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華語軍事片新高點

近年在華語電影票房最領風騷的,當數走出國門的軍事題材。而這類作品的濫觴,應該算是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如今事隔兩年,林超賢推出了規模更大,走得更遠的《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的出現,可以說是華語電影軍事題材的一個新高點,除了展現大量現役裝備外,對軍事活動的描述也達到更深的層次。

《紅海行動》的故事以真實的撤僑行動作藍本,講非洲某國發生政變,恐怖組織連同叛軍攻入首都,當地華僑面臨危險。在東非海域執行反海盜任務的中國海軍戰艦連同艦上的蛟龍突擊隊,被派往執行撤僑任務。在「撤僑遇襲可反擊,相反則必須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衝突」的大原則下,蛟龍突擊隊八人小組深入該國首都,營救了被叛軍交戰所阻的撤僑車隊。

就在準備撤離之時,他們又發現恐怖分子襲擊了核原料工廠,並把在當地工作的華人以及正在採訪的華人記者一齊劫持,他們要挾中國軍艦交出在船上避難的總統家人。蛟龍突擊隊奉命深入內陸解救人質。而在行動過程中,他們發現事件背後有更險惡的核武陰謀。八人小隊要在缺乏外援的情況下,孤軍作戰解決危機⋯⋯

裝備局限符實況

林超賢是很典型在港產片現場打滾成家的「紅褲子導演」,擅長處理動作場面,而文場戲則略遜。《紅海行動》很技巧地發揮了他的強項而避開弱點。因為是軍事題材,動作場面自然極多,也沒有林超賢上一部作品《湄公河行動》那樣加添卧底潛伏的情節,完全是上級指派任務,然後執行的路線。另一種軍事片常見題材,是菜鳥接受訓練,經過磨煉成為精英團隊的情節,也被編導放棄,蛟龍突擊隊就像是古龍武俠小說中的高手一樣,一出場就是超級戰士。八個人物的性格塑造,也是通過行動,在電影的後半段才形成。

作為一部軍事片,《紅海行動》有個有趣的處理,當電影推進到中段,八人小組要深入內陸去營救人質的時候,因為要補給彈藥,他們的槍械全都換上了當地軍隊的歐盟(其實是北約)標準裝備。這樣的安排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但就讓人想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英國電影《猛鷹雄風》(The Eagle Has Landed),講十六名德軍傘兵被空投到英國執行綁架邱吉爾的任務,他們要換上全副英軍裝備才深入敵後。而《紅海行動》也有變裝成恐怖分子深入營地去營救人質的情節⋯⋯

林超賢應該是華語電影界裏最擅長拍戰爭場面,也最熟悉軍事題材的導演之一。《紅海行動》有個細節頗能說明這點,當蛟龍突擊隊深入恐怖分子營地時,保持隊員以至後方戰艦間通訊順暢的,是一個架設在高地的天線。這個天線同時也是整個行動的弱點,一旦被發現,就非常被動。這樣的細節,凸顯了裝備的局限,比起那些把高科技裝備描寫到近乎無所不能,通訊時刻順暢,軍事題材處理得像科幻題材的電影,《紅海行動》卻十分腳踏實地。

有犧牲方有戲味

如果把主題以至舞台都相近的《戰狼Ⅱ》拿來比較,除了已有論者指出《戰狼Ⅱ》是中國版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以個人英雄主義為先,而《紅海行動》則是小分隊作戰的團隊合作。

《紅海行動》一片中犧牲的人也慘重得多,劇情沒有迴避小分隊面對敵人大部隊時,就算多麼精銳,也往往雙拳難敵四手的真相。當然,沒有犧牲的戰爭片近乎嬉戲,而犧牲可以讓戲中人以至整部戲都有昇華。從這點來看,《紅海行動》要比《戰狼Ⅱ》來得有戲味,可以說,《戰狼Ⅱ》更為貼近民粹的直接反應,目前票房較成功,也很自然。

至於《紅海行動》特別強調狙擊手的位置,不單止蛟龍突擊隊的狙擊小組戲分很多,連恐怖分子的少年狙擊手也是反派角色中戲分最多的,而《戰狼Ⅱ》則更多地強調拳拳到肉格鬥。兩者的分別,恐怕是兩片的主創,一位是槍械愛好者,而另一位是武打明星出身的緣故吧。

作者: 
刊物: 
Year: 
Month: 
Day: 
15日