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穩賺?財經專家:小心!有一種保單活愈久、保費愈貴|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Christian Bowen on Unsplash

投資型保單穩賺?財經專家:小心!有一種保單活愈久、保費愈貴

2021-04-12 50+ 陳莞欣

編按:不少民眾看中投資型保單結合保險和投資的特質,選擇以此作為退休理財的工具。然而,根據統計,這類保單也是爭議最多的理財商品之一。特別是中高齡者,更要小心壽險型保單的危險保費隨年齡攀升。萬一投資失利,保單不只沒能賺錢,還會成為保費的無底洞。投資型保單有哪些利弊?適合哪些族群?

投資型保單既有保險的保障,又有投資的獲益,好划算?小心投資失利,不僅沒賺到錢,年年增加的保費卻要照繳以免保單失效,賠了夫人又折兵!

延伸閱讀:理財規劃怎麼做?有什麼方法?一張圖解析,入門的你也能學會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受惠於近期美、台股指數創新高、金融市場活絡,民眾投資意願增加等因素,光是在 2021 年 1 月,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3.6%。可以說,這是在儲蓄險陸續停賣後,最熱門的收益型保險商品之一。

然而,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在過往的申訴案件中,爭議最常見的原因是業者未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商品資訊,特別是投資型商品和衍生性商品。 過去就曾有 70、80 歲的民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聽信理專招攬買下投資型保單,事後才因虧損而悔不當初。為了因應這類糾紛,金管會規定從 2020 年 9 月開始,65 歲以上的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必須錄音、錄影,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如何避免投資型保單變成虧錢的無底洞?《50+》專訪本身擁有保險業務員證照的財經專家李雪雯,一次看懂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利弊為何,以及你該不該買。

投資型保單:投資風險由保戶自負,保單價值、理賠金額可能會下降

李雪雯指出,從保險的性質來看,市面上的投資型保單可以粗略分成 3 種:「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投資連結的標的,則可能是股票、共同基金、債券、外幣等,非常多元。

她觀察,很多人認為投資型保單是「保險加投資」,無法理解為何投資失利會影響保單淨值。其實,究其本質,投資型保單就是保險。它和傳統保單的差別在於,過往保戶繳交保費後是由壽險公司操作投資。保戶發生事故時,保險公司會以投資所得做為部分理賠金。而不管投資績效如何,保戶的保額都一樣。

然而,投資型保單是保戶自行選擇投資標的。當投資失利時,保單的價值就會下降,保戶所能拿到的理賠也會減少。 保戶必須自負投資盈虧的風險,保險公司不會保證獲利或理賠金額。

小心「壽險型保單」活愈久繳愈多

她特別提醒,50 歲以上的保戶購買壽險型的投資型保單,最好謹慎考慮。因為壽險的保費是根據「經驗生命表」計算。年紀愈大,繳交的「危險保費」費率愈高。例如,一位 60 歲男性投保 100 萬元保額的壽險,目前每萬元費率為 127.422,每年須繳交 1 萬 2,700 元的保費。活得愈久,繳得愈多。

重點是,這筆保費會從保單帳戶中扣取。假使當年度投資表現不佳,帳戶內所剩的金額不到 1 萬 2,700 元,保費就必須補繳近 8 千元的保費,才能維持這張保單 100 萬元的保額。如果不繼續繳錢,保單就會失效,即使身故也無法獲得原本希望的理賠金額。

「壽險型的投資型保單,比較適合危險保費低、投資預算又不多的年輕人,而不是 50 歲以上的中年人。」 李雪雯說。她看過不少 70 歲以上的保戶,因為危險保費陡升,幾乎年年都要補繳高額保費。她建議,如果真的繳不下手,不如忍痛解約,也好過硬撐。

另一種變額年金型的投資型保單,基本上領回機制和傳統年金險相同。保費扣掉業務員的佣金、管銷成本等相關手續費用後,就是投資的本金。若投資有獲利,到了年金給付開始日之後,保戶即可分期領回年金。對中年人而言,不失為一種累積退休金的工具。只是保戶仍要考慮投資成本、風險、預期投資報酬率,評估哪種投資工具對自己最有利。

photo-of-old-woman-sitting-while-talking-with-anot
攝影師:Brett Sayles,連結:Pexels

投資型保單好在哪?這 3 種人適合買

儘管投資型保單未必適合所有人,李雪雯指出,相較於其他投資型商品,它仍有幾項優點。

首先,投資型保單的標的選擇分為 2 種。一是「類全委」保單,由專家代操、選擇投資標的,每年會扣掉一筆代操費用,通常是帳戶價值的 1.7% 左右。另一種則是由保戶自行選擇標的。以投資基金為例,投資型保單的優勢在於轉換標的的成本較低,一年可以免費轉換 4~6 次。 不像一般共同基金申購、贖回都要付手續費,頻繁交易的話會吃掉不少獲利。

再者,對於預算較低的投資人而言,投資型保單是進入門檻較低的選擇。 例如,定期定額買國內共同基金,每月投入金額至少要 3 千元、海外基金則是最少 5 千元。若是透過投資型保單,則可以用每月 2 千元的保費投資至少 10 支基金。

此外,從節稅的觀點來看,每年申報綜所稅時,保費享有 2 萬 4 千元的扣除額、投資型保單的資本利得也不用課證所稅。 此外,除非是重病期間或生前最後 2 年投保等國稅局認定有刻意隱匿或虛報疑慮的情況,一般而言,保險理賠金通常不會列入個人遺產中課稅。

最重要的是,回歸保險本質,壽險的死亡給付是其他投資工具所欠缺的。投保變額壽險或變額萬能壽險的保戶,身故或全殘時可領取理賠。 不過需注意,壽險型的投資型保單又分甲型和乙型 2 種,甲型的理賠金額是「保額和保單價值金,取其高者」,乙型則是「保額加上保單價值金」,投保時就要事先留意。

什麼樣的人適合買投資型保單?李雪雯認為,以下 3 種情況可以考慮:

1. 只有一筆錢,但同時需要保險又想投資的年輕小資族

此一族群在購買保單時,最好選擇手續費用低、主約能掛醫療險附約的產品。保單的危險保費計算方式,則至少要採取 2012 年公布之「第五回合生命表」,費率較低。

2. 非常熟悉基金投資、會在一年內多次轉換投資標的的人

此一族群一樣需留意保單的手續費用,並盡量選擇可免費轉換標的次數多的保單。

3. 有退休規劃,但又不善理財投資的人

此一族群可選擇由專家代操的「類全委」保單,但最好先試算扣除代操費用和其他手續費後,實際上的預期報酬率有多少。

此外,某些保單會主打「按月配息」或「高配息」等字眼,吸引消費者購買。但李雪雯提醒,在低利率時代,不合理的高配息很可能來自保戶所繳交的保費。她也看過很多人將每月配息當作額外收入,很容易把錢隨手花掉,長久下來反而存不到錢。正式退休前不選擇按月配息,才能強迫儲蓄,確實累積退休金。

真正適合 50 後的理財規劃:退休前拉高投報率、退休後降低風險

希望擁有財務自主的老後生活,該如何挑選理財商品?李雪雯建議,應掌握 2 大重點。退休前,可以用投資報酬率較高的工具,例如個股、共同基金、ETF、變額年金險等,盡量累積資產。 這個時期因為還在工作,對風險有一定的承受力,理財決策可更積極。

退休後,則要降低風險、確保每月有固定的現金流。 她推薦可善用即期年金險,先把退休金「鎖住」,開始年金化後即按月領回。雖然利率不高,但仍優於定存,且無須擔心大幅虧損的風險。

此外,在保險部分,她則建議優先補足醫療、長照保單。 若擔心 50 歲後購買醫療險的保費太高,可選擇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或重大疾病醫療險,保費會較終生型醫療保單稍低。

她也提醒,購買任何理財商品前一定要做功課,千萬不要只聽理專或保險業務員的推薦。畢竟,業務每天要賣的商品非常多,他們推薦的未必就是最適合你的。自己的錢自己顧,才能為老後的財務計畫做出最佳選擇!

(本文轉自 50+,原文標題為:小心活愈久保費愈貴!財經專家:看懂投資型保單利弊,退休理財商品這樣買才划算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