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鐵幕—巴爾幹戰火重生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上集)
遊記

失落的鐵幕—巴爾幹戰火重生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上集)

31 5 6684
三角埔居民 的頭像
三角埔居民
舊 2020-07-01, 10:34
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統一。
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
1992年2月15日,南斯拉夫聯邦解體。
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解體。

鐵幕東歐,早已沒入歷史的洪流之中

21個新生的東歐國家,有不乏成為民主自由、經濟發展良好的歐盟新成員國,但也有少部分國家仍然壟罩著官僚腐敗、社會動盪、經濟低迷的問題。共產時代的威權主義和計畫經濟已經不復存在,也因為這樣,「共產戒斷」的症狀隨之出現在某些國家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2年2月19日,前南斯拉夫加盟國波赫在塞爾維亞族抵制的情況下,舉行獨立公投,63.4%的波士尼亞穆斯林族和克羅埃西亞族支持獨立。
1992年3月3日,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議會在塞爾維亞族議員缺席抵制的情況下宣布獨立。
1992年4月6日,歐洲共同體承認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境內5個塞爾維亞人自治區宣布成立塞族共和國,獨立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之外,但依然屬於南斯拉夫之內。塞族共和國的行動遭到波赫鎮壓,同時波赫也攻擊駐紮在波赫境內的南斯拉夫軍隊,南斯拉夫開始軍事介入波赫和塞族共和國,塞拉耶佛受到圍城,戰爭隨即開始。
1994年2月5日,塞拉耶佛遭到塞族共和國的迫擊砲襲擊,造成68人死亡。
1994年2月9日,聯合國授權北約對塞族共和國進行一系列轟炸。
1994年3月18日,波赫代表與克羅埃西亞族代表簽署華盛頓條約,共組波赫聯邦
1995年7月11日,塞族共和國佔領斯雷布雷尼察,為報復先前波赫聯邦攻擊塞族居住區造成許多平民犧牲,塞族共和國屠殺所有斯雷布雷尼察的波士尼亞族,造成超過8000波士尼亞平民死亡,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生在歐洲最嚴重的一次屠殺行為,荷蘭海牙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將此次屠殺定性為種族滅絕
1995年8月28日,塞拉耶佛遭到塞族共和國的第二次迫擊砲襲擊,造成43人死亡。
1995年8月30日,由於塞族共和國軍威脅和攻擊聯合國認定的安全區,北約決議展開最大的轟炸活動,慎重武力行動,破壞塞族的軍事能力。
1995年12月14日,波赫、塞族和克羅埃西亞族代表簽署岱頓協定,各方同意由兩個政治實體,波赫聯邦塞族共和國,共同建立一個主權國家,戰爭正式結束。


波赫首都塞拉耶佛 (Sarajevo)[/caption]以前念高中的時候,歷史課上不時會提起波赫,尤其是介紹到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和90年代波士尼亞戰爭,因此一直都對波赫留有些許印象,一直到高中畢業後,當時有個朋友參加某非營利組織的交換計劃被派遣到波赫,我才第一次真正了解到這個國家,還有她落落長的名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波赫在歷史上有著一定的曝光度,她是歐洲的戰爭導火線,挑起無數次的戰爭,1463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併吞波士尼亞王國,統治期間善用許多利益誘惑使波士尼亞人自然地改信伊斯蘭教並且學習鄂圖曼文化,波赫也因此成為穆斯林比例第三高 (52%) 的歐洲國家,僅次於科索沃 (96%)阿爾巴尼亞 (59%),幾百年來的宗教文化影響下,波赫在歐洲眾多國家裡面有著東西方文化巧妙融合的稀有景象。

1878年柏林條約後,奧匈帝國獲得占領管理波士尼亞的授權,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保留官方主權。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併吞波士尼亞,也因為這樣造成了民族主義興起,1914年6月28日,發生了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霍恩貝格女公爵遭到暗殺,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南斯拉夫王國成立,波赫被併入王國領土內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聯邦推翻君主制,波赫成為南斯拉夫加盟國。

波士尼亞戰爭結束後,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由兩個政治實體共同治理,分別是屬於波士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的波赫聯邦以及屬於塞爾維亞人的塞族共和國,外加聯邦特區布爾奇科特區,除了外交和國防之外,雙方擁有各自的首都 (塞拉耶佛和巴尼亞盧卡)、政府、總統、議會、警察部隊和郵政系統,貨幣皆使用可兌換馬克,名稱源自歐元之前的德國貨幣馬克,所有紙鈔都有波赫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種版本,兩個政治實體之上還有波赫中央政府,並設有波赫議會,負責統合所有行政作業,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主席團為國家元首,主席團由三人所組成,主席團成員由人民直選,每人各代表一個民族 (波士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任期為四年,四年中每人輪流就任八個月主席團主席。


波赫聯邦版本10可兌換馬

塞族共和國版本10兌換馬克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人口353萬,面積51000km2,全境主要是山地丘陵地形,森林覆蓋率達到42%,最高峰是Maglić,高度2386公尺,波赫的海岸線只有20公里,周圍兩側皆屬於克羅埃西亞。

南斯拉夫時期,波赫曾經是境內最重要的金屬加工地區,提供國防和汽車工業優良的金屬製品,上個世紀末,在歷經慘烈的內戰之後,許多基礎建設遭到破壞,經濟發展在巴爾幹半島裡較為緩慢,但優於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以及北馬其頓,2019年失業率為15.7%,僅低於科索沃和北馬其頓,22%的國民生活在國家貧窮線以下,僅低於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2019年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 (HDI),波赫為0.769 (臺灣為0.911),在巴爾幹半島僅高於科索沃和北馬其頓。這幾年,波赫的經濟逐漸復甦,然而官僚體制和貪汙問題依然存在,並影響其經濟發展力道。

其實,2019年十一月初蒙特內哥羅旅遊結束後,在候機室等回義大利的班機時,便決定了這次聖誕假期的旅行,義大利並沒有班機直飛波赫,所以只能搭Wizz Air到匈牙利布達佩斯再轉機。自從我那個朋友去了波赫交換後,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這個名字一直停留在我腦海里,也因為她豐富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氣質,很想要去那裏一探究竟,藉著這次機會,終於有機會可以到此一遊!

目前,台灣護照可以免簽入境波赫,波赫依然不是巴爾幹半島的熱門旅遊國家,2018年只有100萬國際遊客到訪,僅高於北馬其頓,因此保留了最天然沒有觀光汙染的文化面貌~

2019年12月15日,我出發前往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歐洲火藥庫,一個禮拜的聖誕假期正式開始。

塞拉耶佛國際機場



海關基本上沒什麼在查護照,馬上就放行了
機場一出去隔壁就有直達市區的公車站牌

塞拉耶佛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塞拉耶佛 (Sarajevo),都會區人口大約550000,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都會區分為兩部分,塞拉耶佛以及東塞拉耶佛,前者受到波赫聯邦管轄,後者則是塞族共和國,也是法律上塞族共和國的首都 (實際上首都是巴尼亞盧卡),目前的城市樣貌是1450年代由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建立,在接下來的一百多年裡陸續興建城市供水系統、清真寺、巴扎 (市場)、公眾浴場、圖書館和伊斯蘭學校,塞拉耶佛在17和18世紀達到鼎盛時期,成為當時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政經中心,也是繼伊斯坦堡之後帝國第二大的城市,幾個世紀以來的東西方文化融合贈與塞拉耶佛獨一無二的文化財產。

1878年俄土戰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國立大幅衰退,簽訂柏林條約後,帝國喪失大部分中歐和巴爾幹半島的國土,波赫也在1908年正式成為奧匈帝國的一部份,塞拉耶佛在維也納之前曾經導入全歐洲第一條試驗路面電車設施。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塞拉耶佛的政經地位在南斯拉夫王國裡逐漸下降,一直到1990年代波士尼亞內戰期間塞拉耶佛圍城才再次受到關注,儘管經歷了戰火摧殘,塞拉耶佛的文化成功地被保存下來,當中以宗教民族多樣性聞名於世,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數世紀都相互共存,也因悠久的歷史和宗教文化多樣性,塞拉耶佛常被稱為「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到達塞拉耶佛市區的隔天一大早,趁著冬季難得的大晴天,決定去走一條可以俯瞰整個市區的路線,沿途的黃色堡壘 (Yellow Bastion) 和山丘頂端的白色要塞 (White Fortress) 號稱塞拉耶佛最佳瞭望平台。





前往黃色堡壘的途中會經過波士尼亞戰爭烈士墓園 Kovači Cemetery,整整覆蓋一大片半山腰,墓園沒有額外的裝飾,深綠色的鐵欄杆簡易地圍繞在邊界,潔白一致的墓碑整齊地佇立在草地上,他們都曾經是最前線的見證人,也是這場內戰存在最直接的證據。

墓園經過後緊接著就是黃色堡壘,其實就只是高處的一個平台而已
塞拉耶佛舊市區 Vratnik

冬天早晨的天空時常煙霧瀰漫,這是因為塞拉耶佛位處盆地,冬天居民在家使用壁爐保暖,木柴燃燒產生的氣體因為空氣流動低而停留在低空。



目前山坡舊市區依然以數量可觀的居民
走大概30分鐘就可以到山丘頂端白色要塞入口

白色要塞建造於16世紀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位處塞拉耶佛東部制高點,可以觀察整個塞拉耶佛河谷,曾經是境內最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如今要塞僅存城牆和內部地基。





塞拉耶佛全景,右側的廢棄建築物曾經是一座軍營,戰爭期間遭受砲擊損毀,這是目前全市僅存尚未被拆除的戰爭破壞建築物,據說是為了讓戰後出生的人了解戰爭所帶來的破壞與殘酷。

塞拉耶佛河谷攻頂後就沿路返回舊市區。

舊城區中心

塞拉耶佛電車,開業於1885年,是歐洲現存最老的電車系統之一
電車鐵軌沿著舊城區的外圍鋪設,通往新市區。



果菜市場 Pijaca Markale,也是波士尼亞戰爭塞拉耶佛市場屠殺 (Markale massacres) 的發生地

1994年2月5日,一顆來自塞族共和國的迫擊砲擊中果菜市場,68人死亡,144人重傷。
1995年8月28日,塞族共和國對果菜市場發射5顆迫擊炮,43人死亡,75人重傷。
第一次的砲擊很快便引起聯合國關注,隨即授權北約對塞族共和國進行轟炸,不過也有陰謀論指出第一次的炮擊其實是波士尼亞發起的,目的就是博得西方國家同情。


新市區



塞拉耶佛永恆之火,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犧牲的軍人和平民,永恆之火在1946年4月6日點燃,是波赫脫離納粹德國的魁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一周年紀念,永恆之火位於商業步行大街 Ferhadija 的起點,這條大街直通舊市區。

塞拉耶佛主要的商業步行大街 Ferhadija,也是新舊市區的交界區
長相非常獨特的藥局

聖心主教座堂 (Sacred Heart Cathedral),完工於1889年,是波赫最大的天主教教堂
逐漸可以察覺新舊市區的交界 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路面標記,象徵塞拉耶佛東西方文化的交匯
舊市區商店街

塞拉耶佛鐘樓 (Clock Tower),建造於16世紀,據說是目前世界上僅存使用農曆時間的鐘樓
Gazi Husrev-beg 清真寺

Gazi Husrev-beg 清真寺完工於1532年,波赫境內最大的清真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塞拉耶佛代表性的建築物,名字取自波士尼亞桑賈克貝伊 (Sanjak-bey,中央官派的地方行政軍事長官) Gazi Husrev-beg,他被認為是對波士尼亞最有貢獻的官員,任內成功將土耳其宗教及文化引入波士尼亞,並且積極在塞拉耶佛規劃市區,興建基礎設施、清真寺和學校,目前舊市區 Vratnik 樣貌皆出自他的設計。
1898年,Gazi Husrev-beg 清真寺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安裝電力系統的清真寺




庭院中央純木製涼亭式噴泉
波士尼亞戰爭期間,塞拉耶佛圍城造成許多文化建築損毀,其中 Gazi Husrev-beg 清真寺遭到嚴重破壞,一直到戰後1996年才開始重新修復,目前的建築外觀以及內部裝潢大部分都是戰後重建的。

清真寺大門裝飾是目前僅存未遭到戰火破壞的部分
禮拜大廳

修復後的內部圓頂彩繪

Gazi Husrev-beg 貝伊墓地
越往舊市區中心裡面走商店數量越密集

波赫境內有52%的穆斯林比例,並且在各地皆設有伊斯蘭學校,儘管現在已經不是所有人都非常虔誠 (根據 Hostel Reception 的說法,戰後出生的一代已經失去對宗教的那份熱忱),在路上時常還是會看到穿著伊斯蘭傳統服飾的男女,讓人有身在歐洲卻感覺不到歐洲的錯覺


包裹希賈布 (Hijab) 的歐洲穆斯林婦女
從 Gazi Husrev-beg 清真寺走不到200公尺又有另外一座,Muslihudin Čekrekčija 清真寺,這是舊市區裡最古老的清真寺,完工於1526年。

Baščaršija 巴扎,塞拉耶佛舊市集,建立於15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平民的生活圈,也是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中心,如今是塞拉耶佛最主要的觀光勝地。


Sebilj鄂圖曼土耳其風格的木製噴泉,兩側配有供應飲用水的水龍頭,在工業革命前的舊時代,城市裡面並沒有高壓自來水系統,飲用水無法送達每戶家庭,政府因此興建高架渠引水,將水導入這種取水式噴泉提供路人和家庭免費的飲用水,居民也認為流動的水更加衛生健康,當時不少達官貴人藉由興建慈善噴泉來增加自身的知名度,到了18世紀,取水式噴泉已經成為鄂圖曼土耳其藝術文化的一部份,噴泉已經不再是一種供水設施,而是一種美學工藝建築,外觀也更加豪華引人注目。
塞拉耶佛木製噴泉完工於1753年,並在1891年搬遷到現今的地點,目前是塞拉耶佛代表性的地標和象徵,也是巴爾幹半島僅存保存完好的木製噴泉




離開時無意在鴿子起飛那一瞬間時按下快門
位於塞拉耶佛中心的米里雅茨河 (Miljacka)
塞拉耶佛市政廳 (Vijećnica),完工於1896年,奧匈帝國在塞拉耶佛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建築風格融合北非伊斯蘭藝術文化,1949年,改成波赫國家和大學圖書館。

1992年8月25日,塞拉耶佛圍城期間,市政廳被塞族共和國砲擊徹底摧毀,一直到1996年戰後,在奧地利政府撥款下,才開始了第一次修復。


1992年,大提琴家韋德蘭·斯梅洛維奇 (Vedran Smajlović) 在砲擊後的市政廳裡表演

韋德蘭·斯梅洛維奇 (Vedran Smajlović),波士尼亞大提琴家,1992年5月27日,塞拉耶佛一個廣場遭到砲擊,造成22名正在採買食物的市民死亡,斯梅洛維奇在事發地點連續22天演奏大提琴,以悼念死去的22人,圍城期間,他也免費在市民的葬禮上,冒著可能被攻擊的危險進行演奏。這件事情引起西方國家注意,塞拉耶佛大提琴家的故事開始廣為人知,1993年,在外國政府的周旋下,斯梅洛維奇離開了塞拉耶佛,目前定居在北愛爾蘭。




拉丁橋 (Latin Bridge),完工於1565年,目前是塞拉耶佛保存最完好的鄂圖曼石橋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拉丁橋左側遭到暗殺,史稱塞拉耶佛事件,這次的暗殺直接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To be continued.

原文出處: https://miilook.com/ctesibius/33290/
此篇文章於 2020-07-04 11:29 被 三角埔居民 編輯。
感謝 25
6684 次查看
rcchen 的頭像
rcchen
舊 2020-07-01, 11:06
文章很精彩,細細看完花了點時間,彷彿上了一堂歷史課。謝謝你。
感謝 1
benleitao
舊 2020-07-02, 13:46
很精彩的文章,讓我對西方的文化歷史更加印象深刻!
感謝 1
kung 的頭像
kung kung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07-02, 19:15
很欣賞這麼用心的旅行紀錄和美麗的照片。冬天的賽拉耶佛和夏天的感覺比起來,似乎冬天比較[舒適],少一些人潮與夏天的陰雨。
感謝 1
Iamsieh
舊 2020-07-02, 22:59
謝謝詳細的說明 之後很想去這些地方,很幸運得知這些重要的資訊~~~
感謝 1
lompt2002 的頭像
lompt2002 lompt2002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07-03, 14:43
感謝介紹
還以為會看到衝出封鎖線的場景XD
感謝 2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