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婷和羅啟銳

「仲討論電影死唔死係無意義。因為做創作係講思考,而思考係唔會死。」

以上的話,是來自曾導出和編寫出如《秋天的童話》(1987)、《玻璃之城》(1998)和《歲月神偷》(2010)等經典港產片、擁「雌雄大導」之稱的張婉婷和羅啟銳。似乎在影圈裏已可算是坐上神檯的資歷,並沒讓二人從此雙腳離地。

活躍於八十年代的香港導演,張婉婷與羅啟銳被視為是代表人物之一。所以用「之一」,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多由二人一編一導地分工合作,有如一體:「邊個更有passion咪做導演囉。」這位輕描淡寫的,是正處理花了近10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後製工作,出名天馬行空的張導。「成10萬呎菲林!點剪先得㗎!」沒好氣回應她的,是理性務實的羅導。一凹一凸的拍檔,相同的,倒是秉持「真實」的創作風格。

多真實?在一口氣回顧經典作品前,張導劈頭先來一句:「經典?輝煌?以前係可以好好景,但我哋從來無沉浸過喺入面㗎,年輕人都唔好諗啊真係。」想起兩年前金像獎的slogan「Keep Rolling」。唯有思考,人才會繼續進步,不至於變「老海鮮」。起碼坐在我面前、從被逼上道路改進課程到最近極為欣賞的Netflix港劇《把砒霜留給自己》也能無邊際地暢聊,無時無刻都有靈感的兩位,就絲毫沒有與社會脱節的感覺。

追求真實之餘保持有機,創作之道本應如此。

親自修復

適逢香港電影資料館邁入20週年,其從2013年開始、曾邀來名導如邱禮濤和陳果等參與的「影談系列」活動也恰巧來到第10次;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陳彩玉笑言希望來點不一樣的,兩位導演對她來說是本地影壇特別的例子,正是合適人選:「一直都好想做呢兩位嘅專題,但唔想同佢哋之前做過嘅太相似。今次特別之處,就係可以了解兩位鍾意邊啲電影。」除了兩導各自挑選一部對他們來說充滿啟發性的外語片(《的士司機》(1976)和《畢業生》(1967))放映,他們也選擇了四部經典創作包括《秋天的童話》、《七小福》(1988)、《歲月神偷》和《玻璃之城》。

「係比較純真同簡單,好有人情味嘅社會;而家啲人興懷舊,佢哋睇咗,可能會諗返起我哋曾經嘅生活係咁。」彷如回顧兩導半生職涯,作為香港人,張羅二人異口同聲表示,這些作品都很能呈現舊香港的情懷;作為電影人,二人亦在去年完成的修復版電影裏,拼湊曾遺失的作品原貌:「成日見到自己套戲喺網上俾人整到好光、啲色又唔啱。《秋天的童話》嗰時好辛苦整咗個秋天嘅黃色落去、《七小福》一開場嗰個晨曦係有好重嘅藍色,結果啲色冇晒…」張導說來有點勞氣,羅導補充:「其實由菲林轉DVD甚至數碼開始已經有『損毀』,後期製作公司嘅人會跟自己意願去校數碼嘅顏色。」這次受邀參與修復工作,雖然每次重看完都要寫一堆筆記引導負責人員,二人仍津津樂道:「始終我哋真係知道邊啲位要光啲暗啲。甚至連啲配音我哋都用最新嗰啲sync system執過,拉長整短令配音同口形同步。」

(從左到右)羅啟銳、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陳彩玉及張婉婷

Anyone can do anything in anyway

重映經典,除了在技術性上復刻作品原貌,也提供機會讓觀眾、甚至跳出作為原創者身分的二人,好好觀看張婉婷和羅啟銳作品的真實面貌。坐在二人對面的我當時想,也許瘋狂就是最能代表這對集務實理性和天馬行空於一身的雌雄大導的風格。有多瘋狂,從張導首執導筒兼學院畢業作《非法移民》已有跡可尋:「當時全部都係同學同親朋戚友參與。我哋可以為咗個靚嘅太陽而日日係咁等;或者為咗個雪景而凌晨3點出車去拍,去到高速公路見到啲車無一架係行直線嘅…一套戲前後可以拍足一年。」羅導沒好氣地「潤」一下張導。製作混亂得連應邀當男主角的同學也差點拍枱反面,張導自己也直言最初完全沒有當導演的概念,一味靠心口個勇字向前衝。

張導笑指當年的道具製作英文程度稍遜又只顧拍拖。在沒有校對的情況下,《秋天的童話》尾段船頭尺開的餐廳竟由「Sampan」(舢板)變成「Sampman」,每每重看仍讓張羅二人好氣又好笑。 ©2010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Can-do Spirit』嘛,無嘢唔得㗎喎。」就如1987年《秋天的童話》固然是為二人打響名堂的大作,但原來拍攝時也極多「茶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張羅二人頂硬上見招拆招:如製作費緊拙到連茶水費都負擔不了,他們便自行拍下發哥和紅姑劇照、拜托二人簽名後放在唐人街寄賣籌旗;在紐約火車站裏拍攝紅姑迎接陳百強、卻發現其已另覓新歡的情節,團隊被勒令需要在下午五時前完成。當時死線已過,卻仍未拍到紅姑表現愁緒的大近鏡:「唔拍唔得㗎呢個鏡頭。但當時位黑人站長趕我哋走,連紅姑都有出聲,但佢都不為所動…」回港後二人靈機一觸,自行搭建與紅姑身後銀色火車車身吻合的單片,讓她演完剩下的戲分。未夠瘋狂?電影美術大頭蝦忘記船頭尺的戰車為開篷車,張導竟提議當場劏車:「當時無錢去租一啲car mount(車用攝影腳架)。所以開篷嘅話,企喺街上任何角度都影到去車入面。」於是拍攝當日連唐人街的黑幫也來幫拖,甚至借出機器劏車,群策群力。不過劏車劏足一整日,拍攝時間自然被拉長;消息傳到身在香港的投資者岑建勳耳中,嚴重超支又任性的作風差點令張導被炒魷:「佢叫我喺美國拍晒啲外景就唔好再拍。室內嗰啲就返嚟補拍,拍完剪俾岑建勳就算。」曾面臨製作被腰斬的張導語氣仍老神在在,大概可想像當時面對她的岑建勳有多勞氣。

「不過咁講,又無後悔過嘅。」張導無悔瘋狂,因為如果沒有當刻基於真實判斷所下的決定,就不會有我們能觀賞的套套經典。性格較沉穩的羅導點頭示意。

這次放映除了《秋天的童話》和《七小福》以4K修復版登場,《玻璃之城》亦特別以35 mm菲林格式放映。鳴謝橙天嘉禾娛樂集團

互相信任 交出真心

不過擁如此烈女格的張導,其實也有縮沙的時候。最經典之一要數首次與大明星發哥合作的《秋天的童話》:「講佢喺馬路上追住紅姑嗰場,佢當時跑咗十幾日。」原因是以前技術不允許「執色」,但所有鏡頭角度的顏色和光線均需一致;於是團隊需捕捉到每天傍晚5時稍縱即逝的「Magic Hour」,才有足夠素材剪輯。驟耳聽來張導的原因充分合理,發哥也乖乖照做跑完再跑,卻始終不解她的決定:「因為我唔識同佢解釋。作為導演,我係唔識溝通。」學院派的張導直言以往認為導演是「包底」的角色,必須構思好現場一切安排,才能傳遞指令給團隊執行。然而過程裏,往往忽略了與團隊真誠的溝通,讓彼此了解互相的想法。一直為自己建構的壁壘,讓張導無法完全信任演員和團隊,相反亦然。

秋天的童話 (修復版) 1987
©2010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後來,一次經驗讓張導叮一聲開竅;有趣的,是那次竟非導演經驗:「《豪門夜宴》入面我同羅導客串做茄喱啡,我就明白點解茄喱啡成日會好無奈地唔知點演。」在沒有得到任何指導下,當時二人飾演送殯的來賓,而收到的惟一要求是對着棺材笑;當着現場眾多明星和導演面前演出,結果可想而知:「睇返自己演成點,我心諗如果自己係導演,一定唔會用呢兩條友!」羅導自嘲。不過這次經驗卻打通了張導任督二脈:「就算茄喱啡都好,你都一定要當佢係演員,話俾佢聽前文後理。」例如2015年導演《三城記》拍攝一場講述走難的群戲時,她用喇叭廣播、要求臨演添加自己的幻想。她相信只要連臨演的狀態都關顧到,就更能照顧好主演的情緒。

「其實每個演員內心都係一個小朋友。你要安撫佢、俾佢知道全部決定都係為佢着想,就會好順利。」重提《秋天的童話》,發哥喪跑的那場戲如是,紅姑在河傍遇上老伯那場戲也如是:「當時咁啱遇上朝早晨曦、好有希望嗰瞬間,拍出嚟個反差大咗,佢個樣硬咗好多,於是我同佢講『你嗰日唔係好靚。』」紅姑聞言大驚。隔日早上四點立刻爬起身準備重拍:「因為佢信你會拍得佢靚啲。佢哋個樣喺銀幕上面放大幾百倍,會好冇安全感。所以做導演最緊要係俾佢哋有安全感、承諾佢一定會揀到最好嘅出嚟。」與演員真實的情緒齊上齊落,張導坦言和羅導一直堅守信念至今。

無常世代 以思考絕處逢生

「所謂嘅『真』,係我哋成長嘅部份,亦都係我哋經驗嘅反映。」《玻璃之城》和《秋天的童話》分別來自二人在港讀大學和留學紐約時的感受、《歲月神偷》則來自羅導小時候的成長經歷…

距離對上一部作品已是2015年的《三城記》。強調真實的兩位導演,又能從周遭環境裏得到怎樣的創作養分?

張婉婷

今年年底有機會曝光的,是張導回饋母校英華女學校的紀錄片作品;從2012年開機,拍攝連製作前後幾乎花上10年時間:「我哋跟拍10位2000年出世嘅女仔,由12歲跟到今年20歲… 睇住佢哋由2012年開始成長,係完全唔會預計到佢哋長大之後,香港甚至個世界會變成點。」張導續道:「我哋做開導演嘅,成日以為可以指揮啲演員;但其實拍紀錄片就知,呢班女仔就係自己生命嘅導演。」創作要真實,這點她沒忘記:「佢哋會鬧我哋,點解要佢哋扮讀書。好唔俾面咁鬧,當時好難過。」

質疑、甚至向導演開火的畫面全被收錄在電影裏。要對付這群正渡過青春期的女生,張導的不二法門,是愛與包容:「雖然佢哋好似係自己劇本嘅導演,但我同時都想帶出個世界好多事情,都唔係真係可以under control。」年輕人的思緒如跟着社會、世界躁動起來,無常彷彿就是新世界的日常。走出紀錄片之外的女孩,又是否能以強勢的態度,繼續在往後的日子當自己的主人?「當你好努力咁計劃緊一啲嘢嘅時候,生命就係咁樣流失咗。係好傷感嘅,尤其是我哋係呢一個年代嘅大城市裏邊,到底要點去計劃?」張導所感到的切膚之痛,不言而喻:「講真去到呢個年紀,我都計劃唔到,所以我都已經好化…」

羅啟銳

然而「化」對張導和羅導來說,不代表悲觀甚至坐以待斃,反而是絕處逢生的徵兆。做人如是,做戲也如是,經歷過電影業最好景的兩位導演,反而覺得現在才是希望的開始:「所以之前啲人討論電影死唔死,係好多餘;有啲職業真係會死,譬如收銀可以用機械人取代,咁咪會死囉。」張導有點勞氣:「但要諗嘢嘅、有創意嘅創作,係永遠都唔會死;就算唔喺戲院做,喺Netflix、喺YouTube做都唔會死,做電競、做創作乜都得…」

「只要思考唔死,你諗到嘢就得。」正因為思考不死,張導和羅導才能以近十萬呎菲林,創作出同時反照一代年輕人和香港實相的十年紀錄。今天的你又有否吾日三省吾身,好好思考該做的是甚麼?

張婉婷和羅啟銳相識於紐約大學,從電影學院當同學到縱橫影圈多年後的現在,一直是最佳拍檔。

影談系列──張婉婷 · 羅啟銳

日期:5月15日、5月22日、5月23日
放映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票價:$45  
網址:www.filmarchive.gov.hk
每場放映均設映後談(15/5《秋天的童話》及22/5《玻璃之城》的映後談特設網上直播,詳情請留意資料館網頁)

撰文:熊天賜
攝影:陳昶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