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匯儲備美元份額跌至26年新低 人民幣佔比升至2.66%

全球外匯儲備美元份額跌至26年新低 人民幣佔比升至2.66%

撰文:張小意
出版:更新:

據《第一財經》1月4日報道,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最新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美元計價外匯儲備為7,081.39億美元,市場份額從第二季度的59.23%進一步下降至59.15%,為1995年以來新低。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他貨幣、黃金等資產對美元形成競爭,使其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正在減弱。人民幣吸引力上升,人民幣資產價值318.99億美元,位居歐元、日圓、英鎊之後排名第五。

目前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主要包括美元、歐元、日圓、英鎊、人民幣、加元、澳元和瑞郎八大貨幣。

關注通脹後續影響

按照IMF的標準,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包括美國國債、美國公司債券、美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及其他由外國央行持有的以美元計價的資產。

IMF指出,近幾年來全球央行正在緩慢推進調整外匯儲備結構。隨着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央行尋求實現儲備貨幣構成的進一步多元化,美元在全球儲備中所佔比例將繼續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俄羅斯在去美元化浪潮中走在前列。官方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該國開啟減持美債的計劃,從巔峰時期的960億美元降至2021年10月的37.2億美元。同時,俄羅斯在貿易結算上也在嘗試剝離美元的影響,俄羅斯與土耳其達成了本幣雙邊能源貿易協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此前已經向西歐出售了以盧布計價的天然氣。

黃金成為了各國外匯儲備的新方向。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9月,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的黃金儲量總計約3.6萬噸,創1990年以來新高。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央行外匯儲備通常根據三個指導原則進行構建: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率。新冠疫情凸顯了這些原則的意義,並進一步增強了明智的和可持續的儲備管理的重要性。在過去的30年中,幾乎在每個重大市場低迷時期,黃金的表現都超過了風險資產。在新冠疫情期間,這種優異表現仍在繼續,並在市場承壓時期強化了黃金作為反周期資產的作用。

人民幣吸引力提升

作為21世紀以來美元最大的競爭對手,歐元在歐債危機後一蹶不振,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份額一直停留在20%左右。

第三大儲備貨幣是日圓,其市場份額從2015年開始飆升,並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份額達到了6%,2021年三季度小幅回落至5.8%。 英國脱歐並未對英鎊的市場需求產生重大影響,4.8%的市場份額使其在IMF儲備貨幣中位居第四。

2016年10月,IMF將人民幣納入支持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2017年3月底,IMF首次公布納入人民幣計價儲備的數據,對中國促進市場經濟的改革並推動人民幣持續國際化予以了充分肯定。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儲備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66%,過去4年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累計上升了1.54個百分點,進一步拉大了與澳元、瑞郎和加元的差距,資產吸引力逐步提升。

IMF指出,儘管國際貨幣體系在過去六十年裏發生了重大結構性轉變,但美元仍是占主導地位的國際儲備貨幣。不過從長遠來看,美元地位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