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的專頁
- 公眾人物
- 林夕興趣
- 媒體/新聞公司
- 政治人物
- 政治人物
- 政治人物
- 政治候選人
- 私人補習教師/教師
專頁的最新帖子
【🇯🇵日本戰線|12日企考慮中止與涉及新疆強制勞動的供應商合作 日本網民一面倒支持相關政策】
日本共同社報道,至少有12間日本企業表示⋯⋯,一旦發現生意伙伴參與強制勞動,將會終止或考慮終止相關合作;其中日本大型電機製造商東芝表示,曾有合作伙伴懷疑涉及強制勞動,公司經已終止相關合作。今次調查報道源於去年澳洲智庫ASPI的報告,當中揭發有80間跨國企業涉及直接或間接使用牽涉新疆強制勞動的供應商,其中14間是日本企業,共同社於是要求相關企業就相關問題表態。結果除了Panasonic拒絕回應外,其他公司表示自己拒絕與直接參與新疆血汗生產的公司合作。
其中12間日本企業表示,一旦發現生意伙伴使用強制勞動,他們會中止或考慮中止相關合作,這些企業包括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Sony、日立等。
今次並非首次有企業表明不與新疆血汗供應商合作,早前美英兩國已經限制新疆棉及農產品進口,英國馬莎亦宣布停用新疆原材料,瑞典H&M去年亦宣布中止與大陸供應合作,向新疆血汗生產說不。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大陸資訊封鎖,加上中共動輒以國家安全之名控告批評聲音,變相令第三方機構難在大陸做獨立調查。因此現時跨國公司非常依靠大陸供應商自行匯報,一旦涉及多間供應商,認證工作便難上加難。部分公司將供應鏈轉到越南、孟加拉、印尼時,也會遇到有東南亞廠家私下進口強國原料的問題,變相更難確保沒有新疆強制勞動產物。
不過,亦有企業使用更可靠的辦法去停止購買強制勞動產物。例如馬莎本身每年要從不同渠道取得四萬噸棉絨,但為了停用新疆原材料,公司改到有瑞士Better Cotton Initiative認證的商家進口棉花。由於該協會去年已經終止入口新疆棉,故是相對可靠的認證。
有趣的是,報道竟然逾萬日本網民讚好 ,相當罕有,而且大部分都表示支持,反映消費者的壓力,其實是逼使企業要正視問題的重要因素。
#國際連結
https://twitter.com/…/13634699258729840…
https://twitter.com/…/13634633684184268…
https://twitter.com/…/13637871329308426… 查看更多
【國際戰線|自治不再 共享「MIC」標記 世貿成立小組處理香港上訴 料審議需時】
由於香港政府積極配合中共「大陸化」,早前美國規定香港⋯⋯出口產品須標示為「中國製造」,引來香港政府強烈反彈,極欲罷脫「MIC」(Made in China)的負面標籤。強調「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香港政府二度向世貿上訴,世貿則表示已成立爭端解決小組,處理香港提出的要求,但外界估計世貿處理投訴需時,意味香港出口美國貨品在往後一段長時間仍要共享大灣區榮耀,標示為「Made in China」。
今年1月香港已經向世貿提出要求,但當時美國政府以正值換屆為由,否決相關成立專家組的建議。不過,由於世貿解決爭議機制第六條表示,一旦有投訴方提出請求,在下一次會議上便會自動成立專家小組,意味美國實際上只有一次否決權,今次香港的上訴也順理承章地使世貿成立小組處理。
不過,根據世貿列出的時間表,即使成立了專家組,並不代表香港出口貨品可以立即與「中國製造」割𥱊,皆因流程上爭議雙方都需要提交兩輪書面申訴,中間專家組又會與雙方代表會面;交完中期報告後,任何一方不滿意又可以要求覆檢,每個環節至少花一、兩個星期,外界估計香港政府要成功爭取香港品牌獨立於「中國製造」的過程,最少需要180日。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世貿代表回應時特別強調,即使有解決爭議機制,世貿並不適合處理國家安全相關裁決。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不少國家引用世貿的國家安全豁免去處理貿易爭議,美國過去對中國等國加徵鋼鋁關稅時,亦以「國家安全」為由,強調做法不違反世貿規定,未知美國會否用同一個原因去回應香港的申訴。
香港失去自治乃無庸置疑的事實,中共希望兼得魚與熊掌,又豈會得逞?香港政府如此鍥而不捨地擺脫「中國製造」標籤,實在有理由懷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正帶頭煽動民眾反對中共中央,鼓吹中港分離,令外國以為香港是獨立地區,實在罪過。這宗「國安危機」,香港國安署又會否受理?
https://twitter.com/…/13639883825238138…
https://twitter.com/…/13640271944527953…
https://twitter.com/…/13641565140182016…
#國際戰線
👉訂閱Patreon,了解我的思想、工作、生活:https://www.patreon.com/nathanlaw 查看更多
「以政治為志業。」
這句沉重的話,提醒著我不論面對任何逆境,都要以最坦然的心,做對社會最好的決定和行動。要有耐性和堅韌的毅力,才能一拳一拳的,不怕拳頭擦損、不怕骨頭碎裂,穿透木板。
做議員是過程,坐牢和DQ是考驗,真正的目標永遠在前方,在那民主自由的國度。縱然失望傷心,只要留一口氣,就有一盞燈,照亮著身邊每個為民主自由孜孜不倦堅持著的人。
知行合一,無論我多麼喜愛成為人民的代表,在議事堂內大聲疾呼,為弱勢底層抱不平,爭取更進步平等的社會,我知道目前這個議會容不下我,而我亦不打算放棄政治目標和尊嚴去迎合這度窄小的矮門。那個坐在朱凱廸旁邊,閒時傻笑打趣,遇到疑難時眉頭緊鎖,為公義道理與保皇黨唇槍舌劍、針鋒相對的23歲議員,在可見的將來,再也不會回到901,不會在莊嚴的會議廳看到他的身影。
唏噓,但人生就是邁進一個又一個的階段,面對一次又一次的不如意。無論未來我是否只是卑微的塵土,我斷不會是扭曲的蛆蟲--以政治作為志業,傾注我的人生改變社會,我會找到比議會更好的方向,使北京後悔他從議會放走了這麼一個男孩,猶如猛獸回到曠野。
Photo credit: Jimmy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