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北美‧美國】了解美國稅制、醫保 西岸生活壓力較東岸低?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移民百科 - 美加 - D191021

【移民北美‧美國】了解美國稅制、醫保 西岸生活壓力較東岸低?

美加

發布時間: 2019/10/21 09:00

最後更新: 2019/10/25 11:57

分享:

分享:

【移民北美‧美國】了解美國稅制、醫保 西岸生活壓力較東岸低?

美國引領全球潮流和科技發展,是不少人的理想移民國家。如打算移民美國,就要留意美國的稅制、醫療福利制度和吃香行業等,全面了解移民美國需要注意的事項。

相關文章:【移民美國】投資移民美國 現實中你要注意的4件事

1. 海外收入要報稅

只要是美國公民,無論是打工仔,還是經營生意,身處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海外資產超過50,000美元,均需向美國國稅局如實申報,也同樣會面臨全球徵稅的煩惱。

美國公民需申報財務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人壽保險現金價值、退休金儲蓄、遺產等。

現時美國稅局執法比從前嚴厲很多,為追查海外藏匿資產,美國政府已與外國政府合作去打擊逃漏稅者。根據美國法例,沒有申報者會有民事,甚至刑事責任,面臨的罰款相當嚴重。海外居民若欠稅,護照亦有遭註銷的可能性。

2. 醫療費用高昂

美國科技頂尖,醫療技術首屈一指,惟平民百姓不是擔心美國醫療設備,而是沒有錢看病。與一眾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醫療系統較不完善,因大多數歐洲國家、加拿大,以及日本均建立覆蓋全民的社會醫保制度。

美國政府主導的社會醫療保險分別為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Medicaid),集中於保障老年人和弱勢社群。其他人則主要由商業保險機構提供,即自己投保,或通過僱主投保。若沒有投保,在緊急情況下病人仍會獲得治療,但需自負醫療費用,惟帳單可能是天文數字。

普遍而言,居民會從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醫療保險市場選擇計劃。平價醫療法案為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推行醫改的一部分,為那些付不起高額保險費的人提供補貼。補貼的金額取決於個人收入。

美國醫療保險費用有很大差異,取決於選擇的保險種類。以2018年為例,個人保險費每月為440美元,家庭為1,168美元。

3. 福利制度傾斜

胡康邦移民顧問公司胡康邦總裁胡康邦表示:「美國福利好複雜,通常低收入低家庭才會享受較多,包括食物券(food stamp);年長的有津貼、單身媽咪亦有幫補,至於失業人士也有教濟金可以拿。」

累計10年交稅紀錄後,打工仔便可在退休後(通常為65歲)終身領取美國政府發放的退休金,每月約1,000至1,200美元。至於失業人士,每月可領取失業救濟金,每月介乎400至1,200美元。

同時,62歲以下,但需撫養一名16歲以下的子女,亦可獲取傷殘福利金,正如胡康邦所指單親媽咪也有補助。

至於食物券為營養補充計劃的救濟金,意指窮人可以拿去買食物。在多數情況下,申請者需要在貧困綫的130%或以下才能申請。4名成員的家庭月總收入低於2,498美元,便可申請。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可以使用食品券去許多的食品雜貨店與銷售市場購買食物。

4. 科技、電影業吃香

美國有很多工作如高科技、生化、軍事、研究、生產、保安等工作都不會對外國人開放,即使外國人具備相關知識專長。惟持有綠卡者則無需擔心,在美國工作是不受限制的。

美國東岸以金融業聞名,西岸則以科技業見稱。當中矽谷(Silicon Valley)更吸引全球各地精英慕名以來,亦孕育不少獨角獸公司。因此,西岸科技業的工作機會甚多,在三藩市灣區從事科技工作普通薪酬的中位數為每年12萬美元。

至於行業尖端的科技公司,如Google工程師,薪酬中位數每年達15萬以上,資深員工達到20至30萬。

除了科技業外,以荷里活為核心的影視產業,亦是美國創意產業,以至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六大荷里活公司(華納兄弟、環球影片、索尼影業、派拉蒙電影、霍士、迪士尼)就佔據世界上的大部分熒屏,成為美國文化輸出的最大窗口,每年為美國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荷里活影視製作不僅需要核心產業供應商,也需要許多外圍業務服務商,如餐飲店、服裝零售商和花店等,行業達至百花齊放。

5. 西岸生活壓力低

美國東岸四季分明,夏天熱,冬天冷。西岸四季如春,一般來說氣溫都在15至20度。東岸紐約的交通大多數都屬於非常繁忙的狀態,因此大部分的人都選擇搭乘交通工具,也就是地鐵Subway。由於西岸公寓一般都比較少樓層,空間比較大。學生大多數住公寓,而家庭則比較多是住在社區內獨幢式的房子,所以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自駕。

由此可見,西岸的生活步伐較慢,而紐約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工作基本上可謂全年無休,工作壓力自然較大。

記者:江麗琦

責任編輯:黃素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移民攻略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