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评价《燕云台》的基本立场?

燕云台以大辽期间辽景宗和萧太后时期的故事为背景,首次站在非中原政权的立场上进行故事叙事。剧中把辽奉为正统,自五代十国以来汉族政权因石敬瑭丧失的燕云十六…
关注者
446
被浏览
584,536

229 个回答

辩经一千年,也不如赵光义在高粱河打一场胜仗能解决问题

如果有人问你辽武帝,辽宣帝,辽成帝,辽和帝是谁,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吧?

不仅如此,你百思不得其解后,还会怀疑起提问这人的历史水平来,他是不是把汉代帝王世系表背串到大辽了?

最近正在苦读苗润博老师的新作《辽史探源》,很是获益良多。其中“辽代帝王简谥钩沉”一节中的结论,我觉得很适用于本问题。

现在称呼辽朝皇帝,基本使用的都是庙号。比如辽太祖,辽太宗,辽道宗。这是自唐朝以来,中国人日益成熟的习惯。谁叫谥号这玩意越来越长,用起来完全没庙号方便呢。

以唐太宗为例,人家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但儿孙们一点点锦上添花,最后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而“xxxxxxx孝皇帝”这种谥号结构,也在五代和宋接力传承了下来:

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宋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不过,大辽那边的情况却很奇怪。

苗老师通过对元人王士点所撰《禁匾》一书的研究,确定《禁匾》所列引用书目中的那部“《辽史》”是已经失传的金代陈大任所修《辽史》。

但《禁匾》提及辽代宫殿时,所列辽代诸帝大多都弃用庙号,而是以一字谥号称呼。这跟当时中原流行的风格完全不同。

永兴(武帝作)、积庆(和帝作)、延昌(宣帝作)......

还好元末所修《辽史》里保留了辽代皇帝的完整谥号。拿来和《禁匾》中的一字谥号对比,就能找到这些帝王的真正身份: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武帝。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和帝。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宣帝。

从这就可以看出,辽国皇帝的谥号跟唐宋并非一个系统。“孝”字并不作为整个谥号的结尾。而且“孝”之后的第一个字,还可以用作简谥。

除了《禁匾》之外,苗老师还发现辽代留下的许多碑刻,存在着同样的现象。

“属孝成皇帝续绍宗祧”——韩匡嗣墓志。
“孝武天显中”——耿延毅墓志。
“于孝宣有妇顺之容”——钦哀皇后墓志。

也就是说,以完整谥号中“孝”字及之后的第一字来称呼某位先帝,是辽代本身就有的习惯。所以等到金朝陈大任修《辽史》时,才会同样这么用,并最终进入元代《禁匾》的文本中。

苗润博老师由此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推论,辽代这一套“孝+x”的谥号,虽与大唐、大宋迥然不同。可是却和汉代谥号的风格几乎一致。

汉代的帝王,都是以“孝+x”谥号称呼,这点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也相当常见。就像汉武帝,我们也会把他叫做“孝武皇帝”。

那么大辽为何舍近求远,放着大唐不学,去学大汉呢?苗老师举出了《辽史·后妃传》中一段可以说广为人知的记录:

“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仰慕刘邦,所以定皇族耶律氏为刘氏。内蒙古多伦县出土的《大契丹故贵妃兰陵萧氏玄堂志铭》,也有“耶律,汉室之宗刘氏也”一句。

这块墓志是统和十一年(993年)所书,可见《辽史》所言非虚。辽朝皇帝的确自称炎汉之后。既然如此,辽国取用汉代谥号风格,将前代君主称作“孝x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题主所谓的“没有基本的家国情怀”,就很有意思。起码大辽对大汉的家国情怀真不是一点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