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準備多少養老金?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6,471

我該準備多少養老金?

我該準備多少養老金?

每個星期六我會固定與一群平均年齡65歲的長輩聚餐,其中幾位是醫生。

有次,當大家談到「人到底可以活多久」時,一位醫生說:「按照生物科技的發展,現在45歲以下的人,將來都有機會活到120歲。以後人類很可能就像汽車,身上哪個零件壞掉,就換掉哪個零件。」

另一位醫生接著說:「如果活成這個樣子,不就累死了!到底要準備多少錢才夠?」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如果活多久是由你來決定的,你想活到幾歲?

我在三十多歲時,就曾想過「活多久」的問題。當時認為活到六十多歲就很累了,因為「齒危髮禿」、體力不好,很多事應該都沒辦法做。老的定義已改寫

但是,當我認識的人愈多,愈發現六十多歲其實還可以活得很不錯──如果錢夠、身體健康、心情快樂的話。

我參加的社團中,有位身材姣好、相貌美麗、穿著時髦的女郎,在一次活動聚會中,帶22歲、就讀大四的兒子來,母子站在一起,如果不說穿,我敢打包票肯定有人以為他們倆差不到五、六歲,完全不像她的實際年齡──47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位時髦的女士是一位寶石設計師,平日非常注重養生,維持良好的體態,她的經濟狀況仍處於「退休費尚未準備好」的階段,但是我相信,她那比實際年齡小20歲的模樣,一定讓許多中年發福的有錢太太們非常地羨慕。

有錢、沒身材沒臉蛋和沒錢、有身材有臉蛋,到底哪一個比較好?雖然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但是如果有心要活、重視自己的身體,就算不是有錢人,也能健康地活下去;相對地,身體不健康卻有錢,到了中年之後就得將這些錢貢獻在醫院,直到生命結束,也是不無可能。防護潛在風險

最好的狀況當然是有錢、有健康,而且不要有「突發狀況」,以免老的時候還冒風險。不管將來活到幾歲,我們都要知道,在未來的每個日子中,潛在風險都是會存在的。

我看過一位董事長將公司傳給兒子主導,公司卻每況愈下,不得不宣布破產,使得八十多歲的老董事長受到牽連,連社團的年費都繳不出,只好退社。我的父親因為生意失敗,卻一直想冒險翻本,結果愈老愈沒錢。

為了讓將來的日子更好過,當然要針對潛在風險做防護措施,以免活到老、難過到老。而最重要的防護措施不外乎健康跟財富兩種。關於前者,我相信只要注重養生、心情快樂,那麼活到八十多歲是很正常的,問題是如果活到了八十多歲,到底要多少錢才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我認識一位80歲老先生,身體狀況雖然還不差,但是說到旅遊,他的選擇多半是「在台灣的風景點玩」、「若要出國,就要選擇醫療設備良好的大都市」,而不論是在台灣或出國,老先生一定指定要參加價格昂貴但品質超好的豪華團,他說:「年輕的時候太節省,現在當然要享受一番!」

最近又聽到老先生和他的朋友們想要坐豪華遊輪到北歐旅遊,我猜想,像這位年輕時很節省的老先生應該也會想過自己最多大概活多久,而且也知道自己的荷包夠豐,所以才會在有生之年盡情享受。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像這位老先生一樣,連兩天一夜在台灣的旅遊花費都在2萬元以上,那麼,年輕時要存的錢當然不少。

我曾經聽過一位年輕人說:「反正我年輕的時候儘量玩,過了60歲就要反璞歸真、過過原鄉生活,一天的花費連300元都不到,所以不必太擔心未來有沒有錢!」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沒錯,想想如果60歲退休,一天只花200元,那麼活到80歲,也才花掉約150萬。問題是,你真的確定自己每天只花200元?如果活過80歲要怎麼辦?還有,會不會出現一些未知的風險,讓你必須花掉更多錢?如何推算未來需要多少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養老金到底要多少錢才夠?這個問題和「你能活多久」息息相關。雖然有些人認為自己年輕的時候已經享受夠了,年老的時候絕對會變節儉,但人是習慣的動物,你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從吃好的、用好的,變成粗茶淡飯、不上街不購物嗎?

如果無法確定,我的建議是,先以目前的生活費來試算未來需要多少錢,然後再將老年時不需要的花費一一刪減。

舉例來說,現在你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是5萬元,在這5萬元中,教育費、保險費、房貸就佔了3萬元,而這3萬元在你55歲的時候是不需要再支出的,所以當你55歲時,每個月所需為2萬元。

其次,以80歲來減掉55歲,得出的數字為25(年)。

第三步,將25(年)乘上12(月)再乘上2(萬),得出來的數字為600萬。也就是說,當你55歲退休時,最好要「擁有」600萬比較保險。這600萬,並非一定是600萬的現金,而是600萬的正資產。

比如,某甲有200萬現金、500萬無貸款的自用住宅,那麼,某甲的正資產就是700萬,當某甲的200萬現金用完時,他還可以將自用住宅賣掉或以其他方式「變」出一筆現金。如此一來,就可以維持原本的生活品質,就算出現通貨膨漲,只需要稍微省一些,生活水平還是相差不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提到資產,我發現很多人並沒有資產概念,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因為理財如果能將眼光放在「資產」上面,而不只是看到現金,那麼你的理財之路,必定會更輕鬆、更有效率。(作者為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幾歲」退休不是重點,而是你「夠資格」退休嗎?

您正在閱讀

《抗過敏:除濕大作戰》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