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模式走向餓死或是病死?數學模型告訴你,疫情會這麼發展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8,534

防疫模式走向餓死或是病死?數學模型告訴你,疫情會這麼發展

台灣新冠疫情感染個案,進入每日新增超過4萬人的新階段,考驗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們的智慧。是要保守地封鎖?或比照某些國家的開放?避免生病或避免經濟不振的選擇題有點難……

兩年的防疫,終於進入與病毒決戰的時刻,不過,每天的吵鬧,紛亂的信息,讓人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防疫了。其實台灣的學者專家、政治人物都很聰明,防疫工作並不困難,只是各有看法。我想利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式來說明目前防疫的狀況。

顯然的,目前防疫有兩個模式:一個是中央模式,另一個是地方模式。中央模式是希望開放快一些,「餓死」的人少一些,所以尖峰染疫人數會較多且發生的時間較早。地方模式則是希望漸進式開放,「病死」的人會少一些,所以尖峰染疫人數會較少且發生的時間較慢。不過,不論是那個模式,這兩個模式曲線下的總面積,也就是最後感染的總人數應該是差不多的。

(無論是採取那一種模式,成敗關鍵因素都在紅線,即醫療量能。圖片來源 / 周元華醫師提供)

有爭議的是死亡人數,這次與疫情相關的死亡人數應為:總死亡人數 = 基本死亡人數 + 因醫療量能不足不應死的染疫者 + 因醫療量能不足不應死的非染疫者(受到疫情影響而死亡的其他疾病患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大家比較關心的應該是後兩項,因為這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由圖中所見,不論是採取那一種模式,成敗的關鍵因素均為「紅線——醫療量能」。中央模式的醫療量能需求高一些,但持續時間短一些;地方模式的醫療量能需求低一些,但持續時間長一些。

醫療量能取決於兩個要素:

  1. 醫院的經營方式:台灣長久以來自豪的醫療體系,強調的是高品質的醫療。每家醫院都「以改善醫療品質為名,行增加醫院收益為實」的經營策略。然而,這種精緻醫療,對於收治疫情所造成的大量傷患是無法承受的。提升醫院量能並不是單純的增加床位,每個醫院都有其既有的運作模式,臨時增加床位不但行政流程要修訂,也可能排擠其他重症疾病床位的使用。最後,可能不是重症才能住院,而是有辦法住院的就是重症。
  2. 老百姓的醫療知識:長久以來台灣的老百姓被這麼方便的醫療系統所照顧著,而喪失了自我照顧的能力。疫情前是隨時就可以就醫,現在不行了,再加上也沒有判斷輕、重症的想法,政府也說不清楚,當然會造成社會大眾的恐慌,而擠爆醫院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不同的防疫概念下,醫療量能的需求是不同的。現在看起來是「中央該做的都沒做,地方想做的做不了」。台灣目前的防疫已經不缺專家了,應該還是政治問題,在中央與地方的彼此牽制下,可能會出現第三種模式——鋸齒狀曲線。我建議目前的政治人物們不妨可以請教當年SARS防疫時有經驗的政治人物,例如前總統或市長,看看當時是如何化解這些政治上的分歧,讓防疫回歸專業。至於防疫要採用「餓死模式」或「病死模式」?現在看起來是「有錢的怕病死,沒錢的怕餓死」,不同的意見太多了,就看政治人物的一念之間了。

(本文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兼任品質管理中心主任)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