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笑容的種族歧視」:全美燃燒中,佛洛伊德之死為何再次掀起美國種族暴動|天下雜誌

「帶著笑容的種族歧視」:全美燃燒中,佛洛伊德之死為何再次掀起美國種族暴動

一名非裔男子的死亡,讓整個美國陷入暴動。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出現大規模擴散的種族暴動事件,但上一次已經是1968年。究竟為什麼佛洛伊德之死會引發如此抗爭?而為什麼孕育警民衝突的明尼蘇達州,會被學者稱為「明州悖論」?

美國暴動-種族歧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明尼亞波里斯(Minneapolis)是明尼蘇達州最繁華的城市,醫療產業蓬勃,環境優美,高聳的城市天際與綠茵並陳。明尼蘇達州在2018年時,更被選為全美最適合居住的州。

然而這個城市如今正在燃燒,而這把火正在擴散。

在城市美麗的表面之下,種族衝突蠢蠢欲動。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到警察制服致死的影片流出(延伸閱讀:美國暴動起源:喬治·佛洛伊德和他生命的最後30分鐘),民眾從抗議演變至暴動,明市所引爆的種族衝突如今擴散全美,而依然沒有人知道,暴動何時會止息。

居民在隔離期間賴以維生的商家,遭到破壞、搶劫與縱火。許多原本就受到疫情打擊的店家,更在暴動中被迫關閉。面對暴動不斷擴散,美國的國民衛隊(national guard)再次被啟用,就跟當年一樣。

1992年的洛杉磯暴動同樣出動加州的國民衛隊,在那之前,1968年金恩刺殺引起125個城市暴動,又在那之前,1965年警察盤查兩名非裔男子引發瓦特暴亂(Watts riots)。大大小小的警察暴力與民眾抗爭事件層出不窮,歷史正在重演。

但究竟為什麼佛洛伊德之死,會再次點燃美國大規模的種族暴動?

明州悖論(Minnesota paradox):完美的種族衝突引爆點

乍看之下,明市是美國中西部都市的典範,商業與產業強韌,吸引大量外來移民,文化與種族肌理豐富多元。在政治文化上更是進步開放,明市在2018年選出美國第一名索馬利亞裔的穆斯林國會議員,現任市長佛萊(Jacob Frey)在就任時,便誓言改善明市的警民關係。

廣告

在佛萊就任之前,明市已經發生兩起警察執法致死的事件。這似乎也為這個完美的中西部城市,埋下不祥的伏筆。

「這是一種,帶著笑容的種族歧視,」42歲的索馬利亞移民與明市居民阿里(Leila Ali)如此形容。

明尼蘇達州不但在2018年被票選為最適合居住的州,同時也是全美各州種族就業率差距(employment gap by race),與種族收入差距(income gap by race)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華盛頓郵報》指出,明市的非裔家庭收入不到白人家庭的一半,只有白人家庭收入的44%,黑白家庭年收入差距達47000美元。非裔家庭的房屋自有率,更是只有白人家庭的3分之一。

學者將明尼蘇達州巨大的種族貧富差距,稱為明州悖論(Minnesota Paradox)。而明州顯著的種族貧富差距,有其歷史淵源。

廣告

在20世紀初期,明市法規限制不動產擁有權給白人屋主,雖然這個法條早已失去效力,卻仍持續影響著明市的種族隔離地景。在1950與1960年間興建的I-94公路,更直接摧毀了傳統的非裔社區,永久性地破壞了當地商家。

《紐約時報》寫,「明市友善的外表下,隱蓋了這個城市深層的問題。你常常會聽見市民說他深愛這個城市的多元性,但又同時經常感到因為自己的種族身分,而受到威脅。」而這巨大的種族差距鴻溝,成為警察暴力觸發大規模暴動的完美引爆點。

《外交政策》寫,「許多專家認為,在種族關係緊張與種族問題相關的警察逮捕頻傳之下,這種暴動會爆發只是遲早的事。」

明市暴動,美國縮影

「我一直很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明市居民柯爾(Gus Cole)是賴比瑞亞移民,妻子為白人,深愛種族多元的明市,他卻依然有一絲的不安。他說,「面對警察時她一點也不害怕,她的聲音不會顫抖。但我怕得要死,我希望我被警察攔下的時候,不用擔心自己會死在這裡。」

廣告

柯爾這句話,似乎是美國有色人種與警察關係的縮影。在佛洛伊德之前,還有被警察射殺的卡斯蒂爾(Philando Castile)、布朗(Michael Brown)與馬汀(Trayvon Martin),都是獲得全國性關注的警察暴力案件。

明市只是一個引爆點,而美國常年種族間的貧富不均與歧視問題,既是歷史共業也是社會結構性問題。

佛洛伊德之死,只是迫使美國再次想起,在美好的表面之下,所有人不忍直視的警察暴力與弱勢族群問題。

(資料來源:NYT, Vox, FP, WP)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