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專欄:紙本雜誌之必要

李明璁專欄:紙本雜誌之必要

當世界漸漸走向數位烏托邦,整體局勢看似對紙本雜誌越來越不利;但其實,它潛藏的能量,依然比你想得還要龐大。

還記得2010年春天,iPad在全球掀起炫風,三個月賣掉近500萬台,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3C電子產品」,Steve Jobs在當時還意氣風發宣告了‵:「後PC時代已革命性地降臨」。iPad比筆電輕薄便宜、又比手機螢幕大得多,讓舉世驚艷且紛紛預言:報紙、雜誌和書籍,都將因此方便閱讀的行動載具而走入末日,數位內容將取代紙本出版。

正在使用iPad的德國總理Angela Merkel 。

然而,iPad熱潮並未延續太久,從2014年開始銷量便持續下滑,2015年更暴跌超過兩成。相對於這波平板電腦神話的迅速崩解,2014年反倒是歐美紙本雜誌豐收成長的一年。

光美國境內單年就有855種新雜誌誕生,數量比前一年成長超過兩成,且這些新刊物多半都是針對特殊分眾族群的獨立雜誌。

2014年12月1日出刊的《pen》雙週刊。
James Lin

無獨有偶地,2014年底在日本的《pen》雙週刊,做了一個華麗的封面特集:「紙本雜誌真的快要滅絕了嗎?」熱血編輯們像是演出人生最後一場Live似地,把對雜誌的愛毫無保留地傾訴予讀者大眾。從各個角度切入,為紙本雜誌無可取代的價值辯護,包括「多樣性與專業性的深掘」、「封面與人物攝影的質感」、「特集製作與人生記事的交會」等等。

《pen》雙週刊內頁。
James Lin

紙本創刊並未退潮

很顯然,「用平板瀏覽數位內容將消滅紙本閱讀」的預言並未發生。即便傳統紙媒的廣告量的確因網路投放而大幅減少,許多雜誌也因轉型失敗而吹起熄燈號,但直到今日,紙本雜誌的創刊熱潮卻還在持續。根據密西西比大學雜誌創新中心主任Samir Husni教授(被尊稱為Mr. Magazine)之統計,即便相對於歐洲,向來資本集中、重商業輕文化的美國,平均每一個月也都有20種定期發行的新紙本雜誌問世。

This content is imported from Instagram.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the same content in another format, or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t their web site.

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獨立雜誌之一,當屬來自俄勒岡州小城波特蘭、紅遍全球的《KINFOLK》(甚至帶動了小城的文化觀光)。

這本素淨、慢調而被視為「療癒系」代表的生活風格誌,構思於一對夫婦的家常餐桌上,他們希望藉此分享關於簡單幸福的日常基調:舒緩、趣味與專注投入。

整本雜誌的內容,也因為企劃力強、圖文精美、沒有廣告及大量留白,營造出充滿凝視、反思和遐想的閱讀沈浸氛圍。

至於大西洋對岸的英國與歐陸,紙本雜誌文藝復興的趨勢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比如創刊於阿姆斯特丹的男性時尚誌《FANTASTIC MAN》,在2009年於倫敦推出女性雜誌《the gentlewoman》。

兩個兄妹刊物的品牌形象,乍看雜誌名稱字體(前者是稜角銳利的大寫,後者是圓潤收斂的小寫),似乎符合陽剛與陰柔的不同氣質;但翻閱封面攝影與內頁美編,很快就會發現,這兩本時尚雜誌根本經常挑戰、倒置兩性刻板形象,呈現出堅毅、專業化的酷女,與優柔、家居化的美男。

半年刊雜誌《CEREAL》。
James Lin

還有在美國誕生、英國發行的半年刊《CEREAL》,2012年創刊時首刷僅1500本,但是到了2015年,他們一期就印了35,000本,且很快便完售。去年甚至推出了韓、日、中三個外文譯版。雜誌主題則從一開始的食物和旅遊,到第五期後重新定位為旅遊與生活方式。同時,雜誌社也推出單行本的城市旅遊指南。很多人一開始都唱衰這根本沒有市場,沒想到第一砲的紐約、與隨後發行的倫敦指南,都不到半個月就銷售一空。

獨立出版持續發酵

位於倫敦東區的新文化重鎮Shoreditch,不僅聚集大量的風格咖啡館、古著店或設計工作室,也是各類型獨立出版的新創聚落。在這裡有一家經常擠爆的複合藝文展演空間「The Book Club」,每個月都會和知名網站「Stack」(一個為讀者量身推介、挑選與訂購遞送的獨立雜誌流通平台)合作,切入不同主題舉辦「與總編輯有約」之類的問答活動。

This content is imported from Instagram.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the same content in another format, or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t their web site.

還有位在Barbican Centre和大英圖書館之間的「magCulture」,店裡展示販售超過350種獨立雜誌,讀者座談也總是爆滿。  

This content is imported from Instagram.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the same content in another format, or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t their web site.

《Harper's BAZAAR》所屬的赫斯特集團英國商業營運總監Jean Wolfson,在接受《老派科技的逆襲》作者David Sax訪問時曾表示:「印刷品的讀者比數位版讀者來得有價值……他們跟雜誌的關係比較密切,忠誠度也比較高。」

這種深刻堅定的認同感,其實不單靠行銷宣傳,更是仰賴小團隊編輯專心企劃、不同專業作者精心創作,與來自世界各地讀者用心共鳴——三方共構共享的分眾文化氣味、生活態度與實踐。

更多關於數位與類比媒介的論述,可藉由行人文化所出版的《老派科技的逆襲》做更多探索。
行人文化

日本雜誌界首屈一指的藝術指導藤本泰,曾在其自傳最末說:「雜誌設計師的工作是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抓到那個時代的氣氛與感覺,並將它反映在雜誌的頁面上」。

雜誌人就像時裝設計師,扮演潮流設定的角色,無論他信奉的是左派右派前衛派或復古派。

有趣的是,即使藤本先生對未來的數位媒介抱持樂觀開放之姿,他在序言仍忍不住地可愛告白:「不過,我最喜歡的終究還是紙本雜誌啊!如果我設計的雜誌能像陳年好酒般流傳於世,我將感到至高無上的喜悅。」難怪,身為雜誌愛好者的我們,翻閱一頁又一頁,亦如啜飲美酒一口接一口地陶醉著啊!


李明璁

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現任教於台大社會學系,研究關注全球媒體與消費文化。曾參與創辦《cue.電影生活誌》,統籌主編麥田「時代感」書系、大塊文化「Sound」書系,亦曾仼金鐘奬、金鼎奬、時報文學獎等評審,著有散文集《物裡學》、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