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鮑爾? 學者揭800年金融危機史示警:美銀行倒閉潮剛開始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3日表示,美國銀行體系仍「健全且有韌性」,三家銀行倒閉掀起的銀行動盪已「化解」。然而,學者認為,若鑑往能知來,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和第一共和銀倒閉事件凸顯的問題遠比表面看來嚴重,這波銀行業系統性危機對股票和不動產市場的衝擊可能延續至少數月之久。
鮑爾評美國銀行業動盪
鮑爾3日在Fed貨幣決策會後記者會上表示,3月中旬爆發一波銀行業動盪,位於風暴中心的三家銀行倒閉,但那些問題「如今已解決,儲戶受到保護」。他指出,出售第一共和銀「是朝終結這段重大壓力期邁進的重要一步」。
鮑爾並表示,銀行業情況自3月上旬以來已「普遍改善」,而美國銀行業體系仍「健全且有韌性」。
然而,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六周前,兩位金融學教授就警告,這波銀行業動盪可能比多數人想像來得嚴重。
金融學教授認為這波危機嚴重
這兩位學者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Andrew Metrick,以及波士頓學院金融學系助理教授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Paul Schmelzing。兩人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紓困SVB,幾乎可確定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國金融體系「更大毛病的症狀」。這份報告在3月底透過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廣為流傳。
兩位金融學者分析自13世紀迄今,曾在138個國家發生的將近2,000件銀行業干預案例,並拿當時主管官員的反應,跟美國監管官員在當前這波危機的舉止行為比較,並作出結論。
這麼做讓研究員了解,當前這波危機的嚴重性如何。Schmelzing六周前受訪時說:「 此刻銀行體系發生的事究竟有多嚴重,我們無法直接得知。但我們可觀察主管官員的行為,他們理應比我們更清楚實際情況有多糟。結果,有57個過往危機跟他們的反應模式最緊密呼應,而那些危機往往比普通事件嚴重。」
事隔六周,銀行業危機更惡化了。第一共和銀崩垮已成為美國史上第二大銀行紓困事件。Schmelzing本周再次受訪時重申,3月做出的結論不變:這波銀行業危機遠比許多投資人現在所知「嚴重多了」。
「系統性銀行壓力事件」方興未艾
這兩位教授預言,一場「系統性銀行壓力事件」的初步階段才剛開始。
世界銀行對此有一番描述:「系統性銀行危機指的是一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國的企業和金融部門遭遇為數眾多的債務違約,而金融機構和企業在準時依約償付方面遭遇極大的困難。因此,不履約貸款激增,銀行體系總資本消耗殆盡。這種情況或許伴隨著資產價格(例如股價和房價)在危機前大漲後陷入低迷、實質利率大幅升高,以及資本流動減緩或逆轉。」
系統性銀行危機的一大特徵,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化解危機。Schmelzing表示,就最近似當前這波銀行業危機的57個往例而言,平均歷時數月之久,甚至數年。由此來看,這是個不祥之兆,因為現在這波危機歷時還不滿兩個月。
Schmlezing說:「說這波危機已結束,還言之過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