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手藝,現在不學就太遲了! - POPBEE

POPBEE 編輯部推介:這一門手藝,現在不學就太遲了!

工作日復日,放工以外的時間,你可以選擇窩在家煲劇、去個小旅行、或到健身室出身汗,但可曾覺得這樣周而復始的工作 > 休息 >

4.7K Pops
By
/

工作日復日,放工以外的時間,你可以選擇窩在家煲劇、去個小旅行、或到健身室出身汗,但可曾覺得這樣周而復始的工作 > 休息 > 工作,是一種原地踏步?有時並非體力疲勞,而是心很累。

一門手藝,可能會助你尋找到「心靈綠州」。愈來愈人喜歡報讀興趣班,烹飪、花道、畫畫、甚至占星、哲學、室內設計,可以學的知識千趣,與工作毫不相干的學習及練習的過程中,反而會令腦袋放鬆,比起週末要走進水洩不通的廣東道、又或排 2 小時以上歎一杯珍珠奶茶……得着更大,加上在現今人人也想做 slasher 的年代,在正職以外發展副業似乎是大勢所趨,如果立定心意要向前邁進,那麼要學、便要快了。


Katie Yip – Senior Editor
香港:鞋藝工館

比起買衣服,更愛鞋與袋。Shopping 能慰藉心靈,但原來學造一對鞋,所帶來的喜悅超乎想像。在 2011 年香港一家叫作「名記」、擁有 40 年歷史的老字號鞋店結業,然後由 2 位年輕設計師讓它復活,重新命名為鞋藝工館,除了聘回名記的老工匠製作多款皮鞋,更開辦不同的鞋子製作 workshop,讓大家有機會體驗鞋子製作過程,同時將香港本地的製鞋工藝傳承下去:

當嘗試過親手製作鞋子,裁剪皮料、打窿縫合、鞋楦定型、粘接鞋底⋯⋯每一個工序也蘊藏大量學問,製作時間超過 10 小時以上!當由皮革平面變成一對真真正正的、立體的鞋子,完成一刻會泛起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不想再花錢買一對只穿數個月便棄掉的快時尚鞋子。


Debby Lam– Social Media Coordinator
京都:茶藝體驗

從前就已經很喜歡一些能從小事領悟出大道理的事情,因此茶道就成為了一直想學的手藝,記得以前到京都旅行,到訪一所專放免費刊物的書店,這個名為只本屋的空間,由當地大學生營運,偶爾會有活動聚會,當天剛巧要進行茶道品茶會,於是我就順道參加了,在屋後的庭園,每人屈著膝,恭敬的看著本是空空的茶杯,然後聽著沏茶聲音,也許不會有人學術地教授道理,但你當中體會到的都是一種領悟。
日本人很專注做事,這種態度我一直很想追求和學習,人長大會發現世界不一定會真正害到一個人,但紛擾會令人失去心智。那為什麼久久不去學呢?因為耐性不及以前好,怕自己不夠專注啊(哭)。


Angel Yip – Senior Videographer

香港:The Mint Box Studio

最近從一位舊朋友的ig常常看見一些精緻的鈎織作品,簡單至袋子,複雜至毛衣、娃娃,似乎都難不到她。最讓我難忘的一個作品是她為自己腹中寶寶所製作的床鈴,是一份充滿愛的作品。自中學時代女生之間就流行編織溫暖牌圍巾,我當時也學懂了高低針的編織方法,可是一直未有接觸到鈎織,聞說鈎織更為容易,只需要一枝鈎針,同樣是有不同針法能織出不同圖樣,最困難及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如何配合不同針法,織出獨特的花紋。
編織屬於重複的動作,需要高度的專注,因為織錯了一針,足以令整個作品拆光再重新開始,也正因如此,也是編織的治癒之處,透過一針又一針,不知不覺之中會看到原本手中的一團毛線,逐漸變成自己心裡的那個模樣。這個過程中,可以暫時放下一切煩惱。希望我也能學會這門手藝,鈎出一個時尚好看的袋子。


Bunny Lau-Associate Editor

香港:陶藝創作

一直覺得陶藝只適合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參與,而且進行陶藝創作的女生都應該是非常溫柔的人,自問兩個條件都不適合,所以即使多欣賞也只敢遠觀。機緣巧合下於旅遊時接觸到這門手藝後就一試難忘,當時嚷著老師讓我自由發揮,雖然製成品一點也不美觀,但滿足感卻非常大。
那次的體驗課後,發現到陶藝需要的原來是剛柔並重,準備陶泥時需要的是力量,至於開始創行創作時則要溫柔細心,而且造陶的過和的確能無形中讓你靜下身心靈,感受著思緒清空的一刻。回港後一直物色不同的陶藝課程,希望能認真的學懂這門手藝,能用著自己親手製造的陶器單想已經感受到那份喜悅了吧!(弱弱的為大家介紹這個陶器品牌淡淡 @daam6daam6,雖然成品不多,但看著就是有我說的那種清空感吧!)


Crystal Chan-Editor
香港:駕駛

相信很多人一到 18 歲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名學車考牌。筆者卻考慮了 10 年,今年才真的下定決心要學這門技術。要學會操控一輛車,其實並不困難,但要應付馬路上各種突如其來的情況,才是駕駛者要學懂的。不過,只要試過在車廂內一邊坐車一邊享受自由的感覺,漫無目地的在這個城市裏遊走,假日又可以駕著車到訪一些從未踏足過的地方,那種舒適自在就是驅使筆者報名的動力。

personal growth

Image from Getty Images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筆者報了名才知道原來現時學者的人年紀都真的很輕,看樣子大概都是大學生,所以要學車真的要趁著青春未流走呢!不然等到眼睛和手腳協調不來的時候,對自己和其他道路使用者都是種危險呢。

Read Next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