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網紅,你的孩子在看什麼? - 名家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迷網紅,你的孩子在看什麼?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文/許淑玉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八所副研究員

許多調查顯示,網紅、直播主已成為青少年渴望未來職業選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網紅輩出,市場競爭下多樣化的內容讓許多未成年的孩子看得眼花撩亂,光鮮亮麗的網紅天天帶入新鮮話題,讓孩子們活在網紅的生活經驗中,逐漸也夢想自己未來能成為一位受到粉絲愛戴的小小意見領袖。

根據兒福聯盟2019年針對近千位國中小學生進行調查,將近九成學生都擁有自己的社群軟體帳號,加上我國無線網路佈建完善,要討論或接觸網路上影片非常容易。不僅如此,大部分孩子在觀看網路內容時,通常父母(監護人)都未能一同參與,若未多加關注其所接觸的內容,長久下來,孩子心目中所認知的世界,將逐漸變成網路紅人所建構出的「網紅世界」。因此,我們一方面期待網路上的意見領袖能更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給觀眾更好、更多元的創作內容外;另一方面,更希望現代忙碌的家長應更關心、理解或參與討論孩子平時觀賞接觸的網路資訊,只有親自走入孩子的想像世界,才能有效引導孩子提供他更多元的思考與判斷能力。

根據YouTube台灣 2019年度影片排行榜所公布的資料,台灣網友喜愛「知識」、「美食」、「兩性」、「電競遊戲」、「時事評論」等議題,在網紅類型上,則是以創作型網紅的自製影片最受青睞,不過,由於網紅市場競爭過於激烈,爭議性內容層出不窮,觀察近年來因操作不當而引發青少年問題的,以四大類型網路議題為主,值得重視:

第一、炫富議題,許多網紅喜愛開箱稀有、高價商品,包含奢華生活用品及生活享樂的紀錄等,甚至過去一段時間有許多網紅都做過公開頻道驚人收益等內容;一般而言,大多數網紅企劃的出發點是理財或是分享頻道經營經驗,甚至是單純希望粉絲可以透過他們,體驗一般人較難接觸到的生活情境與氛圍;但仍有操作不當的內容是以物質炫耀為主,甚至捏造事實只為炫富,利用奢華來導流量,這類有關物質生活、金錢收入等敏感議題一旦拿捏不慎,容易導致青少年認為網紅輕鬆就能賺取大量金錢過著奢靡生活,對金錢價值失去現實判斷能力,進而對自己的生活、家庭產生不滿。

第二、挑戰極限議題,許多網紅喜愛企劃令人瞠目結舌或刺激性十足的主題來製造討論聲量,如製作或試用危險物品、挑戰身體耐受極限(進食藥物、大量飲食、辣度挑戰等)、進行危險實驗甚至吃奇怪的生物等,這些都很可能引起青少年模仿與學習,一有不慎,就可能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造成生命危害。

第三、性暗示議題,部分網紅收視群明顯以青少年為主,但為求收益,竟以大量充斥性暗示的內容來擴大點閱率,論述內容偏重個人及友人經驗,且為求精彩在剪輯與訪談內容上經常標新立異,可能引起青少年誤解兩性互動關係,容易導致青少年性觀念偏差,更可能影響到未來交友及兩性問題的處理態度。

第四、時事評論型議題,與時事貼近的議題通常獲得大眾關注,也會是青少年間熱烈的討論的話題,唯時下許多網紅在時事議題表達上經常帶有濃厚個人觀點,部分發言容易讓不同族群的粉絲產生對立相互謾罵,在尺度拿捏不當的狀況下,青少年可能淪為口水戰的參與者或犧牲者,甚至可能因不當言論引發官司纏身。

以上四類議題雖能有效為網紅創造話題,但也可能直接影響孩子價值觀與行為態度,當家中的孩子開始喜愛看網路影片甚至自己開始拍攝影片的同時,一味禁止已非最佳解方,除應多鼓勵孩子展現自我特質外,更需從旁引導孩子深入瞭解網紅生態,透過相關案例與孩子討論如何看待網紅職業、怎樣保護個人隱私、面對外來的評論或謾罵該如何處理情緒、妥善應對,甚至透過共同討論來瞭解孩子有興趣的內容議題,過程中一方面替孩子避開不好的頻道,另一方面還可為他們推薦其它更好的類似頻道讓孩子有更多選擇,唯有理解孩子的世界,才能適當引導以避免我們的孩子成為網紅經濟下創造收益的犧牲者。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薪資成長創新低,基本工資調升宜慎思全球疫情下的重要一課:信任實體券完勝數位券產業結構轉型陣痛期-實體書店求生記促進生醫產業發展需有更全面的政策規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