概念呢?粘牙,咬一大口嚼几下粘得满嘴都是,有时候要用手指把它掏出来再放进嘴里才能继续嚼,反正我经常这么干。

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我还没挨过饿,但是在初中、高中阶段在学校吃饭,用辣椒酱拌饭就吃一顿也是常事,80年代末我上大学期间,吃的也很差,吃不起肉只能吃素菜,学校食堂也不像现在有各种花样,长期就是炒白菜、煮豆腐,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白菜豆腐就想吐。

说到想吐让我想起一件事,大学期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把生活费提前花光了,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就自己想办法,当地有一家方便面厂,生产方便面切下来的边角余料对外出售,当时花了几块钱买了一大口袋,还有调料包。结果在寝室里泡方便面、煮方便面、拌方便面换着花样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直到现在过去快30年了,还是闻到方便面味就恶心。

总结一下就是,7、80年代食物极度匮乏,匮乏到什么程度,从当时最热门的职业就可以看出来,那时最热门最让人羡慕的职业是:拿听诊器的,掌方向盘的,拿杀猪刀的。


无意中写下的东西确有很多朋友喜欢看,这出乎我的意料。从回答一发表就有朋友催更,我答应了,却没有履约,很是惭愧!惭愧多了就有的不好意思,终于下定决心,开写吧。

其实我也想告诉年轻朋友们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不过因为地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可能和其他人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请勿钻牛角尖。

还是按衣食住行的顺序来写,衣食在前面已经写过了,今天开始写“住”

更新第三部分:住

7、80年代的住房可分为两大类:公房和私房,公房是国营单位给职工提供的免费住房,有使用权,但没有继承和买卖的权力。私房主要是农村和城镇居民只有的,可以继承,也可以买卖,但当时的住房交易量非常少。

很多人怀念当年的免费住房,但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都不愿再去享受那种免费。

首先是住房条件非常差。

1976~1978年我家的住房就和上面图片中的住房几乎一模一样,楼下是单位的办公场地,楼上是职工住房,楼上住了3户人家,房间分内外两间,内间是大人住,外间小孩住,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上厕所得到楼下公厕,晚上起夜的话就尿在痰盂或是尿桶里,痰盂、尿桶是每家必有的标配,每天早晨倒尿桶是各家小孩的工作,当时带孩子的理念和现在不同,养孩子就是拿来用的,所以每个小孩都会被安排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们兄弟两从小学就开始做每天打扫卫生,洗衣服,洗碗,这些活,还干过各种杂活,比如劈柴、上房捡瓦等等,捡瓦的意思可能有人不明白,瓦房时间久了瓦会坏掉,一下雨就会漏水,所以下雨天在家里放上桶、盆接水是常态。

由于没有厨房,外间也就是我们哥俩的卧室兼做了厨房、餐厅,有时也在门外的走廊上放一个炉子,平时烧点开水什么的。

写到这里就想起了当年的生活,干脆跑个题,聊一聊当年的文化生活。

就住在那个小楼里的时候,每个星期四下午都很期盼,因为父母给我们订了一份报纸《中国少年报》,这份报纸创刊与1951年,文革期间被停刊,在80年左右复刊,是一份周报,每周出一份,印象深刻的有系列漫画《小虎子》还有《动脑筋爷爷》等固定栏目,每次拿到报纸都会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的看一遍,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后来还订了一本杂志《儿童文学》里面发表的都是小说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40年前读过的一篇小说《三个铜板豆腐》,以前我是不吃豆腐的,读了这篇小说后居然喜欢上了吃豆腐(PS:好奇地百度了一下,居然还能找到这篇小说)。

为什么对这些会有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当年的文化生活太贫乏,所以一旦有机会就会拼命地抓住拼命地吸收,新学期开学,领回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语文》课本,因为里面有一些小故事、小文章。家里的成语词典是宝贝,我们是把它当故事来读,“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就是在成语词典里看到的。慢慢的各种杂志、报刊、书籍越来越多,《读者》(最初叫读者文摘)、《大众电影》、《故事会》(凤姐把我美好的回忆给毁了),80年代初期条件好一些了,虽然我还穿着补丁衣服,但父母给我买了好多书,印象最深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是一本科幻小说,现在来看,当年的幻想基本都实现了。

惊喜,这书居然也能找到,就不知道是否有人还愿意读它。

我最大的宝贝是一套《上下五千年》,后来也给我的女儿买了一套,可她从来就没翻过一页,几年了,有几本连包装都没拆。写到这我想起当年的我,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却抱着几本书傻笑的样子,居然差点落泪,年龄大了,眼窝也浅了,感谢父母!

大约从83年起(具体时间的确记不住),文化市场逐步开放,第一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连载的《射雕英雄传》,月刊杂志,每月登一章,登完完整的射雕得几年吧。

后来全套的金庸小说进入了中国大陆,没几个人能买得起,租书摊的老板看到了商机,不知道小朋友们知不知道租书摊,就是在路边摆个架子,放上一些小人书(连环画),再摆上几个凳子吸引小孩子去看书,看一本书花费1分钱,畅销一点的2分钱。我在书摊上看完了全本三国演绎。又扯远了,再撤回来。武侠小说的出现造就了租书行业,最开始老板把书买回来不是直接出租,而是把它拆开,按100页左右一本重新装订,然后按小本出租。金庸、古龙、梁羽生成了一种集体情怀。

再后来,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以录像带的方式流入了中国,最早是在一些企业厂矿自办的电视台(奇怪吧)播放,由于是无线信号,周边的电视都能接收信号,黄日华、翁美玲成了一代传奇。

有事,今天先写到这儿吧,下次再更

4.4第三次更新

接着聊一聊住房。

前面的小楼样式是我家在70年代末住过的,在80年代初应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又搬家到另一个地方,在这里也住的是单位分配的房子,其样式和下图很像。

实际住房和图上有一些差别,是四排这样的房子围成的一个小院,中间的地面上也是铺了三合土,院子中种了两颗梧桐,一颗葡萄,还搭了一个葡萄架,每年结的葡萄就分给各户。小院里总共住了有6、7户人家,和现在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邻里关系很好,到饭点了,小孩子到哪一家都有人招呼你吃饭。

房子是砖木结构,中间的立柱是用砖砌成,用来承重和固定墙面,墙面是单层砖,屋顶用木头做梁,再盖瓦。

屋内地面是压实的土,讲究一点的在地上铺一层三合土,就是水泥、沙加石灰。

比起前面住的楼房,这个平房多了一间厨房,厨房不大,里面有两口灶,一口烧蜂窝煤,平时烧点开水、煮饭多用这口灶。另一口烧柴,主要用于炒茶。

烧柴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用之前还得劈成小条,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给家里劈柴。

平房里仍然没有卫生间,小院里有一公厕,当时对卫生条件习以为常,现在想起来不堪回首。举个例子,蹲坑时脚边有好多蛆虫爬来爬去,那时年龄小不懂事,用脚把蛆踩爆听响玩,或是一边蹲坑一边用火烧蛆。也不觉得恶心。

公厕里的粪是可以卖钱的,周边的农民定时来掏粪坑,把大粪拿回去当肥料,每次卖了大粪就把钱拿来买一些菜,院里的人们一起聚一次餐,让别的自己没厕所的人很是羡慕。院里还有一个公用的泔水桶,也有人定期收泔水回去喂猪,也可以收点钱。

在80年代中后期,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就出现了有卫生间的宿舍楼,其结构和现在的商品房有点相似了,楼层矮,一般不超过5层,最受欢迎的楼层是3楼,4楼次之,故有金三银四之说,房间小。多数没有客厅,各个房间都特别小。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外墙基本上都没有装饰,砖直接裸露在外。也没有小区环境一说,楼下能有个院子就不错了。这种小楼最让人羡慕的是:有了自来水。不过当时的我是没住过,只有羡慕的份。

PS: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用的都是井水,如果洗衣服的话也用河水。

91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选择单位时特意选了一个比较好分房的单位。

单位的福利果然不错,到92年国家允许集资建房我们单位就行动了,集资建房是国家出土地,个人出建筑成本,当年根据国家的房改政策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当时的具体政策记不清了,大的政策就是国家把以前分配给个人居住的住房卖给个人,为了推动房改工作给出了各种各样优惠措施(当时真还有一部分人不想买),92年我买的房大约有70平米,而且是新房,总共花了7000元左右,只有一半产权,另一半属于国家。国家有一半产权就限制了你的出售,也就是说,单位不同意你是不能把房子卖出去的。所以有些同事调离,只能把房子原价卖给单位。

过了几年,具体多长时间记不清了,再次迎来房改,国家把另一半产权也卖给个人,当然也有各种打折,我住的房子大概补交了2000多元,就得到了100%的产权。

从此以后,中国的住房逐渐就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住房商品化使很多人成了房奴,但也不是没有优点,在此之前,如果不是在一个非常好的单位,可能你工作十年都分不到一间简陋的宿舍。其中利弊自己比较吧。

住房篇到此结束

2020.12.20第四次更新

交通与通讯

丁真最近火了起来,连带着理塘和川藏自驾也跟着火了一把,很多人在问:开轿车能不能进藏,小排量汽车能不能进藏?去过的人都回答,没问题,什么车都能进去,318国道也被称为中国最美公路,此生必驾318也成了网络热词。

318确实很美

从成都到理塘自驾大约需要8个小时。

我小时候在理塘生活了几年,小学一年级是在理塘上的,那时的川藏线可没人想去欣赏风景,那时的路一是太烂,二是太险。

70年代从理塘到成都,乘坐汽车需要5天的时间,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如果遇上塌方、泥石流,花半个月时间也是有的。

新旧公路对比

路况差,多花点时间都还能承受,但以前的川藏线就想一道鬼门关,尤其是二郎山,往返的人无不谈山色变,文字无法描述它的险,看图吧。



当时每年在二郎山都会发生很多交通事故,多数事故都是车毁人亡。

这样的路况,你会去看丁真吗?

现在的二郎山隧道已经修通

二郎山隧道修通以后,我多次去泸定,去康定,每次在隧道里看到这面五星红旗,我都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7、80年代的交通工具主要也是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外加几个当时被戏称的11路公交车(步行)

飞机、火车

7、80年代飞机可是个稀罕玩意,当时很多小孩都有个愿望,哪一天能坐上飞机在天上看看,但很少有人能有机会,不光是价格问题,好像还有资格问题,就是达到什么级别才能乘坐,当然这一点记得不是太清楚。

能乘坐飞机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至少我知道我家的亲戚朋友没一个坐过飞机的,有个邻居坐了飞机,回来后就在院里给大家讲飞机是什么样的,讲了好几天,听众络绎不绝。也就是通过他我才了解飞机上居然供应餐食。航空公司送给他一个纪念品一个飞机的小模型,他家孩子天天拿出来显摆,小朋友们都羡慕得不行。

火车就是绿皮车,车型和现在差别不大,差别就在速度和服务上,个人感觉服务最大的差别是在餐车供应上,80年代末我坐8次列车从成都到北京,餐车供应的是红烧牛肉加米饭,价格跟市区价格差不多,非常美味,味道不比饭馆里的味道差,又好吃又管饱。现在只能是回忆了。沿途停靠时就有村民拿着各种食品来兜售,那时列车的窗户是能打开的,不用下车就能买东西,东西很便宜,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经过秦岭我都会买一只烧鸡,猜猜多少钱?一元钱。车到秦岭就有小贩上车带一筐烧鸡,沿车厢叫卖,车到下一站他就下车,然后上返程的车又回去,他们是不买车票的。鸡的个头不大,以至于现在我老是怀疑鸡的来路不正,也许是病死的小鸡,不然咋会那么便宜,又哪来的那么多没长大的小鸡仔。

绿皮火车的速度很慢,成都到北京需要两天一夜,应该在40小时左右,晚点是常事,而且这种晚点不是几十分钟的事,我遇到过最长的晚点晚了8个小时。

火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多,尤其是每年各大高校放假和开学的时间,那场面堪比现在的春运,甚至比春运还挤,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列车班次太少,成都北京往返每天只有两列班车,开学、放假在北方上学的四川籍学生都会挤上这两列火车,能买到坐票相当于中了头彩,多数人只能站在过道上,过道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列车上我们一般不喝水,因为没法上厕所,实在忍不住想喝水就使劲喝,喝完就开始往厕所方向挤过去,刚喝完水没有尿意没关系,等你挤过去排完队能进厕所的时候肯定是憋不住了。

人多的时候,行李架上会躺人,座位之间的小桌上会坐人,硬座底下的空间会有人在里面睡觉,这里睡觉特别舒服堪比卧铺,从大二以后我就一直睡下面,大一时脸皮薄不好意思下去。

火车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有知识分子、有骗子,大家坐在一起瞎聊也挺有意思的,现在我喜欢和陌生人聊天可能就和当年坐火车的经历有关。

有一次遇到了一个外国人,荷兰人,在北京留学,我俩外加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聊了一路,我的英文不好,他的中外不好,我们就中文加英文再加比划聊了两天,小老板就靠我给他翻译。聊了啥也望了,只记得我在秦岭买了烧鸡还带了一大瓶橙汁请他喝,老外很客气的拒绝了。中途我睡了一觉醒来后就看到他一手拿着我的烧鸡在啃,另一手端着我的橙汁在喝,毫不客气。

老外也不富裕,脱了鞋看到袜子上一个大洞,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到晚上我本来打算钻到椅子底下去睡觉,但看到旁边有外国友人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就忍了。结果那小子打开包拿出一块塑料布,刷地一下钻椅子下面去了,我连忙拿出我准备的塑料布准备钻下去时才发现没位置了,所有的椅子下都躺满了人。

那时路上支出不高,记忆中每次回家或返校家里给准备的路费是25元,我是从乐山到秦皇岛,中途要转两次车,25元钱包括了车费、住宿、吃饭等所有开支。

但我只是第一次到大学报到在北京转车时住过一次旅馆,后来就没住过了,觉得没必要浪费钱,转车时就在火车站过夜,找个地方铺张塑料布就躺下睡了。火车站也不安全,有一年在成都火车站外广场上睡觉就被小偷光顾了,把我身上所有的钱、车票还有手表给拿走了。

交通工具篇之汽车

7、80年代最受追捧的职业是拿听诊器的(医生),拿杀猪刀的(卖猪肉的),拿方向盘的(司机),司机是很受欢迎的,无它,车少而已。

当年没有驾校,个人没法学驾驶,司机都是各单位自己培养,师傅带徒弟,跑几年徒弟就出师了,80年有专业学驾驶的技校对外招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国家单位入职,技校学习时间3年,学习内容除了开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修车,当年没什么4S店,也没随处可见的修理厂,车坏了只能自己修。

老百姓常见的最好的车就是吉普车,我们称它是小吉普。

我没坐过,坐过的小伙伴向我吹嘘它有多舒服,门边上还有给扶手可以把手放上去。

当时陆上跑得最多的就是解放牌卡车


在人们的印象中卡车就是解放牌,解放牌就是卡车,因为当年中国只有一家汽车制造厂,就是一汽,一汽只生产两种品牌,一个叫解放,另一个叫红旗。所以全国的车都长一个模样一点都不奇怪。

也有特例,70年代末报纸、电台都在宣传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平板车问世了,刚好有一辆开到了成都,很多成都市民都去参观,我也看了,觉得很震撼,一辆车居然有近20个轮子,觉得好神奇。写到这一段我想去找找图片,没找到,但意外的搜到一则消息,中国的大型平板车又问世了,有1152个轮子,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跑去看。

80年代初,国外的进口卡车出现了,我家附近有家煤矿,上级给他们发了一批新车,日本进口的,啥牌子忘了,听大人聊天说,开上新车的司机又开心又愤怒,开心的是进口车的性能远远好于国产解放,愤怒的是日本车上本来装有收音机,结果发下来之前收音机被上级全给拆掉了,那时收音机是个好玩意。

普通人的交通工具,卡车就是其中的一种,更司机关系好的坐在驾驶室,其他人都进车厢,人货混装?不存在的,我上高中时学校组织春游包的就是卡车,一辆敞篷卡车拉一车学生飞驰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普通人乘坐最多的就是公共汽车

它长这样

或这样

舒适性就别想了,冬冷夏热,无减震,座位硌屁股,车上还有抽烟的、吃瓜子的、嚼甘蔗的、吐痰的。。。

70年代末,我爸换了工作岗位,他的新工作就是每天早上坐第一班公交(上图这种)到县里邮电局,把当天的报纸、信、杂志等用一辆班车拖到公交公司,在乘车回镇上。听着简单,实际上每次都要话费近一天的时间,镇上到县城到底有多远呢?现在我开车过去只要20分钟。当时的车况、路况太烂。那时镇上好多人一辈子没到过县城。

自行车

7、80年代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有外国记者在长安街拍到中国的自行车大军感到不可思议

70年代北京长安街


自行车是很多家庭的大件,结婚彩礼讲究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其中一转,自行车的价格相对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学徒工的工资得两三年才够,而且有钱不一定买得到,还得凭票,票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单位可能一年分上几张票,僧多粥少能不能拿到票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永久牌自行车、凤凰牌自行车它们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


=================================2019.8.21又来更新了=====

本来是一个游戏之作可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字,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这有意义吗?这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答案是有意义的,写东西的目的有两个

一、告诉年轻人我们这代人的经历

这不是为了诉苦,更不是摆资格,只是想告诉大家在这2、30年里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为什么和过去对比我把现在的生活比作了天堂。作为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很欣慰,也很自豪。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为自己成为下一个奇迹的见证者和创造者。

虽说中国社会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用40年的时间走过了别人数百年的路程,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一定会出现,解决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所以朋友们当你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发牢骚,更不要谩骂,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牢骚而是合理可行的建议,我们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中国的发展机遇来之不易。

二、通过沟通减小代沟

只有沟通、接触才能相互理解。

曾经我们担心80后,认为80后没吃过苦,独生子女居多,担心这一代人会垮掉,这是真的担心!但事实证明,80后不但没有垮掉,反而成了社会的中坚。

后来又担心90后,认为他们吸收了太多西方文化的糟粕,不懂感恩。08年地震第二天,我走到街头,看到街边献血车旁边排了数百米的长队,多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其中不少染着黄发,穿着奇装异服,当时我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00后被看着是玩着手机长大的一代,动漫、追星是他们最大的爱好,可就在最近,饭圈女孩改变了我对他们的看法。

60、70后可以通过共同的经历了解年轻人,而年轻人又如何能了解60、70后呢?这就是我写这些东西的第二个目的。

在知乎一个莫名其妙的帖子里写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的确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有人愿意看我就接着写吧,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写不成了,争取明天再写正文。

我亲属50年代上小学。他说,因为刚解放,很多没上学的孩子,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经19岁了。小学毕业就去火车站上班了。有些老师是旧社会的老师,字写的好看。当时订少年报,他没钱,全班都订,就他没钱,被老师揍了一拳。

当时学校少,学生多,就分上下午班。上午是1年级上课,下午这个教室就是2年级上课。上课的房子据说是解放前的养牛的房子。说一下课,全班同学都去厕所。因为在家吃的粥,都吃粥。都要去厕所。冬天椅子凉,就把帽子垫屁股下面。那时候练习本是黄颜色的草纸。铅笔也很缺。

80年代郊区学校,冬天烧路子。城区普通学校也烧路子。只有楼房的城区好学校,才有暖气供暖。但也是室外厕所。

我见过70年代的高中生,他们学校组织去旅游,去附近山里。一个学校坐火车去山里旅游。现在不敢想象。

我们80年代初,学校就有点害怕了,只允许去城市里的景点。附近县城山里是不允许去了。

我到90年代时,已经不允许去水边了,河边,湖边了。只能去固定的公园,动物园等。但是90年代校园里有 单杠,双杠,滑梯。我们那时候就开始取消游千了,因为游千晃动能踢到人。

最近看2010年后的小学,已经没有单双杠了,更没有滑梯。怕学生摔了,找学校要钱。

学校是越来越谨慎了。从80年代初高中生一个学校坐火车去山区旅游。到校园里取消滑梯,取消单双杠。现在学校只有一个运动场。

现在影视剧也这样,都是抗日剧,因为抗日剧不会担责任。

做干部,做不好不怕,就怕做坏了出事。所以减少所有的出事可能性,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