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不應再「攤大手板」? 年輕人認為22歲 老一輩認為19歲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0417

幾歲不應再「攤大手板」? 年輕人認為22歲 老一輩認為19歲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4/17 08:30

最後更新: 2023/04/17 12:12

分享:

分享:

以為孩子長大成人,是時候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即使照顧孩子到成年,對子女的「養育」仍然未結束,更要犧牲自己的「退休老本」。Bankrate 獨立研究金融公司一份最新調查顯示,近 70%育有 18 歲或以上孩子的父母指出,他們仍為子女生活提供經濟援助。

X 世代父母(調查定義為年齡在 43 至 58 歲之間的人)比嬰兒潮一代更有可能幫助他們的孩子,其中 36% 的人表示他們做出了重大的金錢犧牲。

老一輩期望年輕人更早財政獨立

最年輕一輩的Z世代,平均傾向認為22歲正式踏入「自己開支自己付」的分界線,電話費、卡數等都在21至22歲開始才自己支付;而住屋開支及醫療保險費用,更應從23歲或24歲才開始自己支付。

但最年老一輩的嬰兒潮一代就認為,年齡接近20歲的孩子,即可能19歲就應該開始為自己的賬單負責。例如卡數及電話費,應該19歲開始就自行支付,住屋開支亦應在21歲起自己支付。

雖然「孩子」已成年,亦不見兩老的負擔能夠減輕,調查發現大約一半父母為已成年孩子而動用緊急儲蓄或推遲償還債務,43%人表示,為撫養成年子女已經耗盡自己的退休基金。 即看圖示相關情況:

援助孩子不應如開「空白支票」銀碼日期無限制

Bankrate 高級分析師Ted Rossman表示,無論人們認為何時才是時候切斷與孩子們的援助,這份期間亦不應如「空白支票」一樣,連銀碼和日期都毫無限制,相當於完全無限期的施捨。雖然父母都善解人意並樂意幫助孩子,但有時經濟援助太過份反且令子女獨立無了期,對孩子的供養附上具體金額或時間框架可能會有所幫助。

Bankrate 高級分析師Ted Rossman指出,就像在飛機事故指引所指「在幫助他人之前,要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一樣, 即使年輕人正在與學生貸款和為成家立室掙扎,但如果父母為了幫助子女而不顧自身過度地幫助,最終可能會危及自己的財務安全。

45%父母資助成年子女生活 平均每月資助過萬 當中逾一成兒女超過35歲

7成全職年輕人交家用 公價5,000元 存款要有這個金額 才有安全感

=====

【ET財智Talk】中國估值吸引成資金避風港? 普徠仕梁慧君分析入市時機及值博板塊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