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很疑惑,比如为什么手太阴是肺经,十二经络的命名有什么规律吗?阴对脏,阳对腑,阴在内,阳在外,这个倒是了解,就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对的是某个具体的脏腑; 还…
关注者
408
被浏览
126,856

22 个回答

《灵枢》说:

“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也就是说,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

此外,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由此可见,十二正经的交接有以下规律:

  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手、足阴经在胸部相接

  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指端和脚趾端衔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

  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

这12条经络分别连着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

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

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

记住以下人体双手向上背向太阳的图是最容易理解和记忆经络的方法。

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经络的表里关系

  十二正经是气血流注的通路。手足三阴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为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为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为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表里。

  凡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并在手或足末端相互交接。

十二正经的表里关系和脏腑的表里关系是一致的。

六阳经配六腑为表,六阴经配六脏为里。如此组成六组经脉的表里关系,六阳经属腑络脏,六阴经属脏络腑。

这个问题很具有诱惑力。

虽然有朋友已经答的很好了。

虽然也没人邀请我来答。

我还是忍不住过来水一发。

都说学医不要执着名相。

有是物即有是名。

人身十二经,是营气运行之道路。

营气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第一段所循路径,经过肺,故名为肺经,这条道路运行出了问题,就会累及肺脏。

出于手,故名手经。

至于太阴之名,也可名老阴,可名至阴,只是名相而已,名相背后隐藏了什么含义呢?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正常人的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从旁路转到食指,即手阳明大肠经。

如果手断了,那么也会在断口之前某处,从手臂前内侧转向手臂前外侧运行。

所以命名规则是,先有经气运行的道路,然后再有命名的。

再谈十二经中的三阴三阳之名的内涵。

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

太阳在背,阳明在腹,少阳在身体两侧。

这个跟十二经的命名是一致的,这个不难,但仅仅是命名么?没有内涵么?

三阴三阳之名,不在能量多寡,而在于能量变化方向。

“两阳合明”同“两阴交尽”这两句所代表的含义是完全对应的,说两阳合明就是阳气旺盛,两阴交尽就是阴气绝尽,纯粹就是望文生义,不懂阴阳变化。

“两阳合明”同“两阴交尽”这两句的意思,描述的是阴阳变化的方向。

阳明的“两阳合明”描述的是由阳向阴转化,厥阴的“两阴交尽”描述的是由阴向阳转化。

现在对于三阴三阳的名相是不是有更好的理解了呢?

至于太阳为什么叫太阳,太阴为什么叫太阴,以及他们各自在阴阳变化中所代表的含义,我就不多说啦,楼主自己多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