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癌症,保險為你爭取更多的選擇權

文◎崔浩風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1563

說到絕症或重病,相信大多數人心中第一個答案就是「癌症」,30多年蟬聯10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早已是許多人心中的夢靨,有些人儘管認為自己只要多加小心就不會遇到意外,卻不敢保證自己絕對不會罹癌。

有些人願意忍受副作用之苦,僅靠健保支應癌症的治療,但是這樣就夠了嗎?恐怕這僅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我們更希望能夠沒有痛苦的恢復健康、無後顧之憂的安心休養,即使藥石罔效,也期望能夠沒有遺憾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中國人壽承暘通訊處業務經理蔡韶芳表示,保險的價值,就在於幫助客戶擁有這些選擇權。

 

積極治療,又兼顧家庭與興趣

蔡韶芳有位客戶林先生,37歲時在太太的要求下配置了保險,保費僅月繳2,000多元,在太太的堅持與勸說之下,當時並不太認同保險的他同意了太太的規劃。

44歲那年,林先生因為腰痛久久不癒就醫,沒想到竟確診為腎臟癌第3期,這讓他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除了健康方面,林先生的女兒此時就讀高中,正是他家庭責任最重的時期,該如何兼顧自身健康與家庭幸福責任,成為了一座壓得他喘不過氣的高山。

幸而那張才繳了7年的保單派上了用場,以終身醫療險為主約,加上定期醫療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成為了林先生有力的經濟後盾,且保費也得到了豁免,讓他得以在不影響家庭經濟的情況下,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除了健保部分給付的腎臟切除手術以外,林先生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了一共24次的完整放射性治療療程,總花費約25萬元,差不多是國立大學4年的學費。此外還進行了3週1個療程的標靶藥物治療,每個療程約需8、9萬元,14個療程下來花了約120萬元上下。

療程型的定期防癌險讓林先生輕鬆支付放射性治療的費用,標靶治療的每個療程也由實支實付醫療險給付。至本刊採訪時,林先生已經進行了2年的積極治療,當蔡韶芳聯絡他時,他表示到目前為止的治療全都由保險支付,沒有花到自己的一分錢,也因此他對保險的態度變得十分贊同,也很樂意將自己的故事做為案例與大家分享。

打開林先生的社群軟體,可以發現這2年間他不但維持攀登百岳的興趣,還時常帶著家人出遊。癌症雖然帶來了健康上的打擊,卻沒有影響他的家庭與生活,甚至能夠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又兼顧家庭,林先生感激地表示,這些都要感謝保險的幫助。

 

安心治療,人生不留遺憾

2018年8月,蔡韶芳的爸爸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去做了身體檢查,沒想到超音波在腹部發現陰影,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肝癌末期。

蔡韶芳擔心這可能是蔡爸爸人生最後的時間了,於是她詢問醫生:能不能過段時間再治療,先讓她帶爸爸出國旅遊一趟?在醫生評估同意後,蔡韶芳很快就做好了全家出遊的規劃,目的地是日本山梨縣的河口湖。

河口湖是個很美麗的地方,旅館的房間特別挑過,一打開窗戶就可以見到湖天一色的美景,甚至可以遠眺尚未積雪的富士山。因為癌症讓蔡爸爸的體力變得很差,蔡韶芳還特別租了一輛保母車與司機接送全家人往返景點與旅館。5大2小的5天4夜日本行,花了約24萬元,這筆錢其實是從保險的第一筆理賠金中支應的。

「這場旅行有2個意義。第一,爸爸畢竟是癌末了,即使治療也很難期望有多好的效果,至少人生的最後時光可以全家一起出遊,不留遺憾。」蔡韶芳表示。「第二,那個地方真的很美,爸爸也玩得很開心,為了還可以跟我們再去玩一次,爸爸的求生意志和治療的積極度都因此被激發了起來。」

回國之後,蔡爸爸很努力接受治療,當時負責的醫生是位名醫,但也因此負責病患非常多,即使蔡爸爸有體力能夠坐起來,醫生也只能在病房待3分鐘就匆匆離開,醫療品質多少受到了影響。

這時蔡韶芳得知,原來有位堂叔是高雄長庚醫院的肝膽腸胃科權威醫師蔡明釗,於是在與家人討論過後,決定將蔡爸爸轉院過去接受治療。蔡明釗醫師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也立刻從奧地利的醫學會趕回臺灣。

「其實轉院到高雄,除了提升就醫品質以外,也是因為很多家人都在高雄,探望比較方便。」蔡韶芳表示,因為爸爸已經是肝癌末期,痊癒機會不大,所以他們其實更注重環境品質,以及與家人相聚的機會。為此,蔡韶芳為爸爸申請了寬廣的單人病房,會客區像一個小客廳那麼大,就是為了讓親戚們可以一起前來探望而不用擔心吵到其他病人。

與此同時,蔡爸爸也開始嘗試使用免疫療法,完整治療一共有3個療程,醫師評估總共需要60~90萬元,每個療程付款一次,因為有保險的給付,蔡韶芳無須與家人溝通分擔,自己就能答應下來。

蔡爸爸的保險是蔡韶芳剛入行時為父母規劃的,每月保費約3,800元,包含終身醫療險、實支實付醫療險、終身防癌險與意外險,以及保費豁免等附約,這是當時剛出社會不久的她能為父母做到最好的保障。

5個月後,蔡爸爸終於還是不敵病魔,離開人世。蔡韶芳將保單與收據整理之後發現,15年來蔡爸爸的保單她繳了大約128萬元,這5個月蔡爸爸的醫療費用接近100萬元,而保險的理賠總額則高達277萬元。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